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与文学论集》简介

2021-09-15 12:40
关键词:才气古代文学理论

学科新书架

《才性与文学论集》简介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赵树功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是继《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之后,论述古代才性思想与文学关系又一部力作。

该著以才性理论、文才思想为尺度,考察古代文学理论经典的本义和学术史相关研究的得失。重点考察和文学才性密切相关的文才,包括中国古代文才思想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典型命题;文才思想内涵与历史演化。上编集中研究文才性质理论,中编聚焦《文心雕龙》文才论,下编研究文学批评史与文才相关问题。

该著提炼文才的基本性质。文才具有虚灵性,虚灵是以主体之性为本体,以性之施用为表现,呈示为理一分殊、乘一总万的特质,主体的文学之才,可以通过学、识、情、气等分别现身,表现为作家的才学、才识、才情、才气等。文才具有无中生有、机变神化的特质,即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的文才创造思想。诗有别才可以视为文才作为文艺创作之才本体性质的美学确认,六朝之际即因玄学追寻“文外”“人外”“世外”旨趣、文笔之辨对各自对应才华的分辨而初步清晰,六朝至宋代以学为诗反艺术现象的反思又强化这种判断。

该著认为《文心雕龙》存在一个以才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其整体架构以道贯彻天地人三才,研讨文士骋才创体之道,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无体系”的深刻反思;《文心雕龙》“体性”“风骨”二篇相邻,由“体性”至“风骨”,刘勰的核心目的在于建构文学的“成体之道”,性而及风、体而见骨,有我之面目,有学之涵润,方有风清骨峻的自我风体。

该著关于才性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深化了相关文学理论认知,也厘清了部分含糊认知。学术界多从才能识略、文才概略、才思、创作才华、才气大略等维度理解“才略”,未能全面准确揭示“才略”的本来面目。赵树功教授认为“才略”是随着汉魏人才品鉴发展起来的文艺范畴。汉魏人才评目的标准逐步出现空间容量一维,本来具有田地、疆域等空间意涵的“略”逐步纳入人才评价纲目,并在与汉魏才性辨析、智谋崇尚的潮流融会中流行。《文心雕龙》从这一范畴入手全面考察了历代作家的创作,将其确立为作家批评的重要尺度(“褒贬于才略”)。才略是主体之才自我表现的广度、限度与程度,是才的体用关系中所有“用”的综合呈现,其意蕴包括才之所涵、才之所宜、才之所创,兼容着对于才的主体性把握能力,即用才之道。

猜你喜欢
才气古代文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读书养才气
从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中体味曹植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聆听心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