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评价

2021-09-23 10:47王尚堃王资霖孙永杰
山西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指标评价

王尚堃 王资霖 孙永杰

摘 要:对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进行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标准。以‘红香酥梨为对照(CK),依据有关标准,对3个红梨新品种(系)‘红贵妃‘红梨2号‘红梨3号果实内在品质从维生素C、总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果胶、水分和总灰分含量8个指标进行了检验测定分析,维生素C含量、果胶含量‘红贵妃梨均最高,分别为9.53 mg/100 g、4.30 g/kg,分别比CK高42.2%、26.1%,与CK及其他两个新品系差异极显著。总酸含量‘红贵妃梨与‘红梨3号相同,均为0.10 g/kg,比CK低82.8%,与CK和‘红梨2号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红梨2号与CK差异不显著;‘红贵妃梨和‘红梨3号与CK差异极显著,分别比CK低35.8%、7.3%;单宁含量‘红贵妃梨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最低,比CK低16.7%,与CK及其他2个新品系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总灰分含量和水分含量3个红梨新品种(系)均与CK差异不显著。‘红贵妃梨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内在品质表现最好。

关键词: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指标;评价

Abstract: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new red pear cultivars (lin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standards,taking ‘Hongxiangsu pear as a control (CK), 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ndards, the internal fruit quality of three new red pear cultivars (lines) ‘Hongguifei Hongli NO.2 and Hongli NO.3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vitamin c, total acid, soluble sugar, protein, tannin, pectin, moisture and total ash content. The vitamin C content and pectin content of ‘Hongguifei pears were the highest with 9.53 mg/100 g.and 4.30 g/kg,which were 42.2% and 26.1% higher than CK, which were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CK and the other two new cultivars. The total acid content of‘Hongguifei pear was the same as ‘Hongli NO.3, both 0.10 g/kg and was 82.8% lower than that of CK, which was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CK and ‘Hongli NO.2.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Hongli NO.2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K. ‘Hongguifei pear and ‘Hongli NO.3 were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CK, which were 35.8% and 7.3% lower than CK respectively. The tannin content of‘Hongguifei Pear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three new red pear cultivars (lines), which was 16.7% lower than CK, and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CK and the other two new cultivars. The protein content, total ash content and water content of the three new red pear cultivars (lin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K. The ‘Hongguifei pear had the best internal quality among the three new red pear cultivars(lines).

Keywords:red pear new cultivars (lines); inner quality of the fruit; indicator; evaluation

