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乳齿象曾经的家园

2021-09-14 08:30祁万强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9期
关键词:考古学青海化石

祁万强

1977年的夏天,在位于黄河之畔的贵德县,一群人行走在山间洼地。太阳烧烤着大地,他们戴的草帽根本无法遮挡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一个个满头大汗,皮肤黝黑。

然而,残酷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降低大家的兴趣,他们依旧在这里刨刨,那里挖挖,时不时还停下来,站在一个高台上,环顾四周的地貌。

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在挖些什么呢?

原来,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学者,在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的协助下,参与挖掘工作。可是,连日来他们收获并不大。

青海,在考古学上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也许是残酷的自然环境,也许是收获不大等原因,大家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可是,随后发掘出的一件件实物,回答了大家的这个疑问。

当工作人员在贵德县吾路口发掘时,竟然意外地发现了新生代乳齿象化石。个体完好,有门牙一对,长1.83米,带有臼齿的下颌骨一侧,一个前蹄和两个后蹄的大部分骨骼,一部分脊椎骨等。这一化石,以其同一個体化石标本构成之多而具有珍稀价值,不仅仅在国内属于首具,而且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这一发掘,对当时中国的考古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动。全世界的考古学者,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了青海这片神秘的地方。

因为,乳齿象是地球上的珍贵物种,它们曾经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大平原上,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消失了踪迹。这一珍贵物种的发现,对青藏高原的演变有着强有力的证据。我们能否想象,远古时代的贵德县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

当笔者翻阅厚厚的《海南州志》时,从中找到关于乳齿象发掘过程文字的记载。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但我们能体会到这一成果,曾经让无数考古工作者为之欣喜若狂。

根据科学家考证,乳齿象化石记录的是一种长鼻类哺乳动物。最早的、明显具有长鼻类特点的哺乳动物是发现于非洲北部的莫湖兽,经过古乳齿象的初期过度阶段后,发展到乳齿象类。它们曾经像恐龙一样,在某个时期是黄河地区的霸主,在今天的贵德县一带悠然自得地生活着。

不知道乳齿象经历了什么,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也不知道这些生灵究竟遇到了何种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最终长眠地下。这一切,都是一个谜团,等待考古学者做出科学的解释。

也许,对于贵德县发现的这具乳齿象化石,人们会有猜测—会不会这头孤独的乳齿象,无法忍受低海拔地区环境的改变,和众多同类一起迁徙,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强壮的它终于沿着黄河来到了上游。然而,它最终也没有摆脱被自然界淘汰的命运。

对于这样的推断,我们也无法找出判断是否正确的依据。

请看这样一则信息:1986年,在我国陕西省的汉江边上,发现了一具近似完整的乳齿象骨架。人们发现,虽然同为乳齿象,但这种仅生活在中国的种类与国外其他地区发现的乳齿象化石有很大区别。它个头中等,头的下颌都较短,上门牙细而直。

可见,和在非洲、欧洲等地发现的乳齿象化石来看,亚洲地区的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异。贵德县的乳齿象也许正是由于变异,而发生了迁徙的生物行为。

然而,我们不管怎么推断,都坚信一个既定的事实:动物往往会选择适宜自己生存的场所。

贵德县,这个今天青海的小江南,也许真就是江南。

带着这样的想象,我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当年乳齿象生活场景的画面——黄河在高山大川间蜿蜒流淌,一处处洼地中草木葳蕤、鱼鸟共生。这里阳光充沛、雨量丰富,蓝天白云间各种鸟儿自由飞翔,乳齿象族群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也许是,随着地壳的运动,高山峡谷不断形成,地势海拔也不断提高,气候也随之变得恶劣。一株又一株高大的地表植物失去了生命,留存下来的只有较小的灌木丛。同时,强降雪年复一年地覆盖了这片区域,形成了常年不化的冻土层。作为大型动物的乳齿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或迁徙、或长眠于这里。

也许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的这些重达十几吨的普通冰河纪巨兽——乳齿象、猛犸和巨型树獭,这些表皮粗糙的草食动物,曾与人类一起分享这个星球。在历史不断发展中,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开始了对这些巨型动物的猎杀。最终,在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下,贵德乳齿象从黄河岸边渐渐消失了……

今天,虽然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可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一段历史的空缺。

从历史回归现实,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濒危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西海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冬燕

猜你喜欢
考古学青海化石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熬波图》煮盐盘铁的考古学探索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考古”百议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小议考古学和“中国”的结合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