上海科技创新迈向新征程

2021-09-13 08:25侯璟琼
科技智囊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

侯璟琼

摘 要: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文章旨在于回忆建党百年历史中,于不断探求科技发展规律中,结合上海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技事業发展的重点与特点,围绕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对标国家战略,梳理并总结出有利于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范本与经验。文章从回顾上海科技发展历史入手,以“上海科技源远流长”“党旗引领创新征程”“上海科技砥砺奋进”“忆昔峥嵘逐梦远航”4个部分为主要线索,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在各个历史时期围绕党中央对于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所形成的自身定位与探索,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看规律、梳脉络、悟思索、谋未来。

关键词:近现代科技发展;党旗引领;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8.08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 for the nation,and are strong for the country.This article aims to recall the centuries-year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law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combine the key poi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Shanghais “14th Five-Year Plan”,benchmarking national strategies,and sorting out And summed up the model and experience that will help to accelerate Shanghai's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with global influence. The article intends to start with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Shangha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with four parts as the main clues:“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 long history”“The party flag leads the innovation journey”“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ge ahead”“Recalling the past and pursuing dreams”as the main clues,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Shanghai's own positioning and exploration around the strategic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building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with global influence for Shanghai,to think and seek the future.

Key words: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Party flag leadership;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技“冲锋号”每每吹响,都释放出强大动能。在党的领导下,上海正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党百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科技发展的记忆与历程,对于凝聚激发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21年,上海市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空坐标,百年大党从这里启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自立自强的步伐铿锵而坚定,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挺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当其时之际,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发展史,不但要悟思想,更要开新局,用历史中的闪光诗篇照亮上海科技创新新的征程!

一、上海科技源远流长

上海在中国古代时期已属于科学技术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天文、地理、医学、农学、水利工程、造船、纺织、制盐等方面先后涌现出一批科学人才与能工巧匠,其中最著名者当属被时人称为“徐上海”的大学者徐光启。徐光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是引进与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是振兴古代中国和上海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者,他将西方先进科学精神与我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科学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清朝末年,上海洋炮局(江南制造局前身)、徐家汇天文台、佘山天文台等机构相继成立。1928—1945年,中央研究院在上海设立了总办事处和6个研究所;建立的雷士德医学研究院配备了当时一流的医学科学研究设备。一批科技社团纷纷成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中国科学社。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前,上海的科技社团数、会员数、社团活动的频度都在全国领先。上海拥有一批综合性科技社团,如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技术协会等。许多全国性学会总会设在上海,如中华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华化学化工学会、中国数学会等。这些科技社团和研究机构成为抗战以后上海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力量,在促进学科发展、推动技术普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旧中国积贫积弱无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科技社团和科研机构大都经费短缺,基础薄弱,难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旋律,而“定音”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历程。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上海科技界由此迎来新生。生命继往开来,承先启后,每一个时代都是从过去的时代中继承“遗产”。现世的科学家或学者皆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深入,才能在当下收获科研成果与技术创新。因此,我们有责任不忘初心,不忘过去,把继承下来的发展成果与美好品德继续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上海“向科学进军”,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上海调整了原有科研机构,扩大科研队伍,扩充科研设施,扩展科研领域,以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上海分院等为代表的众多科技管理与科研机构相继成立。这一时期,以钱学森、苏步青、严东生、叶叔华、卢于道、茅以升、赵祖康、吴觉民、吴有训、樊庆笙、郭丰文、王应睐、冯德培、张香桐、谈家桢等为代表的海外归国科学家与科技人才从上海起步,走向全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不断产出的科技成果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嘹亮号角。1951年,上海青霉素实验所试制成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1958年,上海电机厂用100天时间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輪发电机。1961年,上海医工院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口服非锑剂治疗血吸虫病新药呋喃丙胺,中科院细胞所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单性生殖的方法培育出“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1965年,中科院生化所、有机所等单位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9年,上海天文台接受了周恩来总理亲自下达的氢原子钟研制任务。1972年,我国第一台氢原子钟研制成功。

二、党旗引领创新征程

抢时间、争速度,在20世纪内把上海建成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上海响应国家“科技的春天”号召,提出科技工作要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方向,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明显增多,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1978—1994年,47个科技政策相继出台,为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上海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既改变拨款制度,加强短平快的科研项目,又重视重点科研项目,注意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使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致,让科研机构进入市场的大江大河。这一时期,各研究所减少事业费,增加科技投资,提高科研水平,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158家科研院所实行综合改革,科研单位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创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科技企业与科、工、贸一体化科技企业集团。1985年,上海市科委首次为个人科研项目进行技术鉴定。1991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在漕河泾开发区内创建了上海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基地。1995年,上海市已有民营科技企业6787家,技、工、贸总收入176.99亿元,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达131家。

