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双区”建设和“双高计划”背景下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构建研究

2021-09-23 12:52刘秋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链药品

刘秋华

[摘           要]  深圳紧抓“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在“双高计划”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指出新形式下深圳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以及职业群分布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构建路径,同时也客观点出当前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挑战。

[关    键   词]  “双区”建设;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08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领域形成并壮大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面向“十四五”,建设对接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专业群,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深圳“双区”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和人才需求改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1]。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深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紧抓“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制定出台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2020年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及《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1+3”配套文件,提出把深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全国生物经济先导示范城市和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的宏伟目标。

(二)“双高计划”和深圳国家职教改革试点为专业群建设注入动力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紧接着“双高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聚焦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率先建设发展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面向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驶上快车道。

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改革创新举措,在七个方面推动深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探索职教高端发展新模式。到2022年,深圳计划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建设一批一流职业学校和一流专业群,助力产业高端发展。实施意见也提出支持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民办品牌高职院校[2]。

二、深圳高职院校生物医药类相关专业群建设概况

目前深圳有高职院校4所,其中3所开设有生物医药类相关专业。2021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原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整合,调整为食品药品学院,目前开设有药学1个专业,尚未搭建起生物医药类专业群。部省文件提出支持广东省按程序将深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目前深圳技师学院开设有生物技术和药物制剂2个专业,也尚未搭建起生物医药类专业群。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开设药品生物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健康管理等多个相关专业,为打造对接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专业群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构路径

(一)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和职业群分析

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认定深圳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2009年起深圳开始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13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055亿元,2016年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2017年产业规模超过2400亿元,2018年产业增加值高达22.3%,位居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2000年产业规模近3000亿[3]。目前深圳已建成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载体511家,在诊断试剂、疫苗、干细胞、生物药等领域,培育出华大基因、康泰生物、北科生物、海普瑞、海王生物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研发、原材料生产;中游:生产和流通;下游: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急需大批研发岗的实验技术人员、生产岗操作和管理人员以及医疗服务人员。

(二)基于产业链的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

鉴于学校所处区域、办学基础、发展定位等各不相同,专业群构建方式也呈现不同类型。组群方式有专业分类一致型、产业链专业集结型、服务群体一致型、资源互补型等[4-5]。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深圳市南山区,最先开设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根据市场需求陆续又开设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和健康管理等专业,每个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情况如图所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接产业链上游的药物研发,学生可以在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实验员技术工作;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接产业链中游的药物生产,学生可以在药企从事药物生产、检验及相关管理工作;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接产业链中游的药品流通,学生可以在連锁药房、医药电商从事药品采购、运输和销售工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接产业链下游医疗服务,学生可以在社区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等从事检验工作;健康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接产业链下游医疗服务,培养的学生可以在医疗服务机构、社康中心、连锁药店、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机构、养老院等从事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工作。

(三)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一体两翼”架构

确立了专业群的产业链组群逻辑,还需明确专业群各专业的位置和功能,才能实现专业的规模效应、合力效应和效率效应。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由5个专业组成,其中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是群内开设时间最早、师资队伍最强、校企合作资源最多、技术性强、学生就业质量最高的专业,对接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医疗服务,是专业群的支撑专业,构成专业群的“两翼”。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容共生,5个专业组成“一体两翼”的有机整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和产业链人才需求的适配度,更好地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四、结语

专业群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群内各专业彼此赋能,协同发展。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搭建只是完成了专业群建设的第一步。专业群内涵建设包含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双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等多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将专业群各项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链深度对接,服务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和学校办学实力,是检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建设质量成效的最终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S].2019.

[2]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Z].2020-12-1.

[3]张雄化.后疫情时代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20(7):15-17.

[4]匡瑛.“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定势突围与思路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127-132.

[5]顾永安,许戈,张静.高职院校专业群生成逻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152-157.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产业链药品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药品保存细解读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
新三板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京津冀跨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怎样买到合格的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