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理论下学徒制默会知识传递路径的质性研究

2021-09-22 19:52杨嵩
高教探索 2021年8期
关键词:默会知识学徒制

杨嵩

摘 要:学徒制能有效地实现默会知识的传递。以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为研究视角,默会知识的传递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注意过程,师傅的榜样示范与徒弟的观察学习;保持过程,学徒观察学习中的知识内隐;动作再现,学徒的实践操作与行为修正;动机过程,强化诱因与行为活动的内化。为提升学徒制人才培养中默会知识的有效传递,应从完善师傅选拔管理机制、个性化培养学徒、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着力,从而提高学徒制人才培养效能。

关键词:默会知识;知识传递;学徒制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当下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能让学习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1]知识支配着人们有目的地开展实践活动并发生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作为一种客观发生的社会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2],或为显性知识,或为默会知识。有学者认为默会知识所占比例高达90% ,Delphi 咨询公司的调查发现,企业员工的大部分知识,是储存于脑海中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转移,决定了整个知识转移过程的传递效果。[3]名师出高徒,学徒制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共享与转移制度,师傅将显性或默会知识传递给学徒,以保证企业拥有持续的技术竞争优势。[4]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徒制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实现了从师傅到徒弟间默会知识传递的精准性。从默会知识自身特点来看,由于默会知识难以被转换或编成符号形式的信息,无法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知识传递,需要学习者凭借自身的观察力去领悟师傅的示范活动,学徒制的言传身教恰好契合了此种学习模式。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2020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然而,在实际的师徒技艺传承中,默会知识的传递尚停留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保守意识层面,鲜有师傅主动采取一定的培养策略向学徒传授默会知识。

已有研究对默会知识的传递策略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学者杨林生等人认为,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徒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建构“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开展情景教学,实施团队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推动默会知识的学习。[5]学者刘朝辉认为,默会知识是实践和经验累积的结果,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默会知识的培养应侧重己身教育,将知识获得与知识应用合二为一,让学习者在实践中丰富默会知识,获取专业技能。[6]学者李忠霞认为,学徒制虽然能够有效地传递默会知识,但需要改革传统的“一对一”学徒制模式为“多对多”的模式,加速学徒自身默会知识的积累。学者徐金雷认为,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师傅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学徒通过直接观察师傅的亲身示范可以无意识地掌握该项技能的规则,实现师傅和徒弟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7]学者黄红艳等人认为,为了提升職业院校学生默会知识的传递效能,需要完善法律政策,明确企业与学校的职责,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教材,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建立毕业生召回制度等。[8]上述学者的成果为开展默会知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已有研究较多停留在宏观或中观层面,缺少针对默会知识的传递、默会知识的学习方式等微观层面的实践研究。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为研究视角,围绕“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动机过程”四个维度,对学徒制中默会知识的传递路径开展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

二、理论视角: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榜样示范是一种通过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影响儿童的方法,可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9]基于此,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又称榜样示范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在观察者接触示范事件的过程之中,通过认知加工而发生的学习现象,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提供榜样示范的主体称为示范者(the model),观察示范者行为的个体称为观察者(the observer)。观察学习的过程也是观察者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班杜拉将这个过程划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和动机过程四个子过程[10],具体子过程如图1所示。

(一)注意过程

观察者只有在唤醒或自觉的注意状态下,全神贯注于某示范事件的过程,才有可能受到事件的影响,进而发生观察学习的可能,这个过程即为注意过程。

示范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榜样的特征属于个人层面的因素,与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制约着观察学习的过程。示范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表现为示范活动的复杂性、活动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示范行为背后的规则等;观察者的特征包括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等;示范者的特征主要包括示范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社会结构因素包括个人的交际网络、社会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分化程度、信息技术等。[11]

