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1-09-17 15:48余乐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生

【摘要】英语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格外重视,尤其是为职业所需、为考研所用,其必须重视英语学习方法的创新、英语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将以“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为主要研究内容,就其带来的影响、产生的原因以及该如何克服展开论述,希望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也为改进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升提供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教学;学习焦虑

【作者简介】余乐(1983.02.10-),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群中焦虑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心理状态,其产生的原因内心的诉求未达到,表现为自我怀疑、紧张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与大学英语学习氛围、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对其开展研究必须置于特定的环境及语境中,考量学生的情感因素以及具体的学习过程。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焦虑的原因及其现状

焦虑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大学生之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这样一种情绪,主要与几项大学环境的特殊因素存在关联。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且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予以调整和改进,才能减小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1.成因。正因为焦虑情绪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及效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性格因素。很多大学生在结束高考、结束漫长的假期之后,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步入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中,面对更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语言都会与自己有几分不同的人们,无论自己个性中有多少独立自主的意志和能力,初入校园都难免会产生孤独和落寞的感觉,初来乍到的集体生活也会让他们感到些许不适应。性格情绪方面的影响以及外在环境的作用,容易导致其很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立刻进入学习状态,更何况是学习与本土语言存在极大差异的一门外语学科。

(2)突然变化的环境氛围所致。应试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当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为这样一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進入大学之前都必然经历过紧张学习、熬夜苦读、备战高考,考完彻底放松、书本全部抛诸脑后这样的心路历程。换言之,进入大学,很多学生必须快速从之前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将自己的思绪、状态拉回来,也因为他们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以至于在后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在状态、成绩下滑等颇为现实的情况,间接触发了焦虑情绪的产生。

(3)目标导向缺失所致。很多学生虽然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但是对于究竟需要学习什么、目的是什么,大学结束以后究竟该何去何从,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很多学生结束了高中三年的奋斗、结束了来自父母和老师在备考期间的“高压灌输”,在没有学习压力、周边环境和氛围也相对轻松的大学阶段,在心态上很容易变得“飘飘然”。这种因为缺少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而产生的空虚感,很容易滋生消极的焦虑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更会直接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鲜有进步。

(4)自信心不足所致。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甚至在高考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但是进入大学,在“高手如林”的环境中很容易变得“平庸”,随即带来无法掩饰也很难适应的巨大落差感和焦虑感,这对于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可谓显而易见。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表现出面对提问不敢回答,面对讨论不敢发言、不敢发挥的情况。如果这类情况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得到重视和改善,学生很容易会失去信心、缺少勇气,英语学习陷入恶性循环。

(5)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氛围不适应。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阶段,不同教育层级针对同一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存在的状况下,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他们的焦虑就会加剧。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高考服务的,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更多是从解题的角度进行切入。而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应用过程,学习方式灵活,考试内容也更加强调应用性,很多时候教师所扮演的不过是“穿针引线”的角色,更多时候需要学生根据有针对性地自学。很多学生自主意识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缺少学习目标,常常不知该如何学、怎样学,时间一长,焦虑情绪只会越来越严重。

2.现状。尽管焦虑情绪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但是却无法否认这是一种普遍存在却又很难避免的情况。

(1)焦虑情绪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如今的大学生背诵和记忆单词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这种焦虑情绪往往在读写和听力练习、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学生在具体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已经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

(2)不同的焦虑情绪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虽然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是不同的,但是其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并不利于调整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更无法改善其英语学习效果。时间一长,面对英语这样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迟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让学生陷入可有可无的情绪和“无所谓”的状态中。

二、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消除焦虑

根据上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影响所进行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消除影响、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予以实现:

1.强调对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非知识的强行灌输。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无论从实用性英语还是应试性英语来进行考量,都需要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方法正确,学生才更容易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大学阶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得到更为深刻的诠释,需要针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有趣的方法,强调学习过程的多样性,消除过往单纯灌输式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在丰富的英语资源中进行英语学习和训练,包括各类英语读物、影视作品、纪录片等,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感受英语知识應用的技巧和关键点,更重要的是这些衍生的英语学习工具(或娱乐作品)本身就会带来消除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的效果。

其次,分享应试技巧。大学阶段,尽管学生的英语学习以提高应用能力为主,但是学生出于择业、升学等一系列需要,仍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考试。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复习侧重点,直接向学生传输这些能提高应试成绩的“干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事实证明,尽管很多学生抱着一种颇为轻松的心态进入大学,但是大学阶段仍然需要应对各种类型不同的考试,而很多学生能够意识到考试结果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考试而倍感苦恼。

2.积极创造英语应用空间。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消除焦虑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舒适的英语学习空间,并积极应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和内容。

首先,举办英语学习研讨会。学校可以借助院系、专业、社团等,定期举办英语学习研讨会,让学生们在会上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研讨会可以围绕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考研英语、四六级英语、雅思、托福等存在实际应试需要的项目展开交流探讨,让学生们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直接捕捉重点,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

其次,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诸如英语话剧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故事表演赛、英语演讲赛、英语文化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其将英语学习视为一种有意义、有需要、有价值的活动,而非当作一种负累。

再次,以院系为单位举办英语角、英语社团活动,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生活中的“英语浓度”,提高其在生活中接触英语的概率。院系可以邀请外教、留学生或者英语系学生担任英语角(或社团)的常驻嘉宾,和本院系的学生一起参与日常的英语学习活动,在校园内部构建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为有职业倾向的大学生提供英语实践平台。针对那些希望日后走上英语类工作岗位,希望在外贸企业、翻译、对外交流等领域有所发展的学生,学校可以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合作实训基地的办法为其提供英语应用和实践的舞台。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应用的场景,另一方面则可以为有需要的企业培养和选择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3.以生为本,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硬伤和错误,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在班级内部、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首先,坚持以生为本,以小组为单位,强调互动式英语学习。比如在英语口语锻炼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植入情境式锻炼方法,每堂口语课设置相应的主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和内容体系下展开联系,使之更具应用属性和意义。

其次,开启对比学习,将其他学科纳入与英语学习所建构的对比体系中,比如中英经典电影对比、经典影视作品对比、科技研究对比等,通过对比设置一定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表达内容去各抒己见,提高个人的表达欲。

最后,纳入职业导向因素,开展分类英语教学设计。大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和学科划分加细致,英语作为一门公共科目,需要随这样一种趋势进行专业上的细化,如商务英语、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化工类英语、机械类英语等,此时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容易为自己所喜好和关注的专业所影响、所带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应有所提高。

4.针对差异,分类引导。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想消除他们存在的焦虑情绪,就需要对其进行区分,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办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首先,对于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缺乏目标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学生,应帮助其理清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制订详细的英语学习计划,通过目标的引导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阶段性收获和成就感。

其次,对于因为心理落差以及性格因素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参与英语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和竞技类活动,通过活动来有所表现、有所表达,发挥自己的特点、长处以及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时会产生焦虑情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分析原因,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应用英语。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总结方法,尝试从其他优秀的案例中寻找灵感,进而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水平提供必要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冬华.心理防御机制对听障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海外英语(上),2018(11):233-234.

[2]马涌迪,戚新梅,刘娜.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6):13-14.

[3]王竞辛.浅析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 2017(23):143.

[4]马艳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探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4-100.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