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内涵教育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体现分析

2021-09-17 01:53杨萍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规范化培训

杨萍

摘要:近年来,医疗行业高速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医患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根源在于传统医学模式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了矛盾。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下,人们对自身价值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极为重视,这一点在诊疗期间体现得十分明显。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应该强化对精神科住院医师的人文精神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医师培养重要机制,鉴于此本文对人文内涵教育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体现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相关人员能够借鉴。

关键词:人文内涵;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引言:

现阶段,虽然我国医疗事业呈良性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但医患关系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对医疗行业的长久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由于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医师培养的重要机制。因此,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一定要强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主动对传统的培训理念和方法进行改进,能够结合实际培训现状,借助相对科学的手段,将人文内涵与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理地衔接在一起,能够做到将患者放在中心位置,建立起良好且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医疗纠纷问题出现的几率可以降到最低。

一、人文内涵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纠纷和矛盾的出现更是十分频繁。所以,为了可以高效解决这一现象,让医患关系能够处于和谐的状态,全面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内涵合理地渗透到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承诺,从而为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在实际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除了要侧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之外,也要加强医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大管理力度[1]。现阶段,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素养教育较为匮乏,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将人文内涵全面融入到培训中,最终导致培训实效性不强。对此,应该大力建设医学人文精神,保证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进而促进精神科住院医师专业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下,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应用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采用的诊疗方法越来越新颖,治疗理念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家属和患者维权的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因为政府对医疗卫生间领域的投入力度不足,存在较强的不均衡性,致使医疗矛盾也随之出现,少部分医师或者医疗机构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职业精神较为欠缺,没有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素养,最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不能得到良好解决。比如: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经常在微信、QQ等平台上发布手术中的照片,在解剖实习过程中,时常表现出对生命不敬畏和不尊重的行为[2]。同时,有的医务人员存在单纯技术服务的错误理念,与患者缺乏沟通,最终导致矛盾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最为显著的诱因就是住院医师的人文内涵比较欠缺,而这也同样是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人文内涵不足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而,为了能够更好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加大人文建设力度。

虽然在上个世纪末期人们就强化了对医学模式的关注,并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朝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但是,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一改变也没有得到彻底落实。可以说,若想真正意义上对医学模式进行转变,让医学与人文内涵高效的衔接在一起,首先要做的是要加强对医学人文学的重视,加大建设力度。在具体的培训工作进行阶段,能够在综合现状的前提下,将人文内涵渗透其中,对整个培训教育过程进行不断完善,不仅可以提升精神科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也能强化其人文素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处理好医患关系,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长久发展进程。

三、基于人文内涵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体现方法分析

面对当前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为了可以高效突破,全面促进精神科住院医师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该合理分析,从多个层面思考,并依托于培训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同时将人文内涵科学的渗透其中。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理念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强化了对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的重视,并将医学与人文合理的融合在了一起。而在我国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代教老师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较为关注,并加大了培养力度。但是,针对人文内涵的渗透和教育,则常常处于忽视的状态,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而正是因为人文内涵匮乏,最终导致在诊疗环节,经常出现问题。现阶段,很多患者在诊疗期间,往往会感受到医疗机构以及人员只侧重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淡漠感很强,无法给人温暖的感觉,没有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慰藉,尤其是患者和家属在出现困难的时候,一句安慰的话语能和治疗发挥同等的作用,其是医学伦理精神的高度体现。但因为在培训中忽视了这些问题,致使人文内涵缺失。对此,在今后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必须要强化对人文内涵的渗透,对以往的培训教育理念进行改变,积极探索全新的人文内涵培养模式,注重培训生的全方位发展。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只有将人文内涵当成医学的灵魂,才算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进而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3]。

(二)强化对精神科住院医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将医学与人文融合起来,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职业观念。通常情况下,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模式等都属于社会医学人文情况的完美体现[4]。可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临床醫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十分先进的技术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而若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该加强对各项规章机制的制定,借助讲座以及宣教典型等方式,对人文精神加以弘扬,并能I将人文内涵渗透到每一个培训环节中,引导精神科住院医师主动地学习,不断对自身能力和修养进行提高。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素养存在的差异很大,但是在一个特定的医疗氛围下,必须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确保有悖于人文的医学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此时,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可以将精神科住院医师的人文内涵与薪酬制度、奖励机制等高效衔接在一起,以便精神科住院医师能够得到良好培育。

(三)积极应用新人文培训模式

在组织开展临床工作期间,需要将人文教育作为基础,将医德实践与医疗实践高效地衔接起来。通常,因为精神科的特殊性很强,所以在组织开展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期间,应该结合实际现状,积极应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合理地将人文内涵渗透其中,科学地进行引导,保证人文内涵可以贯彻到培训的每一个阶段。同时,在培训期间,应该对以往教条式的方法加以改变,对人文教育内容进行系统革新,组织精神科住院医师深入分析医学领域中社会问题,对典型事件进行研究,并能结合人文科学来对问题加以处理。此外,在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期间,也可以将理论作为基础,适当的加入案例分析等,让精神科住院医师能够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可以从患者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将人文内涵合理且科学的融合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让精神科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素养,还能有效对医患纠纷问题进行解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面对现阶段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为了可以高效解决,应该加大重视,从多个层面分析和思考,积极采用多种培训模式,加强人文教育,提升精神科住院医师的人文观念。

参考文献:

[1]艾明,陈建梅,何静澜,甘窈,张琪,马晓萌,况利.中美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对比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3(03):1113-1115.

[2]张利,贾淼,张娟妞,林晓芳,孙晶晶,陈丽霞.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14(05):447-450.

[3]刘栋.医学院校应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构建的现状以及处理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4(09):101-103.

[4]杨琼,赵海燕,宋红松,樊东升,李小刚.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体会[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01):1190-1192.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规范化培训
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
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AR技术在传统民间家具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