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黄精的栽培技术研究

2021-09-16 14:58黄家梅
新农民 2021年9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黄家梅

摘要:滇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强筋骨、改善风湿疼痛等作用。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野生资源却不断萎缩,相对需求量急剧上升,为合理壮大云南地区滇黄精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查阅黄精栽培的文献,并结合当地实际,阐述黄精在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为促进滇黄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滇黄精;云南地区;栽培技术

滇黄精主要分布于以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块大、色黄、润泽、断面透明的品质著称[1]。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紫金乡近年来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在乡内建设了1个黄精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当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滇黄精的生长,并且发展滇黄精产业能够切实助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务工增收和周边群众种植滇黄精增收。对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在紫金乡栽培滇黄精的技术,不断提高滇黄精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  做好地块选择

海拔1400~2100m的亚热带地区可适合种植大范围的滇黄精[4],该类药材在种植地区的选择中有着较高的标准,需选择湿度较高的地区,并且具有良好的荫蔽作用,确保土壤呈现疏松的效果,其中以砂壤土为主。种植人员在对滇黄精播种前期,需对土壤进行深翻,同时,施加大约2000kg的肥料,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可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充分的营养,肥料施加完成后,需将土地整平,保留120cm的畦宽。滇黄精的生长期需要一定光照,为满足黄精生长所需的荫蔽条件,可在畦埂上种植白云豆或玉米,也可以在松树林、核桃林下种植,它比加盖遮阳网的裸地黄精生长好[2],要防太阳直射,但也要保证有部分散光照射。

2  做好繁殖工作

黄精在繁殖中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根茎繁殖的方式最为适宜,在该种植方式下,其种植时间应当在三月份左右,可提高其存活率。同时,在根茎选择中,种植人员也需加以注意,应当选择质量较好并且未遭受病虫害的根茎,并裁剪成数段,将其晾干。在种植过程中,使其行距保持在23cm左右,植株的间距保持在13cm左右,深度大约在5cm,栽种完成后,为其添加适量的水,可确保黄精的良好生长。秋季种植比春季种植黄精发芽早,叶子展开早,新生根状茎膨胀快,萌发率高,生长末期黄精总多糖的含量也较高。黄精的最佳播种期是11月中旬,于秋末种植时,应在上冻后盖些圈肥和草以保暖。冬季地膜覆盖可以使黄精萌发提前10d左右,但到生长后期由于地下根状茎的腐烂严重,存苗率比裸地低30%左右[2]。

3  完善田间清理工作

种植人员需定期对黄精的田间进行全面的除草,使其保持整洁。并在种植期间,需经常为其培土,增加其营养成分。与此同时,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种植人员需根据黄精实际生长情况,为其补充适量的水分。并及时追肥,其中包括50kg的饼肥、1500kg的土杂肥等,将各类肥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并将其均匀撒入田间,可增加黄精的营养物质。

4  加强病虫害防治

黄精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根腐病、炭疽病、软腐病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4]。叶斑病4~5月开始发病,防治方法:前茬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枯枝病残体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平衡水肥,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酌量波尔多液加新高脂膜,每7~10d/次,连喷3~4次;同时,在春秋季节,极易引发黑斑病,造成叶片的破坏,为此,种植人员应当定期清理田园,并一周喷洒一次波尔多液,可有效起到防治的作用。此外,还经常容易发生虫害,如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地老虎、二斑叶瞒、斑腿蝗、蛞蝓、稻株缘蜷[5],其中蛴螬造成的破坏最大,容易促使黄精出现断苗的现象。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应用敌百虫对其进行浇灌,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5  强化采集与加工

收获的时期通常在春秋季节,可保证黄精的质量较优,在对其挖取过程中,应当去除其根须,充分清洗,并将其蒸熟或煮沸后晾干。

6  结语

滇黄精的种植过程可有效阻止群众采挖野生药材和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缓解资源压力,特别黄精作为附加值很高的非林产品,通过林下种植滇黄精能加快林区非林产业发展,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退耕还林项目建设,缓解农民对林木的过度依赖而造成的林区生态环境破坏,发展滇黄精种植既能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立足紫金乡的气候条件,将不断探索适宜紫金乡黄精产业发展的优质种源和栽培技术,加快栽培品种的选育、优质种苗的培育,研究并优化加工工艺[3],不断壮大紫金乡中药材产业,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威,林懋怡,刘晋杰,等.滇黄精研究进展及黄精研究现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4):226-234.

[2] 王东辉.黄精的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3] 苏文田,刘跃钧,蒋燕锋,等.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18(13):2831-2835.

[4] 姚馨,张金渝,万清清,等.滇黄精的潜在分布与气候适宜性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8,26(5):5-14.

[5] 王桥美,杨瑞娟,嚴亮,等.滇黄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综述[J].农村实用技术,2017,12(13):27-30.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