(二)保持过程

在观察学习之中,观察者采集示范者的行为信息,以某种信息形式将其储存在大脑之中,以便于后续指导操作的过程即为保持过程。

示范信息的符号转换、示范信息的认知表征、演习的参与等因素制约着观察学习的保持过程。保持过程的第一个内在机制是外显信息内隐化,即观察者将外显的示范信息进行编码,然后以某种符号语言进行存储,以便于观察者熟记榜样所示范行为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示范信息被转换后,将以心象表征和语义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之中;演习是保持记忆的必要辅助手段,能促进示范行为的保持,并提高观察者的表现水平,演习一般有操作演习和认知演习两种,操作演习有助于观察者发现个体行为技能的不足,在以后的示范过程中予以改善,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实际的操作演习受限,认知演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三)动作再现

在前期观察与信息存储的基础上,观察者将大脑中所存储的符号信息再次转变成物理形式,并外显为实践活动的过程即为动作再现。

示范行为的再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内部指导的过程,观察者在中枢水平上构成示范行为的概念或符号表征,与榜样行为的特征进行概念匹配的过程。概念匹配过程是指将示范行为的认知概念或符号表征付诸于实际行动,通过行动的反馈进一步调整行动,使之趋近于示范行为的认知表征,以至达到完全与之相符的过程。因此,动作再现不是一次完成的单一过程,而是一个由观察者的概念和行动经过多次的往复交替形成的螺旋上升的匹配过程。[13]

(四)动机过程

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使观察者的示范行为予以显现的过程即动机过程。行为的获得是观察者的认知过程,而行为的表现则是观察者的动机过程。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再现示范行为受到三种诱因的影响,即直接诱因、替代诱因和自我生成诱因。所谓直接诱因是指观察者行动本身所引发的直接结果,如果示范行为的执行结果受到某种奖赏,观察者就会因为追求这种奖赏的内在动机而积极表现这种示范行为。所谓替代诱因是指由示范原型所表现出的示范行为引发的结果,即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成功,以此来激励自身对这种行为活动的倾向,反之,若看到他人因示范行为失败而招致了惩罚,将会抑制观察者对这种行为的表现倾向。所谓自我生成诱因,一般是指观察者对示范行为赋予的情感或价值,当观察者具有高度的自我评价时,则更倾向于表现此种行为,反之,较少表现此种行为。[14]

三、研究设计

师徒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大多是通过师傅的榜样示范和学徒的观察学习完成的,师徒之间只有通过真实的经历才能感悟默会知识的传递过程。为描述默会知识的传递路径,本研究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大量的一线案例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师徒默会知识的传递提供案例。本研究选取了10名学徒工和6名企业师傅作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采集资料;其次,研究过程采用了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性三级编码完成了质性材料分析;再次,将有价值的质性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并把研究对象设定为小A,然后对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动态进行剖析;最后,基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生成相应的理论内容,以期为学徒制默会知识传递提供一种分析视角。

四、质性分析:学徒的默会知识传递

技术活动应注重对默会知识的认知研究。[15]本研究选取小A为样本,小A是某公司的一名学徒,入厂后,通过拜师仪式,正式与师傅S建立师徒关系。公司规定小A的实习期为六个月,实习期结束后,公司组织第三方人员进行考核;小A的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到师傅S的带徒补贴;若小A考核不合格,将依然是学徒工的身份,经济收入无法提升。研究过程中假设如下:一是公司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健全,师徒之间不存在知识共享敌意;二是师徒关系良好,无师徒指导关系失调的行为发生。在此假设的前提下,研究学徒小A从观察、模仿到模仿行为再现的过程,即默会知识的传递过程,有助于发现学徒制默会知识的传递路径。

