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市场需求及栽培技术

2021-09-16 15:27王晓刚
新农民 2021年9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种子

王晓刚

摘要:白鲜皮别名八股牛、山牡丹,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的根皮。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是白鲜皮的主要产区,约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白鲜皮是传统中草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本文从白鲜皮的生物学特征出发介绍其种子与种栽标准及栽培过程的选地与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再到白鲜皮的产销现状进行综合性的论述。

关键词:需求增加;白鲜皮;种子;田间管理

1  白鲜皮市场缺口较大

1.1  药厂需求增加

白鲜皮作为多种抗真菌活皮癣外用中成药的主要成份,深受植物提取物厂、中药饮片厂、中药厂及兽药厂的欢迎。由于白鲜皮的特殊用途和独特的疗效,许多药厂开发了新药、特药和中成药,进入市场后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对白鲜皮的需求量增加迅猛。

1.2  原生白鲜皮产量锐减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为白鲜皮主产区,约占总量80%左右。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和贵州等省区也有少量产出。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大和价格的攀升,产区广大群众在利益的驱使下,每年产新时会进入产区进行大规模的无序采挖,导致野生资源不断萎缩。

1.3  市场价格攀升

进入21世纪后,2000年白鲜皮市场价格为15元左右,到2006年时每年递增1~2元,到2009年时每年递增2~3元,特别是2009年之后价格涨幅加大,2010年底达到40元左右。2010年之后价格涨幅趋于平稳,目前市场价格为110元左右。

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已经引起药企、药厂、药商和药农的极大关注,野生白鲜皮的蕴藏量断崖式下降,多地大型中药村市场库存趋零,但是各药厂的需求却不断扩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广大群众开始驯化研究种植白鲜皮。

2  白鲜皮栽培技术

2.1  种子与栽培标准

2.1.1  种子性状

种子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淡灰黄色,具细纵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低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味,味微苦。

2.1.2  种子采收

三年生以上的白鲜皮成熟种子可以做播种用。于晚秋种子成熟时采摘果穗或整株割下,最好在太阳没出来前或阴天时采割,以防种子崩裂。将采割后的果穗铺于平地上,脱粒。

2.1.3  种子储藏

用用麻袋或纺织袋盛装,置于干燥通风处常温贮存。注意防高温、防潮、防鼠害。种子的储存期一年。

2.2  选地与整地

农家肥:指就地使用的以大量的生物物质为基础的各种有机肥料,主要指经过机制、充分腐爛的肥料、堆肥、绿肥和饼肥等。

以选择腐质层厚的土坡、山坡或灌丛中、林缘、平地、沙壤土为宜。怕旱、怕涝、耐寒。在选择好地块后,打床后先在地面上均匀撒扬农家肥和杀菌药、栽植施肥量1200kg/667m2以上,种植施肥800kg/667m2以上。

3  播种

白鲜皮种子繁殖一般播种量10kg/667m2为宜。

3.1  播种时间

春季播种从解冻开始进行,宜早不宜迟。秋季播种从10月下旬到结冻前均可进行。

3.2  播种方法

可采用散播或条播的方法。

3.2.1  散播

将种子散播在床面上,然后从垄沟处取细土均匀覆盖在床面上,土厚1~2cm。然后保持湿度。

3.2.2  条播

在床面上开沟,沟深4~5cm,行距25~35cm,株距25cm。将种子播种于沟内,然后将沟面上的细土搂平将种子覆盖。然后保持湿度。

4  移栽

采取床栽或垄栽的方式进行,移栽时间以春季解冻后或秋季结冻前为最好。垄栽时株数减半。

床栽时床宽1.5cm,高20cm,留作业道25cm,床面行距25cm,横向搂沟,株距30cm,每穴可栽植1~2株。芽孢朝上,上覆盖土厚3cm左右。床面搂平。

5  田间管理

在整个生长季节,见草就除,可以用白鲜皮专用除草剂,遇干旱必须浇水,雨季做好田间排水。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应除去地表茎叶,床面覆土2~3cm,保护幼苗越冬。二年生苗生长盛期时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喷施叶面肥。春季和秋季增施磷钾肥。秋季床面盖土或盖一层腐熟后农家肥,利于根部越冬。

6  病虫害防治

白鲜皮适应性强抗旱抗病能力较强,病虫害少。①霜霉病,春季发病,多发生在叶部,叶初生褐色斑点,逐渐在叶子背面产生1层霉霜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射。②菌核病,危害根茎基部,初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渍状棱形病斑,严重时根茎腐烂,地上部分倒伏枯萎,土表面可见菌丝及菌核。可用3%菌核得撒施。虫害有地老虎、蝼蛄、金龟子幼虫、种蝇等。

7  采收及留种

播种后6~7年,移栽5~6年即可采收,生长期8年品质产量最好。产量可达2~3万kg/667m2。在秋季白鲜皮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年春季返青前采收其根部,但秋季时采收最好。先将地上茎叶割去,从床面一侧开始将根挖出,去除泥土和残茎,晾至半干后去除须根,抽去中间木质硬芯,全干后保存。

每年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果瓣即将裂开时将果子剪下,盖上透明塑料布,以防种子弹到他处,晾干后去除果皮及杂质。

参考文献

[1] 文永国,郑彩玲.白鲜皮的市场前景及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7(11):179-180.

[2] 勇环英,姜学仕,赵桂敏,等.白鲜高效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20(1):36-37.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种子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桃种子
抢种暮春
可怜的种子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最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