科技党建与干部队伍建设筑牢科技创新之基石。1986年,据上海市科技党委调查,上海市优秀科技人员入党人数是1979—1983年5年发展数量的1.7倍,其中大量当年入党的科技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集中力量让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这一时期,微电子、生物工程、光纤通信、新型材料、激光、机器人、海洋工程等7个重点领域取得800多项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1981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叩开《自然》大门。1986年,复旦大学钱士雄教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首次在《科学》杂志刊登论文的学者。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以漕河泾、张江、金桥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相继建成。这一时期,上海市科委相继就浦东开发规划、上海地铁开发、浦东机场建设、上海申办世博会、崇明岛开发、青草沙水源地等一系列重大市政建设开展科学论证与规划,至今影响深远,同时在高速公路、跨江大桥、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馆等一系列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科技支撑上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上海科技工作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发展目标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构建上海科技体制新框架,包括研究开发体系、科技成果产业体系、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和高层权威决策体系;新建一批“科研特区”,形成科研联合新机制,建立如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应用物理研究中心、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提升基础研究;进一步探索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化方向转化等多种发展模式,自办和联办各种形式的科技先导型企业。上海市人民政府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多种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出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1999年,工业企业的R&D投入占全社会R&D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科研机构,达到39.23%,确立了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寻求再创新。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和国产化配套,并鼓励企业在新起点上进行技术创新,使上海主要行业的技术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实施抓重点、抓突破、抓制高点的赶超战略

上海市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选择主攻方向,集中人、财、物,抢占若干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在科技布局上,提出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技术5大重点技术领域。在科技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上,先后推出了两批共53项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投资27.11亿元,带动社会各方投入资金130亿元,以展讯(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中芯(国际)、华虹(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复旦微电子、微创(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隧道股份、振华港机等众多大型科技型代表企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南勤203(中国科技含量最高的消磁船)、中国激光大科学装置神光二号、我国首座超临界大型电站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世界第一台250t门座式起重机、中国第一套白天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世界上首个抗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世界首艘抗台风油船“南海奋进”号、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世界最大体积SmBCO超导单晶体、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上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发篇数显著增长,其中,2005年上海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5篇论文(全国仅6篇)。

(三)实施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协同推进战略

2004年,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签署“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形成“部市合作”工作会商机制,由此上海科技创新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服务国家战略,更加全面地承接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更加有效地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实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2006年,上海市政府以“一号文件”形式发布《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同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针对该纲要的配套政策(“36条”),包括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动,突出区县科技创新集群和营造创新环境,推动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其中浦东新区、杨浦区、闵行区脱颖而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眼资源整合,探索资源共享协作机制;推出科技世博园、崇明生态岛、智能信息港、张江药谷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探索“产权多元化、使用社会化、运营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面向区域发展,构建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的协作共用网。2008年,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2012年,上海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确立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创新价值实现为主线的上海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和完善上海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主要任务;建设科技金融、研发与转化、优先区域、政策法规、协同创新与创新主体“五位一体”创新体系的目标。

在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上,扬起战略新兴产业起飞的翅膀。2005年,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发布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共组织实施了232项攻关项目,中央投入近3亿元,带动地方投入4亿多元和大量的社会投入,凝聚了全国近千家科研单位、企业和上万名科研人员,取得了1100多项成果并直接应用于上海世博会,1147辆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运行示范,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示范,以及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半导体照明(LED)、资源循环利用、智能交通系统、电子射频标签、下一代移动通信TD-LTE、人性化的观展管理、食品安全及爆炸物的快速检测、网上世博会、三维全景富媒体的展示和互动技术、大尺寸高清晰激光显示等技术广泛应用,同时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成就诸多“世界第一”,对于上海市民生活的改变至今影响深远。

在协同创新中,展现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上海市分别与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会商机制,如推进数字上海、清洁能源、世博科技、崇明生态岛等合作任务,共建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设施项目;与大唐电信、中国普天、瑞士诺华、中国国电、国家电网、华为、惠普、中国电科、中兴通讯、中国联通、中国北车、中国远洋等行业龙头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云计算、软件和电子信息、城市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同时,上海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在大型飞机、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国家重大专项中承担了重要任务。

在“引领工程”中,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在科研布局上,上海提出了将构筑健康、生态、精品和数字上海的引领工程(HEAD)作为建设创新的重要任务,聚焦11个应用方向,研发33个战略产品或功能,攻克相关60项关键技术。重点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质科学与信息、空天与地学、交叉科学等5个重点领域,开展23个优先主题的研究,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推进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优势。

