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铬的吸附①

2021-09-15 13:35谢雪珍叶有明黄小芳经翠芳
矿冶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废液乙烯改性

谢雪珍,叶有明,黄小芳,经翠芳,王 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546199)

近年来,冶金工业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1-2]。科研人员针对废水中重金属处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吸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之一,而纤维素改性吸附是研究热点之一。广西是甘蔗大省[3],副产物甘蔗渣产量大。因甘蔗渣结构特点[4]和成本优势,将其用作吸附剂具有独特优势。研究表明,可用氨烷基化、多氨基化、醚化、羧基化、氧化改性等方法[5-11]对甘蔗渣进行改性,以提高甘蔗渣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本文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共同作用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对冶金工业废水中铬的吸附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试剂及仪器

实验原料甘蔗渣取自广西某糖厂。实验试剂主要包括NaOH、95%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三乙胺、重铬酸钾等。

实验仪器主要有AA-6300C原子吸收分析光谱仪(日本岛津)、PHS-3E雷磁数字式pH计(上海雷磁)、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IRTracer-1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等。

1.2 实验原理

通过氢氧化钠和乙醇去除甘蔗渣大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活化后的甘蔗渣纤维与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并与二乙烯三胺发生交联,最后与三乙胺反应得到氨基改性甘蔗渣。改性后的甘蔗渣由于季铵基的诱导效应,使相邻的羟基容易电离形成羟基阴离子,故能络合铬离子[8-9]:

1.3 试验方法

1.3.1 甘蔗渣预处理

将甘蔗渣置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水浸后在80℃下水煮1 h,抽滤。加入1 mol/L NaOH,搅匀,静置浸泡12 h,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抽滤,加入95%乙醇,搅匀,浸泡12 h,最后抽滤回收乙醇,预处理后甘蔗渣在80℃下烘干,备用。

1.3.2 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

称取5 g预处理甘蔗渣于烧杯内,按先后顺序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和三乙胺,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2 h,用去离子水洗,抽滤,烘干,即得到接枝改性甘蔗渣吸附剂。

1.3.3 吸附试验

取100 mL含铬离子废液于烧杯中,加入0.2 g改性甘蔗渣,调节pH值,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后,抽滤,滤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检测滤液吸附前后铬离子浓度变化,计算吸附率或吸附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改性单因素条件试验

2.1.1 二乙烯三胺用量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固定甘蔗渣5 g、N,N-二甲基甲酰胺15 mL、环氧氯丙烷5 mL、三乙胺12 mL、改性温度85℃、改性时间2 h,改变二乙烯三胺用量,制得改性甘蔗渣,在吸附条件为:向100 mL铬离子初始浓度50 mg/L的废水中投加0.2 g改性甘蔗渣、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 h、废水pH=3时,考察二乙烯三胺用量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二乙烯三胺用量增加,改性甘蔗渣对铬的吸附率先大幅度增加,当二乙烯三胺用量为1 mL时,对铬的吸附率最高;再继续增加用量,吸附率反而下降。可能原因是:二乙烯三胺用量较少时,参与交联的甘蔗渣较多,提供的活性位点多,改性效果好,吸附效果好。当交联剂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团聚,阻碍了改性的进行,吸附率出现了下降;再继续增加交联剂时,能参与交联反应的活性点已反应完全,达到平衡,这时改性和吸附效果变化不大。二乙烯三胺最佳用量为1 mL。

图1 二乙烯三胺用量对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1.2 三乙胺用量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二乙烯三胺用量1 mL,其他条件不变,三乙胺用量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效果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三乙胺用量增加,吸附率先增后减,三乙胺用量12 mL时,吸附率最高。其原因是随着改性剂三乙胺用量增加,季胺基团增加,形成的羟基阴离子增多,吸附效果逐渐增加;但改性剂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参与反应的氯化物已全部参与了反应,再继续增加三乙胺用量时,带正电的季胺离子增加,不利于吸附带正电的铬离子,使吸附率下降。三乙胺最佳用量为12 mL。

