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2021-09-22 07:44杨银双孙培莉殷悦楚楚郭建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医嘱报告模块

杨银双 孙培莉 殷悦楚楚 郭建军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9)

1 需求分析

现阶段医院肺功能检查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患者基本信息需医护人员手工登记,且呼吸功能检查数据与院内信息不互通,处于“孤岛”状态。为改善临床数据环境,防止宝贵的肺功能数据流失,同时,保证信息全面性和数据来源清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构建了呼吸检查功能信息化系统——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

2 架构设计

2.1 设计框架

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基于MVC(Model View 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架构的开发方式,实现的软件具有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等优点。采用SQL20082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工具,存放检查及报告信息。在项目的研发中,从体系结构上将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为3层结构:服务层、数据库访问层以及业务逻辑层。

2.2 运行环境

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虚拟服务器,Windows版本为2008 R2 Enterprise,CPU型号为E5-2683,内存8 G,硬盘170 G。同时,需搭建IIS、FTP站点、搭建WEBSERVICE、web报告网站,建立报告存储文件夹。此外,肺功能检查设备需支持DICOM3.0网络通信协议[3],本院目前在用仪器6台,除一台手持肺功能检测仪不满足条件外,其余均接入系统。

3 功能模块

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接口模块和业务模块。接口模块主要包含与HIS、临床数据中心平台等数据交互接口,用于接收医嘱申请服务(患者信息,医嘱信息)、传输检查状态服务、查询检查结果服务,实现医嘱闭环管理;业务模块包含数据补录模块、预约模块、CA电子审核、数据查询模块。见图1。

3.1 接口模块

根据《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要求检查类项需形成完整的检查闭环[4],检查执行状态可实时查看。肺功能检查数据产生过程都有状态记录,通过MQ消息服务与临床数据中心平台[5]进行实时数据交互,获取患者检查类医嘱信息,门诊/住院医生可在临床数据中心查看医嘱全流程执行状态,包括医嘱下达、医嘱确认、检查预约、检查到检、检查已完成、报告已审核、报告召回,以及每个步骤里的操作人、所属科室、操作时间。

肺功能系统在患者检查状态变更时,能够及时的将患者预约、到检、检查已完成、报告已审核、报告召回等状态实时回传给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集成了医院各业务系统数据,提供以患者为核心的诊断信息纵向集成展示视图,满足临床辅助诊断和科研分析需求。患者做肺功能检查时,在临床数据中心中对应的状态为检查到检,检查结束后对应的状态为检查已完成;报告经医师审核完成后上传临床数据中心,此时医嘱状态为报告已审核。若审核医生在已审核的报告上进行修改并上传,此时医嘱状态为报告召回。

3.2 业务模块

3.2.1 数据补录模块

数据补录模块可通过扫描就诊卡号条形码,一键录入HIS中已存的患者信息,简化操作流程,若患者信息不全,支持手动输入,能丰富后期科研数据。该模块可展示患者三个月内的检查记录与报告内容。同时对接身高体重测试仪,患者在测量身高、体重后将自动上传信息至系统预约界面,减少操作人员的录入时间,降低人为录入错误率,保证患者信息的准确性。数据补录模块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嘱备注信息、既往史/过敏史信息。

3.2.2 预约模块

预约模块在设计时采用分时段预约方式,分时段预约就诊是指患者在预约的具体时间段内到医院进行检查[6],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某一空闲时间段前来检查。在部署上线前期调研中发现,一位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为10分钟,若遇到检查结果不合格或患者吹气配合不到位的,则需多次测量。分时段就诊的目的是解决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6]。在预约时,支持输入就诊卡号或住院号录入患者基本信息。针对于临床的工作状态,对患者进行预约登记管理,合理分配临床工作。

同时,患者可关注本院微信公众号[7],并绑定就诊卡号,预约后将在微信公众号端收到预约消息,信息中包含预约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科室名称、检查地址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若患者不便使用移动设备,也可选择打印预约回执单,便于患者保存预约就诊信息,不用担心预约记录丢失。

3.2.3 CA电子审核

肺功能系统的封闭性导致其对身份认证强度的弱化,国家网络安全周每年都会强调数据保密的重要性,严防信息泄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8],“用户名+口令”的弱认证方式的弊端逐渐凸显,传统模式可能直接导致医生之间冒名顶替等情况。同时这种弱认证方式破解极为简单,很容易导致内部重要医疗数据的外泄,甚至导致医院信息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因此,在网络应用环境下要确保业务参与者各方身份真实可靠[8],建立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身份验证机制,使医生在操作检查、审核报告、查看统计数据等操作行为时得到有效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肺功能检查测试完成后,报告医生书写电子报告后上传至系统服务中,报告审核者通过key登录系统审核功能[9],系统绑定医生KEY即电子签名进行报告审核,且支持多级医生审核功能,为无纸化上线奠定了基础。肺功能信息化系统的报告审核功能是针对于不同层级的操作人员,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最高级医生审核后,后端接口将报告上传至临床数据中心服务平台,患者无需等待取报告,医生可直接在医院临床数据中心里查看报告内容。鉴于各科室管理流程不一致,系统支持不同的审核流程,可判断操作者的登录权限实现自动签名[10]。

图1:功能模块

此外,系统支持对不合格报告进行驳回,在进行需求调研时了解到,患者在检查肺功能时,技师会现场指导患者进行重复呼、吸气步骤,直至达到一个最佳检测数据,因此,不会出现让患者重新检测情况。所谓不合格报告,是指报告内容与检测数据不完全符合,未能对患者检测情况进行准确描述。若审核医生认定此报告不合格,可将报告退回并在描述框中记录不合格原因,点击确认后,系统将此信息返回给报告医生,系统在补录界面中弹框提醒不合格报告,弹框中内容包括患者就诊卡号、姓名、检测仪器编号、检测时间、不合格原因以及确认按钮。系统每10秒刷新不合格报告数据并弹框提醒,直至医生点击确认按钮方可关闭弹框,保障消息传递及时。

3.2.4 数据查询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对接呼吸科检查设备数据库后,从数据库中查询分析各个指标,生成趋势图,支持按照ID号(住院号或门诊就诊卡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条件查询报告信息,方便医生直观的看到患者病情的趋势变化。对患者的数据可通过精准查询的方式,进行筛选统计,做大数据的科研分析。在数据查询模块里,可根据报告时间、医生姓名等条件统计工作量,报告根据患者ID、检查项目名称、报告医师和报告日期进行分类显示。

4 应用效果

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临床需要的角度出发,规范诊疗流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临床服务速度,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数据操作差错,以本院门诊呼吸科肺功能检查室为例,在系统上线期间,每台仪器每天可多检查4位患者。而通过分时预约的检查方式,更能有效地缓解检查科室就诊拥堵的状况,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医嘱闭环管理实现了就诊流程准确记录,临床医生可随时在集成平台查看医嘱执行状态和执行情况,从而及时获取医嘱执行结果。

5 讨论

肺功能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自上线以来,获取了大量的肺功能检查数据,虽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肺功能报告结构化,但这些数据尚未被充分利用。如何实现数据最大化使用价值,以满足临床、科研的需求,仍需建设肺功能大数据质控管理平台,构建肺功能质控知识库,加强数据管理与应用,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升信息共享程度,为肺功能患者提供筛查干预、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猜你喜欢
医嘱报告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医嘱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