紅梨是果皮为红色的一系列品种的总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红梨栽培,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红贵妃梨是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红香酥梨中选育出的优良芽变品种,因果实呈纺锤形,向阳面呈鲜艳红色,犹如古代美人杨贵妃美丽的腰身,故命名为‘红贵妃。而‘红梨2号‘红梨3号则是公司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优良品系的暂命名。这3个红梨新品种(系)均表现出较好的栽培性状:生长势强,树势中庸,坐果率高;树冠可自然形成纺锤形,不需拉枝,枝条自然下垂;果实无须套袋,可自然着色,颜色鲜艳、亮丽;果实酸甜,有苹果香味;抗病虫,比其他梨树品种生长快[1]。特别是‘红贵妃表现尤为突出,经在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基地采用不同栽培密度、相应树形,在不配置授粉树情况下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现为早果、丰产、稳产,自花授粉,抗寒力强,无采前落果现象。果实在冷库中贮藏后,颜色更加鲜艳,香味浓郁。‘红贵妃2018年、2019年在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均售价分别为16元/kg、20元/kg,其2年平均产量为1 222 kg/667 m2,2年投资成本平均分别为1 500、2 000元/667 m2,2年纯收益分别为18 052元/667 m2,22 440元/667 m2;‘红香酥2018年、2019年在河南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均售价分别为10元/kg、12元/kg,其2年平均产量为329.3 kg/667 m2,2年投资成本同样平均分别为1 500、2 000元/667 m2,2年纯收益分别为1 793元/667 m2,1 951.6元/667 m2,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红梨新品种(系)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评价却缺乏科学试验数据支持。通过有关指标检测,对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在当前和今后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对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评价采用有关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红梨内在品质方面的研究,张传来等[2]采用矿质元素含量测定方法对‘美人酥‘红酥脆‘满天红3个红梨品种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了科学评价,结果表明:3个红梨品种果实种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且含量均是K>Fe>Zn>Ca>Cu>Mg>Mn;不同品种果实中,K、Zn、Mg和Mn含量为‘美人酥>‘红酥脆>‘满天红,Fe和Cu含量为‘红酥脆>‘满天红>‘美人酥,Ca含量为‘满天红>‘红酥脆>‘美人酥,7种营养元素总量为‘红酥脆>‘美人酥>‘满天红。尹蓉等[3]通过对红梨杂交品种‘玉露香的发展历程以及其自身品质评价与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对其品质的影响,提出不同栽培区域下‘玉露香品质比较的研究展望。王红义等[4]通过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8个指标的含量测定,筛选了张掖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质红梨品种‘早酥红。徐锴等[5]研究了不同果袋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可以增加果实质量。套袋后,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褐色和蓝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糖酸比。褐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的固酸比升高,褐色、绿色、透明果袋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褐色、蓝色和橙色果处理降低了果皮强度和果皮破裂距离。套袋后,果皮穿刺能量降低;除透明果袋外,其余处理均降低果肉的硬度。套袋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肉细度,提升了果面光洁度,果皮色泽更鲜艳。王尚堃等[6]从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 以柠檬酸计)、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单宁含量(以没食子酸计) 、果胶含量(以半乳糖醛酸计) 、含水量、总灰分含量 8 个指标对在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试栽的 5 个主栽品种‘红香酥‘玉露香‘新梨7号‘满天红‘粉红香蜜做了检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满天红风味最为突出,其次是‘玉露香;口感上‘满天红较为突出;而‘红香酥的营养价值较高。目前,有关红梨新品种(系)‘红贵妃‘红梨2号‘红梨3号通过测定有关指标,对其果实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尚未见报道。以‘红香酥梨为对照(CK),通过对红梨新品种(系)和CK果实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总酸(以柠檬酸计)、可溶性糖、蛋白质(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为6.25)、单宁(以没食子酸计)、果胶(以半乳糖酸计)、水分和总灰分含量等8个指标进行了检验测定分析,以期为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基地概况

示范基地位于河南省商水县练集镇刘坡行政村。土壤是三合土,耕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灌排水条件良好[7],株行距2 m×4 m,小冠疏层形树形。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红梨新品种(系)共4个,分别为‘红贵妃‘红梨2号‘红梨3号和‘红香酥。其中,‘红香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库尔勒香梨ב郑州鹅梨选育的优质中熟红梨品种。4种果实均于2020年7月21日采自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基地西区。

供试天平FA-160S(上海天平仪器厂);定氮仪KDN-08B(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UV-1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仪器公司)。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7月22日-7月29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

维生素C含量检测依据是GB 5009.86—2016;总酸含量检测依据是GB/T 12456-2008;可溶性糖含量检测依据是NY/T 2742-2015;蛋白质含量检测依据是GB 5009.5-2016;单宁含量检测依据是NY/T 1600-2008;果胶含量检测依据是NY/T 2016-2011;水分含量检测依据是GB 5009.3-2016;总灰分含量检测依据是GB 5009.4-2016。以‘红香酥为对照(CK),‘红贵妃记为H1;‘红梨2号记为H2;红梨3号记为H3。每个品种(系)与CK均采取典型果实6个。每个指标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梨新品种(系)维生素C含量

从表1结合图1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维生素C含量H1最高,为9.53 mg/100 g,以后依次是CK、H3和H2,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6.70、5.42、4.20 mg/100 g。H1 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CK,也极显著高于H2和H3; H1 维生素C含量比CK高42.2%,几乎是H3与H2 维生素C含量之和;而H3和H2 维生素C含量则极显著低于CK,分别比CK低19.1%、37.3%。说明H1在检测的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维生素C含量表现最为突出。

