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密田:向着最光亮的地方奔跑

2021-09-22 01:59司徒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躺平马拉松

司徒

“我跑完15场马拉松,获得23块奖牌,也骑行走过祖国的6万余里土地,途经20省份60余个城市……”6月18日,江苏徐州,在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密田回顾大学生活时,现场掌声雷动。

王密田本硕均就读于矿大。他曾以第一負责人的身份,主持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一项并顺利结题。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软件著作权一项。全国结构设计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明珠”,他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第一次将这一荣誉带回了矿大。

作为一名土木人,熬夜做模型是他的生活常态。“你见过凌晨三点的矿大吗?”王密田说,“我不只见过凌晨三点的,更是见过凌晨四点、凌晨五点的。”

人物角度一:战胜自我,挑战极限。

学习并不是王密田的全部。本科入学以来,王密田每年都会报名参加马拉松,一年两场,一场半马,一场全马,他从未缺席。每一次跑过终点都意味着将梦想转变成现实,王密田说:“对于每个踏上赛道的人来说,最后的几公里都是魔鬼路段,几乎每个人都想过放弃,但是都咬着牙冲过了终点,这就是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马拉松对于王密田的意义在于战胜自我、挑战身体极限。

于王密田而言,一期一会的除了马拉松,还有骑行。王密田自大一便开始尝试骑行。2018年本科毕业后,他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上海出发,横穿祖国,历经51天、5千余公里,最终到达拉萨。2019年研一,他骑着一辆摩托车,从矿大出发,穿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途经12省27市,在祖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周长12000公里的圆。

今年临毕业前,25岁的他再次骑上摩托从矿大出发,23天行程7500公里,成功到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人物角度二:踏实做事,守住初心。

有人质疑说,王密田“有钱才能走这么远的路”。事实上,王密田是学校A级贫困建档生,父母以务农为生。王密田2014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本校硕士研究生。早在考上大学那天起,王密田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四年后不一定成为一个特牛的人,但这四年的生活必须要步步为营,丰富多彩”。

他连续7年利用休息时间做家教,周末的兼职经常一天超过12小时……他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并且累计回馈家庭超5万元。“我就是不想躺平,有的是冲劲儿。”他自称不是天赋型“选手”,但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的道理,所以从小到大,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很踏实认真。

王密田也从未放弃过帮助他人。作为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他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7场,与18家企业建立联系,帮助同学获得150余个专业实习岗位。他还在众筹平台累计捐款超300次,向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对于走红一事,王密田表示:“很意外,没想到自己的经历会引起关注,不过这也不代表我有什么过人之处。”他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还是要踏实做事,守住自己的初心,不断地往前走,成为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

适用主题:踏实做人,守住初心;目标;活出意义与价值;对社会有贡献;投身所爱……

学生运用示例

王密田的人生安排可谓充实而又忙碌。他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从自身专业、个人兴趣做起,把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做到了极致。正如他所说:“我就是不想躺平,有的是冲劲儿。”从他的这股闯劲中,我们看到了新青年的“有为”与“能为”。

如果他选择了“躺平”,他就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极限在何处,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正是他的不妥协、不放弃,让我们明白,只要自己坚持,只要自己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挑战一切可能,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被他人观念困住,也不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卢梭曾说:“上帝造就了我,而我却将模子打破。”如果生来就被束缚,就被规划,那么你又是谁?是别人的影子吗?王密田用7年的时间创造了属于自己充满闯劲的人生,让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这或许就是对自己人生美好青春的见证。不“躺平”,不妥协,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王密田做到了,我们也可以。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敢于勇往直前的人,敢于挑战命运的人,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努力,那么一切不可能皆为可能。

(指导教师:陈婷/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中国矿业大学躺平马拉松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冰上马拉松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工作简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中国矿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的批示
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史志丛书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