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吉林味道”四季游

2021-09-13 07:31刘甜甜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雾凇吉林温泉

刘甜甜

吉林省每年的旅游旺季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投资回报率偏低。要深刻认识吉林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至高性、唯一性,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大做强冰雪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以丰富的产品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多元的品牌价值,推动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为走出振兴发展新路贡献力量。

一、吉林省具有四季游的天然资源禀赋

吉林是旅游资源大省,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生态资源、气候环境、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四季旅游,形成了集避暑休闲养生、度假旅游观光、人文历史游览、冰雪运动于一体的独具“吉林味道”的旅游品牌。从“冰雪旅游”一枝独秀,到“凉爽夏日”四季皆旺,吉林省打造四季旅游具有天然优势。

一是冰雪旅游资源丰富,比较优势突出。吉林省拥有亚洲高品质的冰雪资源和全国高质量的滑雪场。目前,建成一定规模的滑雪场超过30座,主要雪场的品质位于全国前列。吉林省最大的资源优势是雪,雪质好、雪量大、雪期长,山体条件好。特别是吉林市地处吉林省腹地,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北美的落基山两大世界冰雪胜地同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并称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滑雪场、长白山天然滑雪公园,包括以越野滑雪为主的长春净月潭滑雪场,设施国内一流,雪质一流。

二是吉林的雾凇特色优势。雾凇是吉林冬季的另外一大特色。雾凇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中自然形成,以其仪态万方、纯净洁白、如诗如画的天赐美景让人叹为观止。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又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已成功举办24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这是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活动之一。吉林市现有“九大雾凇观赏带”,能够在不同区域欣赏到千姿百态的雾凇,而且雾凇岛作为中国岛屿雾凇的最佳观赏区,已与长白山、黑龙江雪乡形成冰雪旅游白金三角线,“冬季到吉林看雾凇”成为国内各大旅游网站和旅行社极力推介的热门线路。

三是温泉湿地富集。吉林省地热资源丰富,拥有多处较大的地热田,温泉富含氡、镁、钠等3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数泉水温度在60℃以上,最热泉眼温度超过80℃,长白山温泉拥有“神水”之称。现已开发的温泉有长白山天池北侧温泉、临江温泉、大营温泉以及吉林市万昌温泉等。依托这些温泉资源,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皇封故地,觀凇、滑雪、泡温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引领。吉林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将温泉体验与生态观光、满族风情、休闲养生相结合,不断延伸冬季冰雪旅游产业链条。

四是夏季气候宜人。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2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9%。依托这些优势资源,吉林省积极构建山水清奇、森林清谧、田园清馨、文化清醇、生活清逸、舌尖清香的“六清”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清爽吉林·22℃的夏天”为主体、以名山名城名品为支撑的避暑休闲品牌体系,集中打造和推广全省东线、南线、西线覆盖全域的特色避暑休闲精品线路和“最美高铁”“最美高速”“鸭绿江黄金自驾线”等明星产品。

五是历史文化悠久。吉林省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遗存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历史上各地方政权的更迭建立,以及吉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吉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在吉林均有所体现,夫余、高句丽、渤海、辽金、满清等历史文化和东北民俗文化极具特色。

二、打造四季游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吉林省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4833.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20.38亿元。“去吉林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朋友的重要选择。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在四季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浪费、同质化问题。目前,从吉林省大多数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开发过度、保护不及时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吉林省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和保护上,缺乏明确的规划。同质化严重是吉林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通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独特的开发理念与认识,各地基本都是主打冰雪项目和冰雪旅游,缺乏差异化经营和发展。另外,一些地区的开发企业和部门缺乏沟通和统一部署,没有明确战略规划,“什么赚钱就搞什么”,同样导致文化资源价值不突出,特色无法体现,影响了整体资源开发效果。

二是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无论是谁,每当他来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总是首先从映入眼帘的机场、港口、道路等具体的形象去认识这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形象的优劣、美丑,直接反映出当地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影响人们对投资环境的判断。基础设施建设原地踏步,“河山依旧”,那只能留下陈旧、丑陋的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呈现崭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因此,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吉林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不平衡,长春作为省会城市,又以众多高校作为依托,高层次旅游人才相对充足,但是其他各地市的旅游人才就显得良莠不齐,特别是欠缺外语类的旅游人才。加上有些地区高校没有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足,从业者多数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经历,而且人才引进难度大,导致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匮乏,旅游人才流失严重。

三、做好吉林四季游的对策

一是把打造“吉林味道”四季旅游纳入到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优势资源,培育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与发展重点,全力推动品牌建设国际化、综合管理一体化,形成以“雾凇冰雪、自然山水、休闲养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四季、全域旅游产业格局,建设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城市、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

二是深入挖掘和整合资源。吉林省具有丰富的夫余文化、满族历史文化和“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要发挥好这一特色优势,讲好满族历史故事和红色抗日故事,让故事能看得见、传得开、记得住,传承历史文脉,展示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推行“旅游+”和“红色+白色+绿色+古色”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四季游产业,把吉林省打造成为以冰雪为引领、历史人文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风景度假圣地。

三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加强省内各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吉林市与延边、长白山区域合作,合力打造东部精品旅游带,以项目促进投资和吸引投资,形成产业支撑。深度挖掘温泉带、中医药健康资源优势,做足休闲养生文章,尽快开发、完善大健康旅游系列产品,推动休闲养生项目做大做强。

四是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和扶持旅游企业发展。要把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纳入到人才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专门的人才培养数据库,建立旅游人才认证、人才资源咨询、人才推荐、人才培训在内的旅游人才服务体系,汇聚中高端旅游人才。同时,吉林省有旅游专业的学校应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共享;积极与社会对接、促进校企合作,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为吉林省各大型旅游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定制人才培养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企业发展。(作者单位:中共吉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    文

猜你喜欢
雾凇吉林温泉
雾凇岛的“繁花”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雾凇奇观
大棱镜温泉
雾凇岛
雾凇岛
用温泉解冻你的旅程
露天温泉
温泉旅游记
吉林冬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