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不同层面的风险因素分类

2021-09-13 02:43李鹏飞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9期
关键词:EPC项目工程项目

李鹏飞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EPC项目不同层面的风险因素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从外部环境层面,公司运营层面和工程项目层面三个维度分析了EPC项目风险的种类,为后续EPC模式下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EPC项目;外部不可控风险;公司运营;工程项目

国际工程公司在公司运营和工程项目中均面临着种类繁多、层次复杂的风险威胁,且风险在不同阶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有些风险在某一时期可能得到控制,但随着环境的变化,风险会再次出现,而且风险的出现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可能引发相关联的其他风险。因此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共赢。

1. 风险的定义

第一种概念是一种不确定,也是大多数现有研究的形式,常用概率的形式表示;第二种定义将风险表示为差异程度。因本文研究的期望是将公司运营和工程项目某些运营指标的实际发生值与预期值的差异程度作为风险评估的基础。故本课题采取第二种定义。

2.EPC项目风险分类

EPC工程项目风险分类将从外部环境层面、公司运营层面和工程项目层面这三个层面开展。其中,外部环境风险划分粒度大、覆盖面广,依据PESTEL分析模型,外部环境风险包括公司或项目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环境风险。在企业运营方面,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可以将企业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四个子风险。在工程项目方面,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项目建设过程可分为决策立项、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在此四个阶段上,根据各阶段工作要素,可以划分为决策立项风险、勘察设计风险、工程实施风险和竣工验收风险。

2.1 基于PESTEL分析模型的外部环境风险因素分类。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工具,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文化因素(Sociocultural)、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政治因素是指国家政策方针发生变化,从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是指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对企业或工程的影响;技术因素不仅仅包括企业已经掌握的或者是未掌握的技术,还包括未来的重大技术变革;环境因素是指当地的地理条件、天气状况等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法律因素是指由于在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法律论证、合同管理、法律纠纷管理、处理生产经营及经济活动、权属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未遵循法定程序和规则,使公司遭受处罚、诉讼,在经济或声誉上受到损失。

2.2 基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企业运营风险因素分类

为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二零零六年六月六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通知的形式,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四个子风险。

战略风险:企业战略是指企业管理者出于对企业利益的考虑,采取的一种长远的,着眼于未来的一种谋略;战略风险是指对企业整体性的规划,长远的企业目标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资金流动、税率、汇率、业主、分包商等因素的变化,使企业受到损失。

运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致使企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法律风险:由于在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法律论证、合同管理、法律纠纷管理、处理生产经营及经济活动、权属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未遵循法定程序和规则,使公司遭受处罚、诉讼,在经济或声誉上受到损失。

2.3 基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因素分类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程项目本身具有生命周期,是一个从概念到完成的动态过程。所有项目都可以分成若干阶段,且所有项目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类似的生命周期结构。以EPC模式为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4个阶段:决策立项、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各阶段主要风险如下:

决策立项风险:由于前期资料收集残缺或者未收集到关键信息材料,导致企业管理层在研判项目是否可立项时,出现偏差。

勘察设计风险:勘察设计阶段是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的龙头阶段,其指导思想和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工程实施风险:是企业开展项目活动中,涉及人、材料、物等资源最多的的阶段,该阶段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

竣工验收风险:在项目收尾阶段,由于自然环境、业主拖欠资金或者是承包商自身缘故等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未能按时交付。

3.总结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中国对外承包国际工程项目蓬勃发展,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国企业对外承包项目相较于于外国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也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企业不能因为客观困难因素的存在,从而忽略风险管理,更应查漏补缺,把握机遇,补足自己的短板,让企业在良性的风险环境中,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徐冰冰.工程项目投标决策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承包商的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6,36(11):71-76.

[2]周英.中国企业参与国外大型工程投标的多目标决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2):154-162.

[3]温国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模型与方法研究(模型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4]陈志鼎,曹胤杰.境外水电工程项目投标决策 D-S 证据模型研究[J].人民黄河,2019,41(05):135-137+142.

[5]戎戍.承包商团队投标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6]王少華.专业分包商参与投标决策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

猜你喜欢
EPC项目工程项目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对策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浅析石油EPC项目采购管理
国际电站EPC项目二次分包设备监造管理
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海外EPC脱硫工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