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张永杰辨证治疗癌性腹泻的经验总结

2021-09-17 07:50陈学武张永杰符方芳姜靖雯曾江正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陈学武 张永杰 符方芳 姜靖雯 曾江正

【摘要】目的:探究对癌性腹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癌性腹泻患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23.37±2.15)分低于对照组(30.47±2.03)分(P<0.05)。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84 %)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腹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且患者经此方法治疗后不易出发其它并发症。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癌性腹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3 R2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021-02

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54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琼财(2019)252;3.2019-2021年海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肿瘤科),NO.S100111.401;4.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6036030A2001)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癌性腹泻症状,此类患者排便次数及排便量会增加,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其便质稀薄带粘液或脓血症状,且每次大便含水量超过200 ml[1]。癌性腹泻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肛周皮肤发生溃疡甚至糜烂现象,同时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2]。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通常会采用饮食和药物指导等保守治疗,但其疗效欠佳。目前,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被逐渐应用于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已有多数研究证实此方法的疗效。本次研究笔者将对10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出相关治疗经验供临床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伴有癌性腹泻的恶性肿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102例患者中有27例肺癌,30例胃癌,31例食道癌,14例肝癌;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存在差异,有27例为脾胃虚弱证,24例为肝郁脾虚证,26例为癌毒内侵证,25例为脾肾阳虚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性26例,年龄为35~65(50.21±5.32)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性27例,年龄为37~67(52.41±5.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且伴有癌性腹泻症状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由于神经、细菌或病毒等其它原因导致腹泻的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治疗期间禁止使用重口味或刺激性食物;予以患者服用蒙脱石散(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263),3 g/次,于饭后冲水服用,3次/d;同时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常规护理,保持其清洁,避免感染,持续治疗15天后观察效果。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

(1)脾胃虚弱证:此类患者通常由于久病导致正气受损,且化疗使其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常伴有乏力、腹胀等症状,需采薏苡仁、山药、麦芽各30 g,白扁豆15 g,党参、茯苓、鸡内金、木香各12 g,莲子肉9 g加水熬制后取浓汁服用;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表现,对自汗严重者可增加炙麻黄15 g,对伴有失眠者可增加合欢皮30 g。(2)肝郁脾虚证:此类患者通常肝气不调,加上化疗使其肝脏受损,行气不畅,常伴有情志不畅,食欲不振等症状表现,需采用白术、白芍、茯苓各15 g,防風、香附各12 g,陈皮、柴胡各10 g,甘草6 g以水煎制取浓汁服用,服用过程中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剂量加减。(3)癌毒内侵证:此类患者通常正气不足且癌毒过盛,加上化疗使其饮食失常,湿浊外侵导致其脾胃运化失常,常伴有腹胀腹痛、肛门灼热、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需采用葛根、炒麦芽各30 g,竹茹18 g,茯苓、白芍、滑石各15 g,防风、黄岑、姜半夏各12 g,黄连、甘草各6 g以水煎制后取浓汁服用;若患者腹胀症状严重则可增加木香9 g;若其大便性状呈暗红色或黑色则可增加30 g生地榆;(4)脾肾阳虚证:此类患者通常由于脾肾阳气不足,清浊不分而导致腹泻,常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需采用党参、诃子、白芍、补骨脂、灸鸡内金各12 g,肉豆蔻、炒白术、五味子、木香各9 g以水煎制后取浓汁服用,若患者腰酸耳鸣可增加12 g续断及9 g菟丝子。以上方剂每日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15天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3],共23项,每项评分为1~4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2)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有腹痛、腹胀两种。

(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充血、水肿、糜烂等3个方面。总发生率=[(充血例数+水肿例数+糜烂例数)/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为(50.45±5.47)分,对照组为(50.66±5.3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积分为(23.37±2.15)分,对照组为(30.47±2.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48,P=0.000;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7.84 %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P=0.016,P<0.05),见表2。

3 讨论

西医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腹泻症状主要是由于消化道组织出现感染后溃烂导致,也可能是由于患者接受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后导致其消化道结构改变、功能障碍等引起。而对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后导致其肠胃功能受损,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症状所引起[4]。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频繁腹泻可能导致其电解质失衡出现脱水症状,加上患者在腹泻期间通常会并发营养不良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加重患者本身的肿瘤病情。因此,对此类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5]。

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症结并对症治疗,通常治疗效果较好且不易出现药物毒副反应[6-7]。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属于“泄泻”、“下利”等范畴,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可将癌性腹泻分为不同且多种的证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可对其采用针对性的辨证治疗。本次研究中的102例患者主要为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癌毒内侵证、脾肾阳虚证等四种证型。脾胃虚弱型患者通常脉细苔白,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以益气健脾为主;肝郁脾虚型患者通常情志不畅,肝气不调,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以疏肝行气为主;癌毒内侵型患者通常食欲不振、且湿毒较重,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脾肾阳虚型患者通常胃纳欠佳,便质多清稀呈水样,治疗时应以温脾补肾、固涩止泻为主。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证型患者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后,各患者的不同症状均得到针对性治疗,各临床症候均得以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短(P<0.05);而观察组患者经此方法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弓树德[8]等人曾对食管癌化疗患者的寒热错杂型腹泻进行辨证论治并做过相关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其中某例患者在化疗期间接受温阳补虚辨证治疗后,其腹泻症状得以改善,且经服用中药调养后再未出现过腹泻症状。该研究结果表明,该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其腹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更有利于患者后期接受肿瘤治疗。由此认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可针对性的改善癌性腹泻患者的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不易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癌性腹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且经治疗后患者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肿瘤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着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钱江,鲍瑜,朱立建,等.维持治疗在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17(6):10-15.

[2] 陈璐,胡亚惠,王钦先,等.高龄肺部感染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11):92-94.

[3] 赵晓丹,王继东,谭海成,等.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0,465(9):71-73,87.

[4] 贾启明,刘畅,周东民,等.4种常见消化道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癌症进展, 2019, 17(22):2694-2697.

[5] 邓世翩.温和灸对卡培他滨片所致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6):54-55.

[6] 韩斐.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慢性腹泻的临床价值分析[J].光明中医,2018,309(20):75-77.

[7] 郭奎廷,王逸华,郭美彤,等.贾六金主任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经验[J].世界中西醫结合杂志,2018,13(10):35-37.

[8] 弓树德,施义.国医大师周仲瑛运用乌梅丸治疗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经验浅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4):287-28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