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机制创新

2021-09-13 10:20陈倩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育人

陈倩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们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新改革、新方向。在党中央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着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内涵认识不足、育人元素难以恰当融入专业课以及各部门协作育人不畅等发展困境,本文将高校作为一个闭环系统,从高校党委组织、院系及各个部门和教师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54

在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对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积极贯穿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若把课程思政建设比喻为一座房子的建设,那么它所凭借的一瓦一砾就是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用积累起来的各个元素形成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三者统一。课程思政本身促使教育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上,不再只是一味地追求专业知识至上,而是在价值观上给予更多的引导,培养出怀有大爱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为了推进全国各个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迈向更高的台阶,更踏实地落实党中央设计的顶层规划图,探讨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与路径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1 课程思政的政策支持与历史脉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面临“孤岛”困境,在这一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从此便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个高校开始推行。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认可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他要求高等学校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保持同一步伐,共同做好思政育人的事业。次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并印发了相关文件,随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践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党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组织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进而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舞了全国思政教师团队,肯定了思政建设的成果,要求所有思政教师旗帜鲜明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质扩容的重要突破口。虽然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国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部分师生对课程思政内涵认识不足、育人元素难以恰当融入专业课以及各主体协作育人不畅等发展困境。

2.1 课程思政的内涵认识狭隘化

所谓狭隘化,指的是将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等同于又红又专、旗帜鲜明的思政课知识,误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面扩大,落到专业课教师身上。其实,课程思政的“思政”是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课程中所蕴含的钻研精神、科学理念、研究方法、专业伦理等,都是为各类学科教师所用的有效育人资源,不是非要讲政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阶段许多教师没有认真把握住“思政”之魂,在如何实施思政育人的问题上产生了疑惑,这就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2.2 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标签化

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不为受教育者而焦点关注,甚至不为明确感知的,但又不能隐去其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在整个课程中不能丝毫看不出除了知识、能力以外的价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内容,也不能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唐突地塞进思政元素,表现出生搬硬套、过于牵强。若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是没有将育人的“盐”融入“汤”之中,甚至是违反生活常识的吃进“一口盐”或者是喝了“一口汤”。课程思政就需要把握好这个“度”,适当地浸润学生的头脑,提升学习效果。

2.3 片面追求工作效果的形式化

学校在推进党中央下发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对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深入的认知,从而导致没有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整体的育人理念紧密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校领导发了有关课程思政的文件,就急急忙忙地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而去示范,也不是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竞赛而去竞赛。一旦片面地追求课程思政的短期显著效果,那就会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4 课程思政协作育人缺乏体系化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个简易系统,凭借增设几门思政课程、开展几次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所学课程,将思政教育与学校的育人方针步调一致,从而有序地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教学课堂的主渠道,让高校所有教师拿着有力的麦克风,对培育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动员高校的各个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的大环境,展现党委组织、院系及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系统协作能力,将在高校校园内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运用到思政育人体系中的各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中,从而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在建设完整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又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3 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创新的实施路径

3.1 学校党委领导细化落实责任主体,加强党建工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党总支的作用。在二级学院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常态机制,这一机制需要与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纳入院系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中。 其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教师支部组织员对学生党员的组织能力,在众多的支部活动中突出政治功能,将育人元素渗透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党员切身体会到党对立德树人理念践行的重视度。最后,重视教师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只有教师党员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深入认知,将学生自身发展同国家的命运密切联系,在行动上就会对身边学生具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