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良种采纳行为对粮种创新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21-09-14 03:33范之瑜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

范之瑜

摘 要:现阶段,我国粮种市场上农户的良种采纳行为对主粮种子研发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分析认为,主粮种子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主粮种业盈利水平下降,而其盈利水平下降源于农户良种采纳行为特征。同时,提出了完善政府引导和服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良种采纳行为;主粮种子;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6-0115-03

The Influence of Farmers′ Adoption Behavior of Improved Varieties on Innovation of Staple Grain Seeds and Countermeasures

FAN Zhiyu

(School of Business,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 252000, China)

Abstract: At this stage,the adop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 by farmers in our country′s grain seed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staple grain seeds. For this analysis,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 for the innovation of staple grain seeds is the decline i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staple grain seed industry, and the decline in profitability stem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adoption behaviors of improved seeds.Finall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Farmers adoption behavior of improved varieties; Staple grain seeds; Innovation

1 引言

糧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保障种源安全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因此,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言,主粮种子的创新尤为关键。近年来,主粮种子创新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种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2020年12月份,笔者对山东省某农业生产大县的种子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县区域内主粮种业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正在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子转型,研发、推广主粮新品种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主粮种子创新与推广严重不足。主粮种子的创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既与种子的研发、推广等供给因素相关,也受农户需求的影响。当前,研发与推广等供给要素对种子创新的影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户需求对粮食种子创新的制约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既有种子研发、推广体制下,农户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对主粮种子的创新起着决定作用。

在种子创新方面,国内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大多集中在政府和种子产业层面上。张永强等通过分析种子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指出源头的研发环节存在较多问题[1]。马述忠等指出外资技术垄断在某种程度上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本土农业研发能力整体较弱的形势依然严峻[2]。李万君等在充分考虑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政府支持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王帅等提出只有加快推进种业供给侧改革,在政府支持下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有种子企业,才能确保国家种业安全[4]。侯军岐指出构建我国种业企业包含上游研发价值链、下游客户价值链在内的种业价值链系统,培育我国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促进我国种业持续发展的关键[5]。

在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上。李宪宝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视角,对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6]。潘勇辉等依据山东省寿光县506个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该地区菜农购买及使用种子的情况采用主成份分析及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影响菜农购买种子的因素、基本特点及菜农对“洋种子”的风险认知情况[7]。胡晨等运用元分析方法对2000—2019年20年间考察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79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明晰了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8]。张森等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在建立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种子新品种采用行为的影响[9]。王秀东等在对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农户调查基础上,对农户良种补贴的认知情况和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10]。

综上可知,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是从供给端对种子创新、种业发展进行探析,也有很多学者对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进行探究,而从需求端将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与种子创新结合起来分析的研究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主粮种业研究领域,极少有研究分析农户良种采纳行为对种子创新的决定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需求的视角分析了农户的良种采纳行为特征对主粮种子创新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2 主粮种子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盈利水平下降

在现行种子研发、推广体制下,种子企业对种子的创新起主导作用,盈利水平是企业种子创新与推广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种子选育推广机制经历了3次大的变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阶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到市场经济阶段的变迁。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种子研发推广机制。在这一机制下,种子企业是研发、推广的主体,作为市场主体,种子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盈利水平是其良种研发、推广的动力源泉,盈利水平越高,种子企业研发推广种子新品种的积极性就越高。

当前,我国主粮种子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主粮种子企业研发推广新良种的盈利水平不高。这点可以从我国种业公司业绩变化中得到印证(见表1)。

表1中统计了我国8家粮种公司2012—2019年的营业利润情况。登海种业是我国玉米种子繁育推广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玉米种子占其利润比例为100%,与前5年利润稳中有升相比,后3年明显滑坡。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利润占比最高,其利润在前期有过显著增长,却在2019年出现负值。丰乐种业是安徽省种业领先企业,拥有工厂化的商业化研发体系,其利润情况在2015年降低后,于2018年有所增长,看似不错,实则最赚钱业务为农化产品,占利润60%以上,种子产品营收占比不到10%。荃银高科是“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水稻种子利润占比90%以上,后3年获利稳定,但也逐年递减;敦煌种业最赚钱业务为种子,包括粮食、瓜类、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种子,多年来亏损严重。神农科技以杂交水稻种子为主要获利产品,利润比高达100.47%,公司盈亏情况十分不稳定;万向德农以玉米种子为主营产品,利润始终没有较大突破。垦丰种业主营水稻种子、玉米种子、大豆种子,利润同样有所下滑。由此可知,近年来我国主要种业公司的业绩低迷、每况愈下,盈利能力不容乐观。

