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青少年劳动观念培育

2021-09-14 08:29徐秋慧王金玉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青少年

徐秋慧 王金玉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轻视劳动的观念和现象,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这与忽视劳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聯系。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一贯强调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和劳动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笔者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前提下,着重分析当代青少年的劳动观及其表现,探寻加强青少年劳动观念培育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劳动本身独特的教育意义。把青少年劳动观的研究作为出发点,不再停留在劳动观念养成的层面,而是发挥认识对于实践能动的反作用,为青少年的劳动实践打好基础,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青少年;劳动观念

一、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唯物史观,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也创造了人本身。将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阐释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代青少年的劳动观,以进一步强调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

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也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59没有人与自然的物质活动,即劳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正是从物质生产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2。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劳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任何形式为转移”[2]174。总之,劳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一部人类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劳动的历史。

(二)劳动的社会历史性

根据唯物史观,任何劳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而劳动的具体形式又受一定的社会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定的生产形式又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2]172根据唯物史观,人类的物质活动(劳动)与劳动的社会条件(即劳动形式)不可分割。在阶级社会中,劳动者往往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与劳动异化的关系。在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是创造(交换)价值的手段,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条件下,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此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三)劳动是现实的人的基本实践活动

根据唯物史观,引用人的本质来理解劳动的社会历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人们在劳动中结成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动是考察和理解人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认为,费尔巴哈把客观事物理解为感性世界而不是感性活动。这是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唯心主义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1]133。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不理解能动的实践活动,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实践角度去理解人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人本主义的语言阐述了劳动的能动性特征,“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1]56。但是,人和动物不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56。劳动作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才是类存在物”[1]56。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其根本的特征在于其主观能动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专属于人的劳动形式和蜘蛛、蜜蜂等动物的区别。将建筑师建造建筑物和蜜蜂用蜂蜡建筑蜂巢相比,建筑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筑造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2] 170。马克思将劳动定义为:“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2]169这一概念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凸显劳动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人本身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作用于外部自然,在改变外在自然的同时改造自身的自然,“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2]170;另一方面,劳动又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在劳动中,“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 [2]170。

(四)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根据唯物史观,劳动既是历史的基础,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强调劳动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 欧文那里看到的,资本剥削下的工厂制度中蕴含着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马克思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教育与劳动结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

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许多重要的论述。毛泽东特别强调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的”[4]399。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受教育者要“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226。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劳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性,他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中谈到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江泽民肯定了广大劳动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贡献,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6]。胡锦涛为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强调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对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总体要求中,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虽然一直延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但是鲜明地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作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尚属首次。我国的劳动教育随着人民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变革,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劳动既是人类历史的基础,是人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劳育”纳入教育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要求。青少年关于劳动的认知反映其价值追求与行为实践,青少年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肩负起祖国的未来。大众普遍认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是在校园教学展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错误思想。

(一)青少年对劳动的态度与表现

青少年日常劳动形式主要包括校内组织劳动、节日号召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8]校内组织的劳动有手工体验课以及“大扫除”活动,每个班级都会有负责的校园区域,安排值日生,设置卫生委员监督;节日号召劳动,如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在“五一”劳动节体验校园后勤部门的工作等;社会公益劳动由学生自发参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或者积极报名参加各种比赛中的志愿者服务。青少年的劳动活动普遍以学校组织的劳动为主,节日劳动与社会公益劳动所占比例较小。在校内劳动与社会服务劳动中,青少年劳动活动多为清洁劳动,王玉香等学者对青少年劳动状况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且指出:“中小学生校内劳动中打扫卫生的劳动比例占97.7%,76.0%的中小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劳动只有打扫公共卫生环保活动。”[8]因此,青少年劳动类型缺乏多样性,制约了青少年劳动观念的发展。

青少年群体内部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存在差异。宁本涛教授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差异研究中发现:“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63.2%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非常有用”[9],可见,青少年对待劳动活动基本持有两种态度。部分参加劳动的学生对劳动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劳动可以塑造自身的成就感、加强集体荣誉感以及通过户外锻炼愉悦身心。虽然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与结束后的感受存在落差,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是一个过程性的活动,在过程中虽然辛苦,但可以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学校组织的活动通常是青少年集体间的协作活动,个人价值在集体的共同活动中得以体现,这种共同活动蕴含着多个个体的体力和智慧,其劳动结果更加凸显集体荣誉感。青少年虽然学业任务繁重,但是进行适当的户外劳动,可以释放自身压力,调节学习心态,放松心情,劳逸结合。

而参与劳动较少以及没有参加过劳动的青少年对劳动持消极态度。有些青少年认为,学校安排的劳动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自己原本学习压力大,不能理解学校安排“大扫除”的原因,认为这些活动完全可以通过家政公司完成。还有的青少年因为父母没有让自己从小参与过此类劳动,或者学校未组织过劳动活动,所以觉得没有劳动的必要。相比体力劳动,他们更希望参与轻松的劳动活动,认为劳动太枯燥乏味,并在劳动中频繁表达“累”“烦躁”等个人感受。有的青少年直接表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不想接触脏乱的处理卫生方面的工作,也不想参与任何的劳动活动,因此他们会编造身体不适的借口,故意去操场或者医务室躲避劳动。