(一)注意过程:师傅的榜样示范与徒弟的观察学习

创造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行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班杜拉认为,示范事件是观察学习的入口,创造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正是通过对示范事件的观察学习得到的。[16]任何行为活动都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在师徒知识传授过程中,师傅为学徒扮演着技能学习领路人的角色,通过言传身教,对徒弟进行知识传授,言传很弱,模仿成为主要的形式。[17]师傅需要借助或创造一定的工作情境,形成一定的示范事件,引起徒弟的学习注意,在特定的示范事件下,即典型的工作任务下,师傅作为榜样的示范者,为学徒提供观察学习的可能。面对徒弟小A的“低技能、弱基础”的现状,师傅S在传授技能的前期阶段,尽可能挑选工作中常见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示范与讲解,对一些关键点,师傅S会通过反复示范和重点强调的方式加深小A的记忆。观察者的认知能力、学识背景、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观察学习的习惯和知觉的选择。师傅S认为,徒弟是否喜欢所从事的工作,是影响其学习快慢的关键,如果徒弟不喜欢这项工作,他会消极对待,难以学到真才实学;在技能学习中,相比较而言,初中毕业生的学习能力不如中专毕业生,中专毕业生不如大专毕业生。此外,善于观察、喜欢与师傅交流的学徒,得到师傅指导的时间和机会更多,学习速度较快。

师傅示范行为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引起学徒的注意,即使学徒注意到了师傅的示范行为,也未必会发生知识传递。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只有在自觉的状态下,充分发动感官和知觉,并对示范事件进行观察,才能受到示范事件的影响。[18]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知识学习的动力,示范活动所构成的正是学徒小A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活动,从示范活动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既是提升小A个人技能水平的需要,也是谋生的需要。在观察者现有基础的前提下,示范活动和榜样的特征影响了观察者的学习效能。小A认为,基础的薄弱导致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过于复杂的示范活动令其眼花缭乱,制约了其学习的信心,他渴望师傅S能分多次完成一个示范活动,或多次示范同一个活动,但这与企业的营利性是互相矛盾的。另外,小A认为师傅的年龄、在公司的地位、技术水平、表达能力等特征,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动机。与小A年龄相近、技术水平高、在公司中有威望的师傅,是小A理想中的师傅,即师傅与徒弟之间的相似度越大,越容易引起徒弟的观察学习兴趣。

(二)保持过程:学徒观察学习中的知识内隐

班杜拉认为,示范事件以信息为载体,贯穿于示范活动始终,示范过程是一个时间的流变过程,影响着观察者的学习过程,一旦示范行为结束,信息也不复存在。[19]师傅S的示范行为结束后,小A的认知结构开始代替示范行为本身,这一内部结构叫做内部示范刺激(internal model)。学徒小A需要把某种符号系统作为工具,将示范行为信息以符号的形式内隐于脑海内部,形成长时记忆,最后通过演习的内在机制促进示范行为的保持,以等待下一步示范行为的再现。内隐知识被视为高度个人化的知识,通常情況下难以使用语义——概念表征,需要通过人际互动才能产生共享的知识。因此,保持过程中小A需要将师傅S示范的行为信息进行编码,转化成内部示范刺激的符号信息,进而存储在小A的大脑记忆之中,在不具备物理操作演习的情况下,小A在脑海中重复着认知演习,进一步改善内部示范刺激的行为特征,巩固示范行为的内部神经组织,为外显行为做准备。

小A认为,通过观察师傅S的示范行为后,自发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记忆行为的镜像,自己在内心反复地通过揣摩、反思和演练,可以使师傅S的示范行为在脑海中重现。小A认为,这一阶段不仅仅是对师傅S行为的模仿,而且是自己在反复观察师傅示范行为的基础上,自己在脑海中重新建构的一种记忆图式,更多地添加了小A个人的主观认知,因此,它不能等同于师傅原有的行为,而是对原有行为的再生成。小A认为,在企业中,师傅不可能停下工作专门给学徒提供训练的机会,在这种缺乏物理性操作演习的情况下,认知演习就成为最好的学习过程。

