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高质量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2021-09-18 02:15单英骥李群刚王园
中国商论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

单英骥 李群刚 王园

摘 要:中欧班列是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而集结中心建设,是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中欧班列整体情况、五个集结中心的开行现状,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就中欧班列目前存在的货运不足、返程空车、运行成本偏高、运行效率偏低和中欧部分铁路段重叠产生恶性竞争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四大类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本文索引:單英骥,李群刚,王园.<标题>[J].中国商论,2021(17):-011.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a)--04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对陕西提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要求,强调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陕西建设国际贸易通道指明了方向。

中欧班列为贸易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通道,建设集结中心,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装上“新引擎”。集结中心建设是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必要且可行的举措,中欧班列始发车站均为铁路运输枢纽车站,自带辐射效应,建设集结中心,无疑为中欧班列打造了稳固的“大本营”。建设集结中心有助于增强班列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的运营水平,做优做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为进一步畅通中国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新丝绸之路注入新动力,形成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全球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中欧班列作为重要的国际物流通道凭借运载能力强、时效快、可有效承接空运转移货物的独特优势发挥着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作用。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激发中欧班列的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班列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对打造联通亚欧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深化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面临的机遇

2.1.1 带动西部城市的产业升级

中欧班列让中国的商品能够快速走出去,世界商品也能够快速进入中国。而区位优势的开拓,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也会带动西部城市的产业升级。这其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产业发展重点关注的。中欧班列在成都、重庆、西安最多,这三个全是西部城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因此,在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同时也开辟了内陆地区面向亚欧国家的贸易新通道。

2.1.2 抓住产业外延升级的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中国产业捕捉到沿线国家当前迫切发展经济的需求,通过中欧班列走出去发展多边经济合作。输出我国的航天、能源、建材、化工、机械、电子产品等先进产业产品,起到带动家电、钢铁等产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高,激发了亚欧大陆新的潜力和市场活力,为产业的聚集升级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2.1.3 带来基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欧班列正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拓展了我国企业和商品走出去的宽度和广度,提升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繁荣了经济,丰富了沿线人民生活,使中欧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助力了我国企业借助中欧班列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制造,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2.2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面临的挑战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只有不断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打通运输和营销中间环节的“梗阻”,才能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到目前为止,已形成西、中、东 3 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如图1所示。

2.2.1 货运不足,返程空车现象突出

中欧班列开通城市多,国内线路多,出境后的线路大多重复,班列在返程中遇到货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去无回”现象突出。另外回程货源组织体系不健全,境外对中欧班列组织形式不熟悉,消费者对中欧班列“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对出境的商品不了解,导致双向货源不均衡的问题的出现。

2.2.2 运行成本偏高,依赖政府补贴

中国多数城市中欧班列在运营初期,为了保证常态化运营,中欧货运班列运行多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因为国内各地开通的中欧班列,尚未完全实现常态化运营,各自对外进行谈判,造成境外段运输价格相对较高。另外也有自然因素方面的影响,中欧班列在遇到低温气候,比如经过严寒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时,对红酒、饮料等特殊商品需要添加各种保温、冷藏等设施,这也增加了运行的成本。

2.2.3 运行效率偏低

中欧班列途经国家较多,通关需要多国协调,沿线各国通关要求、程序手续不一样,如果一趟车过去都要将货物卸下来通关查验再装上去,费时费力。加上这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检疫方面耗费的时间也会增加,再加上国内段、宽轨段、欧洲段班列运行尚未做到完全的有序衔接,这在无形中也降低了通行的效率。

2.2.4 中欧部分铁路段重叠,产生恶性竞争

目前,中国部分城市在中欧铁路发展上的部分铁路段重叠,国内各地开往欧洲主要区域或者同一目的地的班列线路重复,多线争跑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争抢货源,恶性竞争,资源严重浪费。一些城市为争夺中欧铁路通道起点,对内不计成本,依赖政府补贴运费抢货源,对外概不议价,任由沿线国家哄抬运输价格,增加了物流成本,对外谈判铁路运价难度无形增加。这种无序竞争,导致铁路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货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基本概况

3.1 中欧班列基本情况

中欧班列的开行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主要是培养一批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完备、运营规范质量好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通过“综合协同、联动融合”的发展路径,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这对提升运输组织能力,促进我国与亚欧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交流方式之一,目前有西、中、东3条运输通道:西部通道由我國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目前三条通道以日益成熟的物流组织支撑着沿线各国家同我国的贸易往来,成为我国同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助推器,如图2所示。

3.2 中欧班列五个集结中心概况

2020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成都、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先期示范的5个集结中心,在开行规模、开行频次、运营平台成熟度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并各自积累了较多的发展经验。

从图3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国内中欧班列共开行5122列,而5个集结中心的开行总量达到4003列,占比8.15%,其中西安稳居第一。

