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高校心理育人途径研究

2021-09-22 03:54宋耀新史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

宋耀新 史倩

摘 要:

新冠肺炎的迅速蔓延,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处置、行动迅速。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世界范围内疫情将持续反复存在,这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各高校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下不断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1],积极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敢为人先,不断探索后疫情时期心理育人工作新方法,创新性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通过构建立体化心理育人途径,不断创新心理育人方法,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心理育人;育人途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3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4-0155-0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出要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黨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下步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指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育人工作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后疫情时期心理育人工作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新挑战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首次将心理育人列入到十大育人体系之中。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心理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由此通过探索积极有效的心理育人方式方法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成为高校教育的共识并得到高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1.心理育人工作的特点

第一,心理育人工作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首要目标,这是心理育人工作的根本原则。培养什么人,是心理育人工作的首要问题。心理育人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心理育人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需站得高、看得远,要着眼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心理育人要从“育心”向“育德”、“育人”持续深入,在引导帮助大学生处理消极情绪体验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塑造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绪感受与社会道德规范联系起来,使他们的个人道德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引导大学生理性乐观处理现实问题,不断提升国家社会认同。

第二,心理育人工作主要以心理学理论知识为方法依据,这是区别于其他育人方式的根本特征。心理育人工作是指以围绕人心理发展规律来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育人工作,就是教师从学生的身心实际出发,在掌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等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压力,挖掘内在潜力,提升心理品质,不断完善人格,以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目的,不断为新时代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三,心理育人工作是帮助大学生心灵成长,不断完善人格的一个过程。许多大学生初到大学校园,有初到新环境的新鲜感,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更有独立性不够而依赖性强和处理事情过于感性冲动等不足。有的初到校园会出现分离焦虑等症状;有的面对难题时不知道寻求帮助,采取回避的办法,最后压力较大导致崩溃;有的内心比较封闭,难于融入寝室等周围环境;也有的面对大学较为宽松的氛围,自制力比较差而陷入网瘾等;这些都是不少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但经过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育人工作,营造安全关爱的良好氛围,重新促进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最后这些大学生都得到了成长进步,当他们离开大学校园时,其独立性兼具合作包容性都得到较大提升,处理事情也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第四,心理育人工作是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不断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一个过程。心理育人也是育人心理,是通过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环境等育人载体,不断调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念,心理育人也是建立在“以大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不断促进学生及时觉察自身情绪变化、心态波动,并逐渐发展成有活力的、有内聚性的个体[3]。

第五,心理育人工作是注重灵活性,不断提高学生适应各种环境能力的一个过程。灵活性是作为人适应社会良好的一个心理层面的显著标志。许多同学到大学后表现出适应不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灵活性,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在刻舟求剑,继续套用原有的策略来应对,这必然会表现出许多适应不良症状。心理育人的过程就是不断从认知、情感和生理层面消除其消极刻板映像,并在认知上扩充其见识,让其认识到更多的可能性,在行为上引导其参加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其感受到在人际互动中的张力,通过逐渐增强其适应校园环境的灵活性和韧性,最后达成较好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2.后疫情时期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育人的核心是要培育什么样的人,目的对方法和路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方法和路径需保障目的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时代新人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这是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即为社会培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想取得实效,不仅仅要关注采取的方法和路径,更要与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具有的矛盾心态以及产生的人格影响的新挑战结合起来,并通过对这一时期学生在心理层面特点的了解采取科学的引导方法,从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行。通过对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动态的了解,以及结合较长时间内疫情将反复出现的判断,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矛盾:

其一,在疫情感知方面,消极无助与可防可控的矛盾。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由塞利格曼提出的,是指个体在经历挫折与失败后发现通过自己的行为不会实现设定目标时就会产生的一种放弃的心理状态。新冠疫情暴发引发了人们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呈现出的传染性强、无法直接感知其存在等特点,都会使部分人产生不可知的感受,且疫情反复暴发消耗着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耐心,这种耗竭加上不可知的感受容易引发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产生消极无助的感受。

这种消极无助感对于疫情防控是极其有害的,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疫情防控耐心的耗竭,长时间的隔离封闭会显著降低学生采取积极措施的可能性,有的可能会消极执行高校有关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有的会做出与要求相违背的行为,有的甚至会产生身心疾病进而引发极端事件,这不仅与疫情防控所需的“可防可控”的正确认知相违背,更会通过部分消极无助的学生的破坏行为影响整个高校的疫情防控大局,需高度重视这种消极感知的危害。

其二,在生活管理方面,封闭式管理与渴望自由的矛盾。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篇研究指出: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会陪伴人类到2025年[4]。因此,疫情防控下的校园封闭式管理将成为常态。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内诸多高校都实施封闭式管理,校园的封闭管理使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安全的环境当中,但封闭的环境下,学生的一些需要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这种压抑感是指在特殊环境下,个体将不能接受的思想、体验和冲突从意识中“驱逐”到潜意识的范围内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的表现。大学阶段是向成年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大学生不仅有旺盛的精力,而且已经具备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基本能力,更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以及愿意接受诸多新事物的迫切愿望,而疫情期间的封闭管理必然与大学生的渴求愿望产生较大冲突。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下,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使学生处于与疫情防控要求不符的矛盾之中。