(三)动作再现:学徒的实践操作与行为修正

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在注意阶段和保持阶段形成的内隐知识,将在动作再现阶段予以外显。[20]这一外显行为不一定能顺利进行,还要受到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等多种反应组织的影响,以至于往往需要多个反复才可能实现概念匹配过程,呈现出一种螺旋式递进上升的动作再现过程。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针对师傅S的示范行为,小A已经在脑海中建构了一种新的行为图式,并在师傅的提示或个体行为的自我调节下,进一步调整个体的行动,使之趋向于师傅S的示范行为,如果小A的实际操作与个体的认知表征一致,意味着动作再现过程结束;如果小A实际操作与认知表征存在较大偏差,则需要小A在下一次的操作过程中改进自身行为的不足,修正示范操作使之与行为表征趋于一致。事实上,小A的动作行为再现只能是无限趋近于师傅S的示范行为特征,而不可能实现理论意义上的相同。在得到师傅对动作行为认同的情况下,随着小A实际操作与认知特征的多次匹配,将会对示范行为的操作生成固定模式,不再需要反馈信息予以修正个体的操作过程。

小A认为,通过观察学习后,学徒有急于尝试的动机,由于学徒很难观察到自己的行为动作,自我观察受到限制,此时,师傅S的评价有助于自己修正行动中的不足。对于复杂行为活动,受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师傅对学徒独立操作存在疑虑,这造成了学徒制默会知识传递的两难境地。此外,小A认为,企业应给学徒提供学习场所和设施,用于个体技能的反复训练,起初的动作再现是笨拙的,需要个体在宽松、安静的环境中反复练习,使各个行动要素之间实现协调。反复训练过程中,应避免师傅S的过度参与,以免影响小A默会知识的内化。

(四)动机过程:强化诱因与行为活动的内化

班杜拉认为,行为获得体现认知的过程,而行为表现则是体现学习者动机的过程。[21]对结果的预期,特别是由此产生的观察者希望的结果或避免惩罚性结果,可以加强学习者的行为保持水平,能有效促进观察学习。从观察者角度来看,如果示范行为能为其带来实用性的功能价值,那么个体将会以积极的态度展现示范行为,并追求与认知行为特征的一致性;否则,观察者将趋向于以消极的态度展现示范行为,即使个体已经掌握了示范行为,他也不会主动进行动作再现。对于小A而言,在观察师傅S的示范行为后,虽然已经习得了示范行为特征,但只有充分激发小A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小A动作再现的积极性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避免出现消极应付的行为,方可认为实现了整个默会知识的传递,此时,采取适当的强化有助于小A动机过程的实现。

小A认为,师傅的鼓励、公司领导的夸奖、其他学徒工的认可等外部因素均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强化。特别是言传身教的师傅S适时的正向鼓励,有助于激发小A动作再现的行为倾向,进而实现行为的内化;而师傅的批评或惩罚,将会影响个体动作再现的积极性,甚至会加重学徒的心理负担。因此,徒弟成功习得某项技术后,师傅应及时给予鼓励,失败后及时给予指导,避免出现批评或惩罚的行为。此外,当小A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某项技能后,如若师傅适时为小A提供边缘性参与,将有助于其通过自我强化实现示范行为。

五、对学徒制默会知识传递的审视

技术的默会知识往往隐含于生产或实践活动之中,需要学习者通过亲自参与,或通过观察榜样的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分析而习得。借助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可准确剖析学徒制默会知识的传递路径。本研究选取企业某学徒工技术技能学习过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徒工在技术技能学习时都存在案例中的样态,案例分析只是寄希望于通过分析学徒的个例,进而延伸到一般,为学徒制中学徒默会知识传递路径提供文本参考。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通过观察学习进行默会知识的传递,可从完善师傅选拔管理机制、个性化培养学徒、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完善师傅选拔管理机制,为学徒提供合适的榜样

在学徒培养过程中,师傅角色定位是由学徒制人才培养本身的特性和默会知识的传授规律所决定的,作为默会知识的拥有者和技术经验的传授者,师傅扮演着榜样的角色。榜样的吸引力影响着学徒的注意,令人喜欢的榜样有利于学徒主动参与观察过程,而不具有吸引力的榜样,即使在技术方面非常出色,也会受到学徒内心的排斥。在选拔师傅时应侧重如下方面:一是具有高尚的师德,在做人做事上能够给予学徒正能量的言传身教;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具备训练和指导学徒开展学习的能力;三是熟悉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向学徒传承企业文化;四是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培养并塑造学徒的职业作风;五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能不断改革创新;六是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能给予学徒各方面的鼓励。