2.2 红梨新品种(系)总酸含量

从表1结合图2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H2总酸含量为0.29 g/kg,H1與H3总酸含量相等,均为0.10 g/kg,而CK总酸为0.58 g/kg,3个红梨新品种(系)总酸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H2总酸含量比CK低50%,H1与H3总酸含量均比CK低82.8%。

2.3 红梨新品种(系)可溶性糖含量

从表1结合图3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H2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7.50%,以后依次是H3、H1,分别为6.96%、4.82%,CK可溶性糖含量高于3个红梨新品种(系),为7.51%;H2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H3、H1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极显著,分别比CK低7.3%、35.8%,且H1与H3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也达极显著。

2.4 红梨新品种(系)蛋白质含量

从表1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H3、H2、H1,分别为0.36、0.35、0.34g/100 g,而CK为0.44 g/100 g,其蛋白质含量比3个红梨新品种(系)均高。3个红梨新品种(系)蛋白质含量与CK差异均不显著,且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差异也不显著。说明3个红梨新品种(系)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大,均在0.34 g/100 g及以上多一点,原因可能是这3个红梨新品种(系)含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及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土壤肥力相差不大有关。

2.5 红梨新品种(系)单宁含量

从表1结合图4可以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单宁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H2、H3、H1,分别为438、310、280 mg/kg, CK单宁含量为336 mg/kg;3个红梨新品种(系)单宁含量与CK差异均极显著,而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单宁含量差异也极显著。H2单宁含量比CK高30.4%,H3和H1单宁含量分别比CK低7.7%、16.7%,说明H1单宁含量最低,涩味不明显。

2.6 红梨新品种(系)果胶含量

从表1结合图5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果胶含量由高低分别是H1、H3、H2,分别为4.30、3.86、2.52 g/kg,CK果胶含量为3.41 g/kg。3个红梨新品系(种)果胶含量均与CK差异极显著,且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果胶含量差异也极显著。其中,H1、H3果胶含量分别比CK高26.1%、13.2%,而H3果胶含量则比CK低26.1%。说明H1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光泽最为亮丽。

2.7 红梨新品种(系)水分含量

从表1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水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H2、H3、H1,分别为86.9%、86.3%、86.2%,CK含水量为84.2%,3个红梨新品系(种)含水量均高于CK,但它们均与CK差异不显著,且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含水量差异也不显著。说明3个红梨新品种(系)含水量相差不大。原因可能与示范基地土壤质地条件相差不大有关。在检测时发现,含水量高的H2更容易发生果肉褐变,这可能与该品系单宁含量也较高有关。

2.8 红梨新品种(系)总灰分含量

从表1可看出,3个红梨新品种(系)总灰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H2、H3、H1,分别为0.30、0.24、0.20 g/100 g,CK总灰分含量0.30 g/100 g,与H3相同。3个红梨新品种(系)总灰分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且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总灰分含量差异也不显著。说明3个红梨新品种(系)总灰分含量相差不大。原因可能是由于示范基地实行统一的标准化栽培管理,土壤肥力相差不大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果胶含量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红贵妃均最高,分别为9.53 mg/100 g、4.30 g/kg,极显著高于‘红香酥。总酸含量‘红贵妃‘红梨3号均为0.10 g/kg,极显著低于‘红香酥;可溶性糖含量‘红梨2号与‘红香酥差异不显著;‘红贵妃和‘红梨3号与‘红香酥差异极显著。单宁含量‘红贵妃梨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最低,为280 mg/kg,与‘红香酥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总灰分含量和水分含量3个红梨新品种(系)与‘红香酥差异不显著。‘红贵妃内在品质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表现最好。

维生素C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须的一种维生素,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红贵妃梨维生素C含量高达9.53 mg/100 g,比其芽变来源‘红香酥梨维生素C含量6.70 mg/100 g高达42.2%,而一般梨果维生素C含量仅为4.0 mg/100 g,因此,长期食用该果实,可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有益于身体健康。

