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1-09-17 16:48潘聪玲刘景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

潘聪玲?刘景霞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本质、学习的产生、教师与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即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在他人的帮助下,对信息有意识地加工处理并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有别于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思路。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 1 “What's the matter?”为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将教学置于情境中,探讨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英语听说课教学

【作者简介】潘聪玲,女,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刘景霞,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9D024)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引言

如何促进课堂高效教学,不同流派提出了不同看法。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不断地刺激—反应下发生,重复、强化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该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习者被视为被动的接收者,不够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知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即帮助学习主体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经验。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特定的情境中互动并逐步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基于语言学习具有持续性、渐进性以及情境性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对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其积极意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创建知识与特定情境的关联,帮助学生在体验、探究、实践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旨在探索教师如何依托情境,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教育心理学理念,被诸多研究者视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皮亚杰为该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图式概念,认为儿童学习的过程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化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知识建构的两个重要途径。儿童在与外部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个图式结构。儿童心理智力就是在同化和顺应中不断发展完善,最终达到平衡化的过程。随后,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和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为建构主义理论的成熟,发展及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信息结构的发现者,这对于重塑教师角色,正确理解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领域展开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导向的研究热潮,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理论的研究,推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传统教学中去情景化的做法,提倡在情境中学习。情境是由“情”和“境”两个部分组成的,情是指富有真实情感的人物角色与事物发展的具体情节,这启示教师在设置任务活动中要考虑活动的真实性。例如角色扮演活动中既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兼顾趣味性,境是指真实的环境、场景、背景和氛围等。情与景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建主义指导下的情境教学法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尽可能地采用英语讲授,创设沉浸式课堂,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听,学,说,用英语。这种观点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而语言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既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这一语境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倘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英语,学生用英语进行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被打断,思维过程存在跳跃,学习效果随之受到影响,學习过程则大打折扣。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

本文结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 1“ What's the matter?”, 试图分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

1.依托单元主题,创设情境主线。单元主题是英语课堂的出发点,这要求教师深度研读教材,有效梳理与整个单元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情境为主线,有效地将不同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整节课程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最大程度上避免逻辑散乱,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的发生。

在本节课中,笔者围绕“What's the matter?”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了解身体部位和常见疾病,探讨疾病背后的原因以及给出合理的建议,融合特殊疑问句式,情态动词等表达,体现了词、句、语法、篇章的贯通。基于此,教师可提供多模态语篇,聚焦同一主题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共同实现意义构建的多种模态,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并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在活动环节,创设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能够分辨不同的疾病并给出合理建议,帮助学生迁移运用,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在拓展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讲述新冠病毒的感染特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防护措施。

2.巧用课堂导入,促进知识构建。导入环节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知识构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视频,内容是关于人的身体部位。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跟随节奏模仿熟悉词汇。通过这种方法巧妙地将肢体部位和单词对应,学生们也乐在其中。视频语言内容丰富,对话鲜活,趣味十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训练听说的积极性。学生在欣赏视频画面的同时,同步感受语言教材,进而通过表演模仿,复述,问答等一系列训练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英语听说水平。视频资源不仅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环境,提高对日常英语的理解,提高听力水平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教师提问:

How many body parts are mentioned in this video? Can you list?

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视频内容上。随即教师将有关身体部位的名词板书在黑板上,带领学生朗读。在巩固环节,结合教材1a部分的图片,提出以下问题:

This is an emergency room. How many patients are there?

Is he/she feeling well? Tell me your reasons.

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建立实物与单词之间的具体联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3.开展课堂活动,体验多元情境。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对情境进行深入的解读。教材已有文本内容是引入目标语最适切的情境,教师要反复琢磨情境与话题之间的联系,思索目标语如何在情境中导出,发展和运用。借助这种方式,厘清篇章脉络并创设适切的情境。在中学听说课堂中,教师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听前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话题的积极性,听中关注对重点信息的提取,理解并完成知识构建,听后能在内化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迁移运用。创设多元情境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将对话演绎出来。如:在讲授“I'm not feeling well.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cold. ”这几个句型时,教师用手捂住口鼻打喷嚏这个动作,代入学生思考猜测老师哪里不舒服,順利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再结合2a部分的图片,以其分别代表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图片内容分析猜测主人公身体哪些部位存在不适以及可能的原因,随后在听力过程中,验证此推断是否正确,从而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学生亦变得思维活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紧接着结合健康问题给出合理建议部分,继续采用示范的方法,抛出“When I have a cold, what should I do?”等问题,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同时在此过程中,重点句型也得到反复操练,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完成体系构建。

在巩固环节,教师分享一段患病就诊的视频,视频到就诊室就戛然而止。教师引导学生适当联想发挥,进行角色扮演,并结合所学知识合乎情境的表现出来。角色有患者,医生,护士等。参考句型如下:

Is he/she feeling well?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

Can you find out the possible reasons?

What should he/she do?

汇报结束后,展开小组互评,分享闪光点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最后老师总结并投票评选出最佳表演者和人气小组。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表现学生的特长,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4.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实践情境。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对新知识进行编码建构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能忽视生活实际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笔者引导学生与贴切的生活情景互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率,同时也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直接体验知识背景,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启发思维,从多维度把握知识的复杂性,进而达到自我知识构建的目的。

如:教师可以将话题结合生活实际,2020年的春节是与众不同,意义非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人类史上的一大挑战——新冠疫情。随即分享世卫组织官方发布的冠状病毒教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记录感染症状和防护措施的相关表达,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思考疫情之下,我们能做些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将单元话题主线贯穿其中,既考察了工具性知识,增加了分析、归纳与逻辑推理等相关内容的考核比重,同时又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彰显了语言教学的人文色彩。

综上所述,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1“What's the matter?”为例,对中学英语听说教学进行探索,获得了情境教学策略引入的理论回归,即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知识构建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促进者和合作者等多元引导型角色,辅助学生产生认知,而学生才应该作为主体去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同时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个体差异性,通过创设多元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引导认知等抛砖引玉的方法,帮助学习者获得适宜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手段,更快地产生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松林.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对英语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衔接的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1):34-3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孟碧君.“话题·情境·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听说课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2):52-56.

[4]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张华.认知建构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5 (3):69-71.

[7]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108.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情境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