师傅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师徒知识共享的过程,师傅对徒弟的影响不仅是对徒弟职业成长的影响,也会给所在组织带来人力资源提升。为消除师傅因知识共享而失去个人竞争优势的担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公司应从知识产權保护的角度出发,制定可行性的薪酬制度,给予师傅一定比例的报酬,以鼓励师傅承担学徒培养工作,避免“知识囤积”“知识共享敌意”等失调性指导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通过举行“拜师仪式”增强师徒之间的仪式感,在公司内加大学徒制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学徒制育人氛围,提升师傅参与学徒指导的行动自觉。

(二)个性化培养学徒,注重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总体效率,却忽略了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无法进行专门化的指导。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在认识和表现上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师徒特征的差异是影响师徒关系的重要因素,如师徒之间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区域文化、性格特征的组合等,会影响师徒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效果。学徒制人才培养应注重学徒群体之间的差异,落实“以学徒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充分尊重学徒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学徒的个性和潜力得以有效发挥。

在企业层面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一是构建师徒双向选择机制,学徒开展实习时,给学徒提供一段适应期,在此期间不要指定专门的师傅,学徒的管理可以由车间主任或班组长暂时代替,当学徒与优秀员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后,彼此之间更有利于实现师徒关系的匹配。二是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部门负责人需要根据学徒的实际情况,编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立学徒成长档案,根据不同学徒能力的差异进行“宽基础、活模块”的指导,实现有针对性的培养。三是专门化的职业分工培养,当学徒已经基本胜任常规性工作后,应根据学徒的特长、性格等特点,进行专门化的职业分工培养,为学徒的未来职业成长奠定基础。四是建立健全学徒培训中心,提供必要的训练设施,以供学徒独自开展个性化学习及技能训练。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学徒的权益

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动态完整的学徒考核方案,有助于师徒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一是可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学徒制经验,将行业协会引入学徒考核之中,做到企业培训与考核评价机构相分离,客观公正地反映学徒的学习状况。二是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构建有利于学徒个人发展的路径和晋升平台,增强学徒的企业归属感,落实学徒的合法收入。三是物质与精神激励并存,公司要及时关注学徒的成长,适时进行表扬的强化。公司的强化不仅可以加速学徒知识的内化,进而形成稳定的行为,还能促使学徒更加注意师傅的榜样行为,并引发学徒情感上的共鸣,在观察学习中提高其动作行为再现与示范行为活动的一致性。四是进一步健全学徒的资格认证制度,依据企业内部认证标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保证学徒的可持续发展。五是采取差异化考核,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考核;而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欠缺的中职毕业生,可以侧重于岗位操作技能的考核,以激励其不断提升岗位技能水平。

此外,从西方国家现行制度来看,师徒之间要签订严格的学徒培养合同,明确师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若不按时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将会被申诉。我国在实施学徒制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并加大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忠霞.职业院校中默会知识的传递策略[J].职教论坛,2009(9):35-37.

[2]王增鹏,洪伟.科学社会学视野下的默会知识转移:科林斯默会知识转移理论解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5):641-649.

[3]贺斌.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5):35-48.

[4]崔琦,何燕珍.企业学徒制一定充满正能量吗:失调性指导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8):73-85.

[5]杨林生,牟惠康.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大學教育,2008(4):104-108.

[6]刘朝晖.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默会知识及其养成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1):40-43.

[7][15]徐金雷.技术的默会知识及其实践培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6):19-28,154.

[8]黄红艳,靳利斌,李辉.从默会知识理论视角探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20(2):22-25.

[9]赵春鱼.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161-168.

[10][18][19][20][2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47.

[11][12][13][14][16]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7-149.

[17]吴呤颗,秦炳旺.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J].职教论坛,2016(29):5-9.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默会知识学徒制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默会知识视角下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应用默会知识,激活语文教学
职业默会知识学习与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