(二)青少年劳动观念主要存在的问题

部分青少年对劳动的认识比较浅显,逃避具体的劳动。首先,青少年对劳动的认识有待提升。部分青少年对劳动认识浅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青少年片面看待劳动,将劳动直接等同于“大扫除”等体力劳动,不理解劳动的意义;青少年多把劳动和金钱报酬相联系,这导致他们将资本主义下的异化劳动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劳动概念相混淆;青少年缺乏对于“自由自觉的劳动”的认同,排斥参与劳动活动,这是忽视劳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其次,在部分青少年心里,“劳动最光荣”仅当作口号存在,虽然嘴上高呼“热爱劳动”,但现实中参与的劳动却少而又少,青少年逃避劳动的现象趋于常态。由青少年逃避劳动引发的是不了解劳动的方法以及不会使用劳动工具等不会劳动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劳动观念的因素

首先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与学校的影响。部分家庭存在倾注式呵护的现象,这些青少年在家庭的过分关怀下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他们没有養成家庭劳动的习惯。实际上,一些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成绩,青少年日常生活基本被学习占据,并没有时间、精力花费在劳动上,自然会出现对劳动的忽视。由于以上部分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青少年接触劳动的途径都被阻断,劳动意识也就自然欠缺。其次是青少年自身的内在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经常性参与的具体劳动是处理卫生的劳动活动,所以劳动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他们由此产生了排斥、逃避劳动的态度。青少年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看待与解决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且目前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判断能力与自制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沾染了不良习气,在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中迷失了自我,幻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三、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培育

以上针对青少年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及因素进行了分析,青少年存在忽视劳动等错误观念亟待改变。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观念是青少年劳动观培育的核心内容。现阶段,青少年劳动观念培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劳动是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实践的基本方式,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没有劳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文明演变的过程正是劳动的辩证运动过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0]针对青少年劳动观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新要求,党和国家在坚持教育与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把“劳育”纳入教育方针。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德育包括对受教育者在道德、政治和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相应地提高劳动的地位,突出道德引领和精神塑造;在劳动观教育下,青少年可以了解更深层次、更有高度、更广范围的劳动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体素质反映人的体质强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广大青少年成长的基础,青少年要合理分配时间进行适当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运动,强健体魄;将正确的美学理论寓于劳动教育,从小培养社会主义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培育三位一体

首先,青少年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进行劳动实践,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家庭引导青少年养成劳动观的具体方式通常是做家务,大部分孩子从小被教育要自觉劳动,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以此培养其初步的劳动观。其次,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与社会的监督下,要根据不同年级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校内外合理安排劳动活动,在班级中设置卫生考核、监督学生劳动等等,把劳动融入课程内容,进书本、融课堂、伴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本知识中适当添加劳动板块内容,帮助青少年补充正确的劳动知识;融课堂是指在课堂上学生自主讨论老师教授的书本内容,以加深理解,老师主导教育方向,定期组织劳动主题班会;伴教师就是要求教师素质跟上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最后,社会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积极承担社会职责,在注重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劳动场所。只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青少年成长,才有利于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端正青少年对于劳动的态度

目前,青少年享受着社会现有的劳动成果,他们需要对劳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以此为前提,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相应地,我们要明确反对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错误观念。同时,青少年要知晓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伟大的成就来源于他们的不懈奋斗。针对青少年排斥清洁劳动的问题,需要强调社会环境治理依旧要依靠一线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必须对其怀有敬意。

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动精神的积极作用。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不懈的意志是勤劳的精神支撑,劳动实践是磨练意志的根本途径。从古至今,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代际相传,劳模精神正是当代优秀劳动者的奋斗精神。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好转,正是得益于医务工作者等抗疫群体的长久辛劳。面对被感染的风险以及高强度的劳动,他们承担着身心的双重负荷却甘于奉献。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时代偶像,极大地表现出劳动精神的教育作用。在时代的指引下,这种劳动精神将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四)积极创新青少年的劳动形式

教育家陶行知秉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1]258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孩子必须亲自动手实践,师友口传以及书本中的知识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关于“新的教育”,陶行知在《教行合一》中列举了一些方法,比如:要唤起学生的兴味,学习和乐趣是不可分离的;学生要全面發育,“精神和身体都要顾到,不可偏于一面”[11]31,等等。我们目前的劳动教育可以从中汲取经验。目前无论初中、高中还是职业院校,在学生价值观塑造期间,坚持以体力劳动的教育为主。学生较于体力劳动更加倾向于选择看似轻松的脑力劳动,而做好体力劳动的基础劳动是必要的。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也可以视为积极创新劳动的导向环节,在基础劳动中培育创新意识,发挥劳动意识的创造性,使创新劳动在创新观念指导下产生实效。遵循从认识到兴趣再到培养的过程,积极运用新工具与新技术。劳动工具的更新,推动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之前时代的状况不同,当时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工具是在工厂中,而当下的新式工具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电子智能产品经常作为娱乐用品在青少年中普及,现在则需要突出其作为劳动工具来使用,可以在劳动课程中添加类似于模仿代码输入等模块,引导青少年认识人工智能背后的人类劳动,具体感受新的劳动形式,而不是单纯地划分劳动界限,也不仅仅把电子产品作为娱乐工具使用。通过鼓励创新,让青少年感受新技术,关注新形式,实践新活动,进而培养他们对于劳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0.

[6] 江泽民.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J].思想教育研究,1999(4):2.

[7] 新华社电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8] 王玉香,吴立重,杨克.大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研报告——基于全国30省份29229名学生的实证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21(8):41-49.

[9] 宁本涛,孙会平,吴海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差异及协同对策——基于六省市的实证分析[J]. 教育科学,2020,36(5):11-18.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0.

[11]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古   东)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青少年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青少年发明家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