科技产出量多质高,重大成果振奋人心。2005年,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工。同年,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的F级重型燃气轮机诞生。2006年,超级电容公交电车示范线正式开通,成为世界首条超级电容公交商业示范线路。同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发现了神经元突触发育的新机制,首次登上《神经元》杂志封面。2007年,长江口青草沙的新水源地工程开工建设,上海科技人历时20年寻找论证最终确定了上海第三个水源地。同年,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兔誕生于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后的抢险救灾过程中,中科院微系统所、声学所和计算所最新自主研发的“MiWAVE宽带无线应急通信系统”作为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2008年,“嫦娥”奔月、“神舟”问天,上海不但承担了“神七”的推进舱、电源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测控通信分系统和图像、话音等多个子系统的研制,还提供了作为“神七”伴星的小卫星、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舱外摄像设备的研制。在“嫦娥一号”发射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VLBI观测基地和数据处理指挥调度中心,提供了实时的、精确的角度导航,以保障其准确入轨,显示了上海的科技实力。2009年,由上海超算中心参与研制的“魔方”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正式开通运转。2010年,由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首台先进封装光刻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高端封装关键设备创新取得突破。2011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上海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松江落成,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

五、上海科技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做好“山海铁火”,迈向科创中心建设新征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园区、科研基地,考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希望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5年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该文件提出了分阶段的改革发展目標: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同时,上海部署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4个方面重点任务。2016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12月,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研究讨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下一步工作安排,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强化重点突破、强化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步伐。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全体会议每年定期召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上海市委、上海市科技党委的领导下,科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及学习活动,牢记初心使命,提振精气神,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迈向新征程。这一时期,上海发布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公安部推出系列出入境新政,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海外人才有关业务受理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与市科委联合发布《上海银行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2017—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土地政策实施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科改25条)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反响。上海相继发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包括《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实现立法保障、政策促进和行动方案联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管理的通知》等;发布《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在“全创改”中,打通了科创中心建设的经脉。

六、忆昔峥嵘逐梦远航

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自强,展现出科创中心建设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创业普惠税制、股权激励机制等在全国复制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等一批重大政策制定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启动建设。上海推动国务院授权的10个方面先行先试改革举措落地,其中上海科技在药品注册和生产管理制度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认定等落地落实,上海推进“3+X”科技信贷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破解了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难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认定、技先认定、科技创新券4项政策的红利降低了创新创业成本。创新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国内率先取消孵化器认定等审批事项。在创新策源中,筑巢引凤,助力科创中心建设。在这一时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软X射线装置通过国家验收,硬X射线装置、光源二期线站等建设加快,世界级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初具规模。在海洋和能源领域,海底科学观测网、燃气轮机建设快速推进。2020年,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4个,数量和投资金额均领先全国。高水平研究机构加快建设,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期智研究院等数十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加快组建,为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基础,助推中国科研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转变。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心装备及其零部件研制取得积极进展,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注册成立并积极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创新布局与应用加快实施,有效赋能医疗领域辅助诊疗、自动驾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场景,并成功应用于抗疫一线。生物医药涌现出大量创新成果,例如上海联影获批首台国产一体化PET/MR,创领获批首个国产心脏起搏器,微创获批首个国产血流导向装置,CT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发布全球首台75厘米超大孔径磁共振设备,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挂牌成立,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筹建。

2013年,超级计算机“π”系统在上海交大上线运行,将支持俗称“人造太阳”的惯性约束核聚變项目等高端科研工程。2013年,首批ARJ21-700交付飞机在上海中国商飞下线。2014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2015年,国内首台类矩形盾构机“阳明号”在上海研制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断面的土压平衡矩形盾构机。201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参与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发射。2017年,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展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一类新药完成Ⅲ期临床试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导研发的全球首台机载激光三维强度关联遥感试验样机研制成功。2018年,上海光源2期首条光束线站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BL11B出光。2020年,上海专家团队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形成“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上海方案),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3款抗体药获国家应急项目支持,6个疫苗研发项目稳步推进,6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获证上市;海洋船舶及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和建造的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全球首发等;上海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实现了原始创新力、产业引领力、环境吸引力、资源配置力的有效提升。2020年10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增刊《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上海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五,较2016年上升3位。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2020年1月发布的《2020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显示,上海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十二,较去年上升4位,国内外的这两份榜单,都反映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1年5月,上海市在有关会议上原则同意《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与《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并努力承接更多国家战略任务。要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下更大功夫,抓“风口”、抓“自主”、抓“绿色”,抢占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制高点。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引育上下更大功夫,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聚合“政产学研金服用”七要素,促进源头创新,并大力吸引海内外人才,优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