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语情景交际试题评析与建议

2021-09-17 16:49王仙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考英语答题命题

【摘要】情景交际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福建省中考必考内容。情景交际题是一种综合性测试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下,正确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本文根据2020年命题情况和学生答题情况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和有效交际能力,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考英语;情景交际;命题;答题

【作者简介】王仙,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情景交际(也称口语应用)指在具体情境下使用恰当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对考生情景交际能力的考查是考纲的要求,是学习语言的要求,真正体现语言的功能性。自2017年起,福建省恢复全省中考统一命题工作以来,一直采用情景交际题。

该试题位于中考英语试题第五部分。总共5小题,题号从71题到75题(总题数91题),分值为10分。试题通过汉语呈现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写出句子或将句子补充完整。试题内容根据《课程标准》 中“话题项目表”和“功能意念项目表”规定,初中生应基本掌握11类功能和24类话题。具体来说,试题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的与初中生学习和生活关联性强、实用性较强的日常交际用语,主要包括问候、感谢道歉、请求允许、谈论天气、购物、问路等在内的多个语言交际功能。考查内容课内外分布比例合理,考查形式以对话形式展开,考查方式以提问为主,回答为辅。

一、试题评析

2020年情景交际命题工作,反映课标“依托语言基础、注重语用能力、渗透文化意识”为总体要求,题型稳中求变,变而求新,符合考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总体试题符合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要求,注重试题的稳定性、创新性、基础性、真实性、时代性、交际性、思维性和教育性。命题主要特点如下:

1.突出稳定性和创新性。2017年至2020年中考情景交际题整体变化较小。主要通过语境设题,注重实际应用,主要考查内容仍以日常交际为主,集中分布在七八年级的日常交际知识,课内外交際题比例不变,考查形式为提问和回答。

但设题角度有所创新,命题内容越来越关注语境、关注语用、关注人文素养,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尽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群体需求,最大化学生整体效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标基本理念。以75题为例,课堂上你想提出问题时,应该这样说                                a question? 学生可以从自身或教师的角度思考并回答此题。以不同身份作答,这是恢复省统一命题以来的一大创新。让学生既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回答这问题。如May I have a question?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响应当前新课改提出的建立自主、探究、合作型课堂。而且,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回答如:May I ask you a question?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堂活动,从教师角度作答能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跳出自身思维局限,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多维度的作答,既能满足学生独特性,又能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

2.突出“双基”性和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基础语言知识中的功能类别和语法中的句子种类,基本语言技能中的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词汇识记、句子结构理解、信息分析处理有机融为一体,测试考生的综合水平,在试题立意和要求上有所进步。

由此表格可知,5题考查内容均为日常常用交际内容。2017年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初中英语)明确指出:由于目前全省统一组织口试难度较大,口语考查这项技能通过“情景交际”测试题型以写的形式体现。此题同时考查读的基本技能。题目以中文呈现情境,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并把握关键才能有效作答。读写说融为一体,综合多项语言技能,有效测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突出交际性,体现人文素养。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交际,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在交际能力四要素中提出得体性(approciateness)。得体性是指在说话对象、话题、场合等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因此要求学生学会根据场合使用恰当的英语。本次命题灵活,提供五个不同的情境,需要考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做出恰当的回答或提问。从关注培养友好人际关系到构建和谐的朋友、师生关系,营造文明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注意语言得体,还应关注中英两种文化差异,了解英美人士常见的日常表达习惯。比如71题当别人夸奖你时,应说“Thank you”。初中生的思想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对学生一定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体现思维性,培养思辨能力。情景交际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目的在于培养考生的思维品质。试题有助于认识和了解英语文化、正确判断事物和提高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72题,你想知道对方的职业时,可以这样问:                         .

标准答案:What do you do ? /What are you?/Whats your job? 考生也可以作答如下:①.Whats your work? ②.Can you tell me your work/job? ③.What kind of job do you have/take/do? ④.What job do you have/take? ⑤.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your job/work is? ⑥.Do/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your job/work? ⑦.Do/Would you mind if I know your job/work?......

由上,该题考查的是询问他人的工作,学生可以有多种询问方式,不同的问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体现英语学习包容性的特点。

二、试题作答情况及其建议

根据对学生的网络调查和中考阅卷分析,大部分学生失分原因如下:

1.审题不够认真。第73题的题目内容是当你无法帮助他人时,可以这样表达歉意: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关注后半句表达歉意,答案写成:Thank you all the same。而正确答案为:Sorry。因此要加强具体示范和技术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审题规范和方法训练,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情景交际用语考查都是在相对完整的语境中进行,因此学生必须充分理解题干并结合前后句的逻辑关系进行作答,才能尽可能减少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等不必要的失误。审题是学生的思维的体现,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审题技巧,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审题能力。同时关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考前和日常适当加强心理辅导和训练,避免学生因为焦虑和紧张导致考试审题不到位。

2.语法掌握不到位。2020年中考情景交际题,考生出现较多的语法问题:缺乏可数名词单复数意识,物主代词、人称代词混用,动词的时态尤其第三人称单数没有体现和固定搭配mind doing用错成mind do等。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反映了学生对常见交际用语掌握程度不够。核心原因在于基础不扎实,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扎扎实实从基础学起。建议要求学生多理解并有意识记语法规则,在易错的地方可采用改错题的形式重现,可有效减低出错率,提高准确率,逐步提高学生灵活和正确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单词拼写错误。在本次考试中的第71题中,很多学生将Thank写成think,74题的birthday写成brithday。在日常教学中,应树立并提高学生拼写识记意识,增加学生单词拼写准确率。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着重指出学生易错地方,课后听写中增加复现率。同时建议学生采用专门单词错题本并要求学生不定期反复复习,可大大减少单词的拼写问题。

4.书写不够规范。书写要求规范整洁甚至美观,这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书写上要提高重视并加强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可结合情景交际开展书写相关训练,并可适当开设英语书法课、举办书写比赛、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2020年情景交际题的命题合理,充分发挥了中考试题的诊断功能,为普通高中升学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广大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政策,认真钻研英语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夯实英语基础和强化英语教学技能。英语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当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离不开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弱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要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联系实际。因此无论是命题还是教学中,都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基础。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2]陈琳,王蔷,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蔡月燕.2017-2018年福建中考英语情景交际评析与备考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9):190-0191.

[4]王圣.小議情景交际题[J].疯狂英语:爱英语,2019(10):38-41.

猜你喜欢
中考英语答题命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中考英语复习备考的实践与体会
中考英语被动语态考点及命题特点
对中考英语“动词”考点的总结及解题策略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