其三,在人生态度方面,积极主动与被动依赖的矛盾。习近平在2020年对青年寄语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要培养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和直面应对的挫折观。这种人生观不仅仅引导着我们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人生中的各种选择。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对自我有远大的憧憬,但又往往因目标过高而缺乏行动力,常表现出有直面人生困难的豪气,但实际承受挫折与危机的能力较弱,往往因情绪体验较差而产生回避或拖延的行为,也会表现为“理想我”与“現实我”的冲突而陷入心理平衡的危机中。后疫情时期的大学生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部分学生因疫情影响对未来产生消极或悲观的想法,再加上线上教学活动的常态开展,使学生们缺乏面对面的亲近感,而易因过度依赖网络而脱离大学生成长的群体环境和现实交往圈,内心易逐渐因感到缺乏集体归属感而产生消极避世、被动依赖心态,这种心态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积极主动状态存在着较大差距,将会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适应社会。

二、后疫情时期高校心理育人的主要途径

为了促进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部专门下发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的指导文件,要求高校丰富育人力量、加强育人资源建设,完善育人机制、构建协同化育人体系。在心理育人的工作中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主要作用,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育人体系,各个部门各司其责、相关教师相互配合,发挥集体合力、积极作为,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确保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要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展开,通过多学科共同参与,针对不同学生的多维度心理需求开展因疫情反复引发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创伤治疗及适应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咨询干预等育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发挥学校各子系统心理育人工作的参与度,丰富心理育人的学科支撑,提高学校协同育人的功效,不断优化心理育人效果,发挥高校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作为十大育人机制之一,新时代心理育人是高校数十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经验的总结,也有效满足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育人不单单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之类的工作,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心理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等环节相结合,实现多维度育人体系。

1.通过课程教育构建立体化心理育人途径

课程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每门课程都不可避免涉及到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引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相结合,注重学生精神财富的培养,就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的养成,高校心理育人就可以实现由教师引导的灌输育人和大学生自我引导的自我育人相结合,达到心理育人的目的,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除此之外,强化家校共建理念,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访谈、线上微课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鼓励家长引导学生按时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及时关注心理预警学生;明确家校双方共管责任,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扰,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并做好当学生出现心理波动时能够及时向社区、专科医院、学校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通过实践教育建立一体化心理育人途径

高校承担着教学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重任,应建立一体化育人方式,将心理育人渗透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领域之中,通过与其他育人方式的有机整合,形成衔接有序、互动融通、目标统一的整合机制,促进心理育人效果的提升。例如,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文化修养的提升能加强品德修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学习,提升心理品质。

新时代我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充满活力,对生活抱有热情和希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对人生成长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有着强烈渴望,但他们的吃苦精神、抗压能力、学习动力还需加强。教师需要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品格特征,在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应重视实施积极的实践教育。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开展如新生入学的适应教育,针对毕业生的生涯迷茫、就业焦虑和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通过实践活动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塑造出健康的品格与健全的人格。

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传播面积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稳定情绪,如何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知和开展生命观教育从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在后疫情时期发挥心理育人的重要作用,都是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实践挑战都要求心理育人要与其他育人体系紧密配合,发挥出道德的引领性、学科的科学性、方法的实效性。

3.通过多元化平台教育构建整合式心理育人途径

因后疫情时期教学的特殊性,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成为高校因势而变的育人主渠道,通过线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不断适应网上学习的新途径。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之中,给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书信对话、课后留言等育人方式,开启了现代化的心理育人途径。

辅导员、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动态与心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配合线下开展线上活动,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借助于QQ、Email、微信、微博、公众号、微博超话等交流平台,同大学生进行在线匿名交流,跟他们进行实时对话、实时沟通,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播放心理短剧、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心理健康教育慕课和建立心理咨询电台等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弘扬正能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实现价值观育人、优秀榜样育人、谚语格言育人、名人事迹育人等,引导在校大学生培养活泼开放、追求上进的心理状态。

4.通过自我教育构建自助式心理育人途径

面对后疫情时期的新形势和“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新任务,是使大学生认识“自我教育”并习得“自我教育”技能的重要时期。所谓的自我教育就是“大学生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对自我提出要求,进行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提高和完善个人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即除了老师、同学、亲朋好友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障碍,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本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指出人格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三个部分协调一致保证了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协调发展。