图2 三乙胺用量对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1.3 改性温度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三乙胺用量12 mL,其他条件不变,改性温度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吸附率增加。甘蔗渣改性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改性,当改性温度85℃时,吸附率可达90.8%。

图3 改性温度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2 改性前后甘蔗渣红外光谱分析

通过上述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甘蔗渣改性条件为:甘蔗渣5 g,N,N-二甲基甲酰胺15 mL,环氧氯丙烷5 mL,三乙胺12 mL,二乙烯三胺用量1 mL,改性温度85℃,改性时间2 h。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最佳改性条件下所得甘蔗渣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在1 655.00 cm-1处新增的峰,为N—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469.82 cm-1新增一个峰属于C—N的伸缩振动峰,802.42 cm-1处新增一个峰为N—H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在3 308.06 cm-1处是一个强度大的峰,可能为缔合峰,N—H的伸缩振动峰可能被O—H伸缩振动峰覆盖掉了,表明氨基已经成功被接枝到甘蔗渣上,继而产生了良好的吸附效果。

图4 改性前后甘蔗渣红外光谱图

2.3 改性前后甘蔗渣扫描电镜分析

改性前后甘蔗渣表面形貌见图5。甘蔗渣处理前结构紧实,预处理后甘蔗渣表面的许多颗粒物和木质素等被去除,纤维断裂较多,改性后的甘蔗渣形成了球状体,比表面增大,甘蔗渣改性成功。

图5 改性前后甘蔗渣表面形态

2.4 吸附条件实验

2.4.1 废液中铬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含铬废水100 mL、甘蔗渣投加量0.2 g、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 h、铬废液pH=3,废液中铬初始浓度对甘蔗渣吸附量的影响见图6。由图6看出,当铬离子初始浓度较低时,吸附量增加速度快;当铬离子初始浓度大于50 mg/L后,吸附量增加缓慢,吸附剂吸附已基本达到饱和。因此,选择废液中铬初始浓度50 mg/L。

图6 铬初始浓度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4.2 含铬废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废水中铬初始浓度50 mg/L,其他条件不变,废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见图7。由图7可知,当pH=1~2时,甘蔗渣对铬的吸附率增加较快;pH=3时,吸附率最高,达到92.85%;pH值继续升高,吸附率下降。废液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铬离子的去除效果,选择pH=3。

图7 铬废液pH值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4.3 吸附温度对吸附率影响

废水pH=3,其他条件不变,吸附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见图8。由图8可知,30℃时,吸附率最高,为97.36%;温度超过30℃以后,吸附率下降,原因可能是甘蔗渣在吸附铬离子的过程中发生了解吸,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过高不利于吸附。适宜的吸附温度为30℃。

图8 吸附温度对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2.4.4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吸附温度30℃,其他条件不变,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见图9。由图9看出,随着吸附时间增加,吸附率逐渐增加,吸附1.5 h后,吸附率增加非常缓慢,反应基本达到了平衡状态。综合考虑,吸附时间定为1.5 h,此时吸附率为97.38%。

图9 吸附时间对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的影响

3 结 论

1)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和三乙胺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后,甘蔗渣的吸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甘蔗渣的最佳改性条件为:甘蔗渣用量5 g时,二乙烯三胺用量1 mL、三乙胺用量12 mL、改性温度85℃,此条件下所得改性甘蔗渣对铬离子的吸附率最高。

2)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的甘蔗渣进行表征,证实甘蔗渣改性后官能团和微观表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3)改性甘蔗渣吸附铬离子的最佳条件为:100 mL废水中投加0.2 g改性甘蔗渣、废液中铬初始浓度50 mg/L、pH=3、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 h,此条件下吸附率达97.38%。

猜你喜欢
废液乙烯改性
不同乙烯产品外送方案对乙烯装置能耗和经济性的影响
节能环保要求下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研究
改性废旧岩棉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改良废液倾倒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CRRT治疗期的应用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废液处置探究
纳米材料改性硅酸盐水泥研究进展
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PVC中的应用浅析
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
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