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

2021-09-14 14:25尹丹
中国市场 2021年2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尹丹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作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何在“十四五”时期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进而推进白城市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结合白城实际,从农业科技现代化成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的客观依据、白城市在“十三五”收官前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方面的成就、在“十四五”时期白城通过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对策思考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科技现代化;十四五時期;藏粮于技;乡村振兴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013

1 前言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推进东北振兴、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吉林实体经济特别是吉林农业的发展,他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白城作为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文章拟从如何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做一下探讨。

2 农业科技现代化成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的客观依据

(1)农业发展的有形要素及外在优势条件的进一步挖掘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东北地区拥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里有黑土地、黄金玉米带、广阔无边的平原,有“大豆之乡”的美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离不开适宜的土壤和气候及地理条件、离不开懂得生产经营的职业人口。但经过了相当长时期的土地开发以后,农业发展这些有形要素的潜力的开发就需要依赖农业科技的进步、创新及推广。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尤其是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就必须抓住农业科技现代化这个关键。

(2)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粮食安全及各种农产品的供给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在视察吉林时指出,他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他要求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向农业现代化不断趋近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我国的农业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即使东北最适合搞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也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全面地推进农业家庭农场式的大规模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把提升农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放在农业科技现代化上,就有了好的选择出路。习近平在吉林首先视察了梨树县的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观看了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的农业作业场景,把农业的科技元素展示给大家的画面,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昭示不言而喻。

(3)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现白城的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实现工业和第三产业支持农业的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的互助互惠互联互通,更离不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科技现代化,首要的就是农产品优良品种的改良,习近平在视察吉林时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情况,强调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强调科研人员深入农村把科技论文写到大地上,强调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的融合与推广,这是从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角度谈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过去说,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改革,现在已经取消了农业税,虽然农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依靠政策,但农业科技现代化显然已经被摆到非常关键的位置。不但是农业科技要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科技都要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只要如此,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经济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才不会被遏制。

3 白城市在“十三五”收官前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方面的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前,白城农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则一直踩到农业科技现代化这条线上。白城市在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方面的成就,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白城市在盐碱地的改造上及生态农田的建设上成就显著。白城市现有耕地105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倍。有62.1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可利用草原面积88.5万公顷,年产优质牧草35万吨;可养殖水面9.2万公顷,占全省可养殖水面的30.7%,居全省各市(州)之首;芦苇面积16.8万公顷,年均产量10万吨左右,居全国第二位;水质好,地表、地下水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值;土壤呈弱碱性,pH值8.1~8.3。现在白城的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好,但这一切都不是凭空而降的,虽然黑土地面积较大,但除了黑土地还有大量的盐碱地、大风肆虐的荒沙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黑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盐碱地通过科技改造现在很大部分都变成了优质高产的稻田,好多荒沙地变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福地。

(2)白城市有门类齐全、功能多样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吸收培育人才和使用人才,农业科研成果丰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效显著,大大加快了白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白城,有农业科技研究院、农机研究院、林业科技研究院、畜牧业科技研究院,在这些农业科研院所里工作着大量的农业科研人才,他们有很多科研创新成果,有试验田和研究经费,有可以向农民推广的科技成果。由于他们的努力,白城的玉米、水稻、燕麦、杂粮杂豆的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白城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拖拉机保有量、机械耕地面积、机械播种面积、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械套数、水稻插秧机及水稻收割机台数等指标屡创新高,白城市实现无人机喷洒农药面积占总耕地面积50%以上。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0%以上,全市农机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