王红义等[4]认为果胶含量与水分含量对果实口感起决定性作用。本试验中‘红贵妃果胶含量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最高,为4.30 g/kg,比‘红香酥高26.1%。3个红梨新品种(系)含水量都在86%多一点,与‘红香酥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果胶含量对3个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口感也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红贵妃果胶含量最高,故其口感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表现最好,颜色更為亮丽。

人类常感受不到属于高聚体的不溶性单宁[2,8-11],但其具有调节水果糖酸含量,突出风味的作用[6]。本试验中‘红贵妃单宁含量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最低,比‘红香酥低16,7%。可溶性糖含量‘红梨2号为7.50%,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最高,与‘红香酥差异不显著,而‘红贵妃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4.82%,比‘红香酥低35.8%。总酸含量‘红贵妃0.10 g/kg,比‘红香酥低82.8%。因此,‘红贵妃果实通过单宁调节糖酸含量,其口感和风味就充分表现出来。

果实中维生素C、蛋白质、灰分决定果实的营养价值[4]。维生素C在‘红贵妃中含量最高,与‘红香酥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3个红梨新品种(系)间及与‘红香酥差异不显著。因此,维生素C含量就成为决定3个红梨新品种(系)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红贵妃在3个红梨新品种(系)中营养价值最高。

8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红梨新品种(系)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参考依据。果实品质由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构成,外观品质包括果实形状、大小、整齐度和色泽等,内在品质包括风味、质地、香气和营养[12]。内在品质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维生素C、总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果胶、水分和总灰分含量是衡量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魏建梅[13]从果实的糖分、可滴定酸、维生素C、淀粉含量等指标对红富士套袋苹果做了综合评价;杨宇等[14]从茄子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含量3方面评价嫁接技术对茄子品质的影响;张静瑶等[15]从果实单宁物质含量、类黄酮、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对柿果实营养做了分析。王红义等[4]从果实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蛋白质、果胶质、单宁、水分及灰分含量8个指标对试栽8个红梨做了综合评价;张传来等[2]通过测定‘美人酥‘红酥脆‘满天红3个红梨品种果实中K、Fe、Zn、Ca、Cu、Mg、Mn7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对3个红梨品种(系)果实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王尚堃等[6]从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以柠檬酸计)、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单宁含量(以没食子酸计)、果胶含量(以半乳糖醛酸计)、含水量、总灰分含量8个指标对当地试栽的‘红香酥‘玉露香‘新梨7号‘满天红‘粉红香蜜5个红梨主栽品种做了检测,进行了综合评价。本试验以此为基础,用‘红香酥作CK,通过这8个指标的检测,对‘红贵妃‘红梨2号‘红梨3号3个红梨新品种(系)内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尚堃,黄 浅,李政力.红梨规模化优质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4,27-28.

[2]张传来,刘遵春,苏成军,等.不同红梨品种果实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光谱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3):595-597.

[3]尹 蓉,张倩茹.韩文清,等.玉露香梨果实品质评价与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6,(10):45-47.

[4]王红义,陆 瑛.不同红梨品种在张掖市的引种栽培试验[J].西北林学院报,32(3):134-138.

[5]徐 锴,赵德英,袁继存,等.不同果袋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9,31(2):2011-2018.

[6]王尚堃,黄 浅,李政力,等.红梨不同品种规模化栽培对比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5):118-125.

[7]王尚堃,于 醒,李旭辉.红梨规模化优质丰产[J].山西果树,2019(5):54-57.

[8]王文江,孙建设,高 仪,等.红富士套袋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28-32.

[9]吕英民,张大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4):258-265.

[10]王雷存,赵振阳,董利杰,等.红富士苹果密闭树形修剪效应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65-67.

[11]杜 荣,曲俊贤,赵增强,等.不同拉枝角度对嘎拉苹果叶片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2):71-74.

[12]马 骏,蒋锦标.果树生产技术(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3.

[13]魏建梅.红富士苹果适宜纸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糖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1-52.

[14]杨 宇,周保利,王 伟,等.嫁接对茄子果实中蛋白质、V,c、可溶性糖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7):10-12.

[15]张静瑶,薛晓丽,李 宝.温水脱涩温度对柿果实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5):60-64.

猜你喜欢
指标评价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