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涝防疫两不误 国民经济大闯关

2021-09-23 15:09陶凤吕银玲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1年9期
关键词:月份制造业消费

陶凤 吕银玲

从下半年来看,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趋势是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

今年夏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之外,我国多地也进入了汛期洪涝灾害多发期,这对国民经济影响几何?8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7月份,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影响,国民经济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从累计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态势。

消费增速回落  网购“补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25亿元,同比增长8.5%,比6月份回落3.6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两年平均增长3.6%;环比下降0.1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829亿元,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4.3%。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消费同比涨幅回落至个位数,仅为8.5%,显著低于市场之前的一致预期,环比也由正转负。其原因主要是,南京等地暴发疫情,人员流动和线下消费都受到显著影响,加之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也对经济生活产生较大扰动,消费修复短期受阻。

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分析,从主要商品看,汽车消费成为最大拖累。“汽车消费同比增速由4.5%下降至-1.8%,下降幅度为6.3个百分点;而除汽车外的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由13.1%回落至9.7%,下降幅度为3.4个百分点。”

不过,付凌晖指出,从累计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3%,与上个月基本持平。多数商品类别保持增长,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网上零售增势稳定。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7%,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下半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会继续回暖。今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速为12%,比一季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时要看到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7.4%,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表明居民消费意愿在提高。

投资低于预期  制造业藏惊喜

工业和投资领域也受到一些影响,数据指标低于预期,不过制造业投资增速呈加快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6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两年平均增长5.6%,环比增长0.3%。

投资方面,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2533亿元,同比增长10.3%,比1—6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3%;7月份环比增长0.18%。

王军分析称,7月以来,上游生产资料价格高位整固,对制造业投资影响加大。河南等地发生洪涝灾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地区基建活动的开展,基建投资仍旧低迷,同时地产投资延续高位回落态势。多种因素制约,1—7月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至10.3%左右,环比接近零增长,同样是显著低于预期。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0.9%,比1—6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3.1%,比1—6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8%,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王静文分析称,基建投资超预期回落,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极端天气,受台风、强降雨等气候变化影响,7月建筑业PMI下降2.6个百分点至57.5%,致使基建投资受到拖累。二是资金因素,直到“7·30”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前,无论是专项债发行还是财政支出,均滞后于往年进度,这使得基建投资反弹乏力。

对于未来投资情况,付凌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的一些重大项目会陆续启动建设。同时随着经济恢复,制造业投资在持续回暖。1—7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两年平均增长3.1%,比上半年加快了1.1个百分点。现在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企业预期总体稳定,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长。

出口订单回落  贸易结构改善

在进出口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265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18142亿元,同比增长8.1%;进口14515亿元,同比增长16.1%。

付凌晖对此表示,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世界经济总体在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年全球经济增长6%,主要贸易增长会保持在较快的水平。我国工业生产在全球贸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全球经贸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进出口的增长。

不过,进出口总额1—7月同比增长11.5%,环比出现回落,出口订单数量有所回落,但贸易结构继续改善。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认为,“政策支持和跨周期调节等影响,会对下半年经济表现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

王静文表示,“7·30”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跨周期而非逆周期的表述来看,政策将会为明年留力,而不会在今年下半年提前发力。

对此,付凌晖分析,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不少挑战,生产制约因素增加,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从下半年来看,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趋势是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两年平均增速总体上保持加快态势。今年上半年经济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了0.3个百分点,说明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综合来看,下半年我国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主要宏观指标会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会继续提升。”付凌晖说,“预计下半年主要宏观指标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延伸阅读

消费不易回归常态

文│伍戈

疫情反复之下严防死守或为常态,预示经济回归正常将是一个拉长的过程。

新冠病毒变异似已常态化,且有与人类长期共存之势。一波三折,国内防控再度升级。疫情如此反复,是否意味着其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再度加剧?或者,预示着其对微观主体将產生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影响?

疫情反扑之下经济势必受损。然而,从过去几轮疫情反复的历程来看,其对经济的冲击程度呈现边际递减态势。究其原因,或与各界对病毒的认知程度提升及更加有效的应对有关。疫情所催生的新需求(如“宅经济”)以及新供给(如线上办公)等也为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

疫情复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在逐步趋弱。去年年初第一轮疫情暴发后,强烈的避险情绪使得股票价格大跌、债券利率大幅下滑。然而,随后的几轮疫情复发后,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明显减弱,股价和利率有时甚至反而上升,反映出疫情复发未必都是驱动市场的核心矛盾。

疫情反复更为复杂和长期的后果是,对微观主体带来预期的不稳定性。多次反复之下居民就业、收入等不确定性加大,预防性储蓄动机随之上升。除了居民收入因素以外,储蓄意愿依然掣肘消费的恢复速度。每一波疫情扰动边际消退之后,消费虽有回升但幅度渐弱。

在疫情绵延不绝,服务业被“中断”的预期之下,服务业企业扩大资本开支的意愿势必受到冲击。与工业不同,疫情复发对服务业投资的影响未必越来越小。随着每一波疫情边际减弱,服务业投资反弹的幅度越来越弱,甚至不升反降,从而对整体投资形成拖累。

(作者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月份制造业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