3.2.1 郑州概况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从最初的每月1班到如今平均每周去程14班回程10班的多线路程开行。2020年7月16日,据郑州海关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280.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7.7%,高于全国总体增速1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6位。郑州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在拓展多式联运的同时,积极走“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发展之路,形成了诸多竞争优势:辐射范围广,构建了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亚太地区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枢纽;持续创新“一单制”“门到门”全链条服务,打造了“数字班列”“冷链班列”和“运贸一体”等特色品牌。

3.2.2 乌鲁木齐概况

乌鲁木齐既是最大的商贸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中心,也是向西开放极具战略地位的进出口商贸集散地。截至2020年6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路线达21条,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上半年,开行中欧(中亚)班列410列,其中6月达到106列,环比增长8.2%,增长态势明显。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持续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贯通,构建了东西双向铁海联运运输新格局。

3.2.3 成都概况

成都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和联动点,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截至2020年1—10月,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已超3451列,疫情影响下逆势同比增长48.1%。近年来,成都持续推进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坚持东、西、南、北四向拓展,形成七条国际铁路通道,六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共连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8个城市,最短8天即可到达欧洲腹地。

3.2.4 重庆概况

渝新欧班列是我国开行最早、开行数量最多、运行最稳定的中欧班列。2020年1—6月,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914列,货值预计超370亿元,同比增长50%。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采取“1+N”线路开行模式,以“重庆—阿拉山口—德国杜伊斯堡”为运行主线,以“重庆—多斯特克(拟开霍尔果斯/阿腾克里)—阿拉木图”转运至中亚五国主要城市、俄罗斯主要城市为“N”条辅线,不断助推线路开枝散叶。这种体系建设,提升了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功能转变,以及“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能力,提高了运营效益。

3.2.5 西安概况

西安初步形成了承东启西、联通南北、贯通欧亚的重要商贸物流大通道和全网物流体系。2020年全年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3720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于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陆续开通了至哈萨克斯坦、比利时、德国、波兰等14国45个城市的班列,开行线路达15条,实现欧亚大陆全覆盖。

4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发展建议

4.1 积极增加货源,增强运力及运量,发展新业态

在内陆地区增设进口口岸、减少货物进口限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线路进行更细致的优化从而降低中欧班列的运行费用,增加集货点,吸引更多的货源。在铁路沿线设立中转站,发挥“比海运省时,比空运便宜”的优势,有效增加货源,增强运力和运量。结合中欧班列运输物流和商品交易的特点,尝试“集结枢纽班列”的新型服务模式,在“运贸一体化”“运单物权化”等领域加快探索和发展。鼓励支持优势突出、运作成熟的线路和企业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4.2 整合线路资源,统一协调减少内耗

加快互联互通步伐,高起点规划建设中欧班列枢纽设施,尽快落实国内外中欧班列运营协调机制,完善国际贸易通道,提高沿线基础设施和配套运输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价格机制、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便利化通关、加强资源整合、完善通道网络、整合线路资源、统一协调减少内耗,助推中欧班列提升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4.3 基于中欧班列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效率

结合多种运输方式,扩大集货范围,减少资源浪费。构筑全链条, 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完善境内外物流网络,精准对接供应链、产业链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枢纽站、集疏运输通道建设,充分发挥铁路、公路、空运、水运等运输方式的优势,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升级改造。同时不断优化政务办事流程,通过政策沟通促进沿线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查验,推进通关便利化,优化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服务,不断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提升物流效率。

4.4 搭建大平臺,提高整体竞争力

加强班列运营平台企业及地方开放平台的建设,提高运营平台企业经营能力,完善口岸功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物流业态,主动对接国际物流网络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设施联通、功能联合、资源共享,提高全程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有序引导班列集疏运发展,形成“干支结合、运转高效、节约集约”的班列运输组织体系。强化运营组织平台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功能,提升各类平台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为当地产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张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欧班列[J].问题与前景,2018(2).

殷杰,郑向敏,董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贸易:潜力、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东南亚纵横,201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J].城市规划通讯,2016(21).

朱晞颜.“一带一路”战略与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3).

陈伟,霍倩倩,林川.“渝新欧”国际班列回程货源困境及解决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7):43-46.

吴刚,陈兰芳,郭茜,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15(4):1-10,43.

卢春房,盛黎明,刘延宏.基于共建共赢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0(3).

《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中国一带一路”官方网站https://www.yidaiyilu.gov.cn/.

林俊.“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7):186-188.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quality Inland Reform and Opening-up Highland of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Assembly Center

Shaanxi Think Tan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 Yingji

Xi'an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China (Shaan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LI Qungang

Shaanxi Think Tan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ANG Yuan

Abstract: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focus for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embly center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Based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hina-Europe Expre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ve assembly centers,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ssembly centers of the China-Europe Express, this article proposes four suggestions for the assembly centers of the China-Europe Express in terms of current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freight, return empty, high operating costs,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vicious competition due to the overlap of certain railway se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the assembly center of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land reform and opening-up highland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