每位大学生都具有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激励的能力与潜能,这种潜能一旦激发出来,就能释放出无穷的潜力,能够更好的进行情绪和行为调控、适应环境和灵活处理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发展心理学中强调“最近发展区”,即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解决问题发挥其潜能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该理论也提出了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心理育人的重要途径,即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情绪、学业等方面的困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与自我调节,要让当代大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任,将学生的自我引导和自我育人相结合,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5.通过校园资源构建隐性心理育人途径

新时代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只是某个辅导员教师或班主任的责任,而是全校的责任,是每位教师都应尽的职责。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综合影响下,以低级心理机能为基础,逐渐发展到高级心理机能的过程。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因此,我国高校校园内的辅导员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群体、授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员都是心理育人的实施者,这是高校心理育人的有形人力资源。其次,图书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校园内的名人故居等场合,是心理育人的无形资源。

校园资源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博雅塔都会让人感到自然的宁静,陈寅恪先生的故居会引发人源自内心深处的崇敬。因此,利用校园资源育人并不是单一的育人活动,而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育人的辅助途径,校园资源就可以发挥教学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效。

三、后疫情时期高校心理育人的启示与建议

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根本工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提供重要的路径与方法,高校应积极适应后疫情时期特点,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健全的人格,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鼓励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探索出心理育人的新方法,更好的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虽然我国较快实现了对疫情的控制,但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国也必然会受到全球疫情的不断冲击,间歇性局部暴发疫情在未来几年内均可能存在。如何满足后疫情时期心理育人的工作要求,真正做到心理育人不断线,为后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进而实现价值导向引领作用,是心理育人工作的时代课题。

1.加强对灾难的正确认知教育,提升疫情防护心理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类的成长史从来都与各式各样的灾难相伴而行,无论是将其与人类自身的行为联系,还是在更大的生态环境中对其予以解释,都反映了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

开展以疫情防控基础知识科普教育为核心的宣传工作,使大学生了解新冠病毒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传播的途径、主要危害以及个人防护常识等基础知识,及时对疫苗基本情况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疫苗重要性的认识。提倡疫情防控文明生活新方式,疫情期间外出乘坐交通工具坚持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的地方。注重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疏导教育,通过及时、定期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学生骨干开展正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减压放松、知识普及、危机干预等活动疗愈大学生的心理创伤,积极调整塑造大学生对灾难的正确认知,提升学生对疫情的防护心理能力。

2.提升管理科学性,创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

突出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将师生心理承受因素纳入疫情防控整体考量筹划中,积极发挥学校心理专家作用,通过建立线上心理平台和完善心理救助机制等形式提升疫情防控整体的科学性。封校期间要积极发挥好各类心理平台基础性救助作用,对有需求学生要及时跟进关怀;发挥好班干部和心理委员末端神经作用,遇有情况要能第一时间上报,及时干预。创新疫情期间集体活动组织方式,将行政会议尽可能“网络化”,而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关心恳谈会”要多现地组织,辅导员和班主任要走进大学生集体,走进班级和寝室,多与学生“触心长谈”,了解学生最近心理状况和家庭学习情况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良情绪;定期开展集体生日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开展暖心小游戏,活跃学生氛围,通过游戏活动等将大家的心融入到一起。

3.强化心理人文教育,增强心理活力

加强心理人文教育,注重从进化心理角度讲明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类心理在应对环境改变上所具有的可适应性和可塑造性,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展现出的巨大能量,从人类历史上面临的无数次巨大灾难中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故事中阐述人生可贵和人性的光辉,从心理学大家对心理学理解的发展进程中来反观我们自身的认知发展,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角度阐明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实现等。通过心理人文教育,使学生既能从宏大的心理学发展背景中领略到前人智慧的结晶,又能感受到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及当自身面临心理困境时也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到镜映,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能量和活力。

4.加强网络新平台的运用,提升线上心理育人效果

心理育人工作要积极适应疫情带来的改变,加强网络平台操作技能使用培训,可借助高校网络中心力量精心组织,确保网络平台使用培训出效果;积极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丰富心理育人线上教学形式;教师要善用网络平台,发挥网络平台的快捷、容量大等优势,实现心理育人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的融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听课状态和授课效果等,确保网络授课“不落一人”;进行网络授课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网络授课的教学质量;加强“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的组织,充分认识到网络新平台及时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征,避免大学生过度沉迷于虚拟网络,各教学单位需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助力提升心理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3).

[2] 朱平.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3] 吕伟红.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与助益[J].学术交流,2014(10):49-53.

[4] Stephen M.Kissler,Christine Tedijant,Edward Goldstein, Yonatan H.Grad,Marc Lipsitch.Projecting the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SARS-CoV-2 through the postpandemic period[J].Scisence,2020(368):860-868.

[責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
新学年后疫情时期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指导
后疫情时期下探索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
后疫情时期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消费回补的思考
后疫情时期的医院运营管理策略探讨
后疫情时期高校线上教学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后疫情时期地产业成本管理的风险及应对研究
提升心理资本,弯道超车成“黑马”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