种子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可以从3个方面制约主粮种子的创新:(1)研发机构对主粮种子的研发积极性不足。在现行的种子研发推广体制下,主粮种子的创新路径有三:一是种子企业自主选育新品种,二是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新品种,三是购买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无论哪一条路径,主粮种子创新的主要成本都要由种子企业承担。因此,种子企业只能依据种子创新的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种子创新。盈利能力下降必然重创种子企业的创新积极性。(2)主粮种子企业研发与推广人才的流失。主粮种子企业的盈利水平不高必然使企业的薪酬水平下降,进而导致主粮种子研发与推广人才的流失,这一方面削弱了主粮种子企业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开拓与良种推广的力度下降,市场份额流失,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3)主粮种子企业转型。盈利水平下降,研发与推广难以为继,使主粮种子企业不得不转型,主粮种子的创新与推广受到更进一步的打击。三者影响叠加,使主粮种子的创新与推广雪上加霜。

3 农户良种采纳行为是导致主粮种业盈利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生产经营为标准划分,主粮的生产经营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小农户与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规模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小农户是我国主要的主粮生产经营主体。第3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其经营规模与种子需求占有半壁江山,其良种采纳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着高品质主粮种子的需求量与需求价格,进而决定主粮种业的盈利水平。

既有研究指出,与传统小农户相比,种粮大户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对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更加强烈[11]。相对于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小农户的良種采纳意愿不强烈,导致高品质主粮种子销售价格上不去,市场占有率下降,主粮种业盈利水平下降,进而抑制了种子企业高品质主粮种子的研发与推广。

小农户高品质主粮种子采纳意愿不强烈的主要原因不外3个方面:(1)农业收入占比低使采纳高品质主粮种子的激励作用尽失。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收入在小农户家庭收入中的占比不断降低。据统计,2019年,经营性收入仅占农户可支配收入的36%,其中还包括非农业经营性收入、非主粮经营性收入,即农户生产经营主粮收入的占比应远远低于30%(如图1所示)。这使农户采用高品质主粮种子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对家庭收入来说微不足道,对农户采用高品质主粮种子没有激励作用,小农户一般不会为增加收入而采用高品质主粮种子。(2)信息不对称使识别高品质种子的成本较高,打击了小农户采纳粮种的积极性。目前,市场上主粮种子品牌、品种繁多,且莨莠不齐,识别品牌、品种好坏需要时间与精力。在收益本增量不高的条件下,农户花时间与精力辨识品牌与品种的积极不高,从众就成一种理性选择,不花高价成为选择主粮种子考虑的主要因素。(3)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使高品质主粮种子的潜在收益难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农民的兼业化现象使得其对种粮的重视度降低,投入精力有限,再加上农村的年轻一代纷纷进入城市,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其种植技术和知识储备难以提升,无法与良种配套,导致种植收益与普通种子相差不大,从而不会加以选择。

4 结论和建议

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占比高,其采纳良种的积极性低,主粮种企难以盈利,影响了主粮种子的创新和推广,使得我国主粮种子的创新处于落后状态。主粮种子的质量无法得到突破性提高,小农户便不愿花费高价购买良种,如此往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主粮种子属于半公共物品,尽管农民收益不高,但溢出效应很大。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同时,亟需完善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应为主粮种企提供一定的研发补贴,并对其加强研发生产过程的监管,以此保证主粮种子的高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政府品牌认定机制,通过对新型粮种的质量鉴定进行政府品牌认定,一经认定,政府为该品牌种子研发企业实施奖励,并对购买此良种的农户设立优惠政策,多买多得。另外,构建良种追踪机制,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提供相应的良种良法配套服务,指导农户正确种植新型良种。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单宇,王刚毅.我国种子产业链关键节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15(10):85-90.

[2]马述忠,陈颖,王笑笑.农业FDI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种业研发能力视角[J].管理世界,2013(07):71-79+187-188.

[3]李万君,李艳军,李婷婷,等.政府支持如何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9(09):104-123.

[4]王帅,张俊山.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与种业安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73-80.

[5]侯军岐.我国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116-122.

[6]李宪宝.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差异化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3):87-94.

[7]潘勇辉,张宁宁.种业跨国公司进入与菜农种子购买及使用模式调查——来自山东寿光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8):10-18+110.

[8]胡晨,黄华霖,熊航,等.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典型实证研究的元分析[J].世界农业,2020(12):48-59.

[9]张森,徐志刚,仇焕广.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户种子新品种选择行为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2(04):74-89.

[10]王秀东,王永春.基于良种补贴政策的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分析——以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八县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07):24-31.

[11]朱萌,齐振宏,邬兰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部395户种稻大户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01):30-38+93-94.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