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的影响

2021-09-21 16:55沈娅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临床价值

沈娅娟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對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医疗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80.45±3.91)分高于对照组(73.65±3.73)分(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5.35%)高于对照组(74.42)%(P<0.05);经护理,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为(80.11±2.38)分、(82.31±2.61)分、(81.65±2.15)分以及(80.52±2.44)分,对照组上述指标为(73.75±2.45)分、(74.46±2.47)分、(74.65±2.35)分以及(73.65±2.61)分,由此可以得出,观察组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加之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在护理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科;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科疾病,其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该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而严重威胁国民的身体健康。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该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1]。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多数伴有气促、胸闷、心悸、心慌、胸前区压榨性疼痛等临床症状,多数情况下,该病发病速度相对较快且长时间难以得到合理缓解,基于此,患者往往具有较为清晰的濒死感。为了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护人员要对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护理要点的改革与调整[2]。实践表明,通过整体护理方法的落实,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缓解,生命安全的一定的保障。本文针对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2月,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7~74(56.25±2.44)岁;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5~73(56.59±2.52)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愿意参与;患者无认知障碍、精神类疾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中途退出研究或者不配合。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2)遵医嘱进行药物发放并督促患者按时进行服药。(3)定期对病房内部进行巡视并解答患者相关疑问。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1)医疗健康知识宣讲。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地说明,从而使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提高,继而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2)不良心理疏导。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必要、有效的交流,从而根据患者言行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指导,继而为患者康复信心的建立提供助力。(3)制定饮食方案。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并督促患者加以执行,以期实现患者饮食结构的科学调整。在饮食问题上,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积极加强对于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食用,同时增加水果与蔬菜的摄入量,从而合理实现对于维生素的补充。与此同时,应避免患者对于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的食用,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血脂与血压的管控。(4)环境护理。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病房内部环境的充分营造,从而有效实现对于光线与温度等条件的控制。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积极确保病房内部的安静,从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氛围。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患者医疗知识掌握水平、护理依从性以及功能性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采取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医疗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调查,患者得分越高,其掌握水平越好;以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态度将护理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患者功能性指标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上述指标均采用相关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功能越好;最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均以心脏彩超为主,包括每分心排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每博输出量(S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其中,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 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医疗知识掌握水平对比

经护理,两组医疗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患者功能性指標对比

经护理,两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3。

2.4 心功能指标

观察组护理前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医疗人员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患者生命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冠状动脉狭窄阻塞的影响,患者心肌组织血氧供给可出现严重受限,继而诱发各类临床症状[3]。在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超重、不合理膳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情绪过激等均有可能诱发该病[4]。在临床症状中,以憋闷感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较为典型,上述症状的持续时间往往相对较长,且难以得到合理缓解,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往往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影响[5]。在护理问题上,大量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医疗知识掌握水平相对匮乏且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因此,患者在疾病面前一般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紧张等,使患者无法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继而对患者健康的维系与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6]。基于此,大批医护人员结合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而有效推动了整体护理干预在临床过程中的广泛应用[7-8]。实践表明,基于这一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可将护理效果进行显著提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要求进行合理满足,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并提高疾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综合服务水平,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整体护理干预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杨林敏,黄安卉,等.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81-2484.

[2] 吴艳琛.多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4):91-93.

[3] 李雯,沙秋霞,徐婷.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8):128-129.

[4] 刘丹.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2):78-80.

[5] 陈昶.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12):698-699.

[6] 李春芳.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57-2460.

[7] 李凤云,陈慧,王蔚浩等.服务全过程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66-168.

[8] 崔向鹏,康丽,郑晓红,等.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162-163.

猜你喜欢
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临床价值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