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应适当注入价值引导

2021-09-23 04:46陆雨婷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价值引导高中语文课堂

陆雨婷

摘   要: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定型时期,这一时期是培养个人修养最重要的时期。语文课堂及语文教师承担着引导高中生树立积极、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责任。以莫泊桑的小说《在乡下》教学为例,分析小说文本,结合实际课堂教学,阐明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注入价值引导,力求智育与德育相融合。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价值引导   《在乡下》

高中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段,也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挑战与价值,如何有效运用高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人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莫泊桑的小说《在乡下》教学为例,分析小说文本,并结合实际课堂教学,阐明高中语文课堂不仅是文本地演习,还应该适当注入价值引导,力求智育与德育相融合。

一、高中生群体的特殊性与新课程高中语文要求

高中时期的青年的生理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心理发展水平却未能跟上这一飞跃,导致高中生心理发展既有不平衡性、动荡性、闭锁性等负面特征,又有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的正面特征①(83-96)。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定型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朝气蓬勃,却未成熟,心理敏感脆弱。他们在这一时期已经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与社会经验,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强化,不再像孩子一样容易信任成年人,开始有独立思考,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急于树立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高中阶段是培养个人修养最重要的时期。

高中生,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仍有相当的可塑性,要从学生原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结构出发,尊重自主选择,同时严慈相济,寻求最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引导,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高中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②(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個性地发展。”②(1-9)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不论诗词、小说还是散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它们或真实生动地展现世界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或热情讴歌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与人类的脊梁,或精彩地描绘世界美丽多姿的山河,或深刻地阐述生命的意义,或探索人性的广度与深度……在具体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紧紧抓住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文学文本,立足文本,聚焦剖析,并在语文课堂中适时注入价值导向,融入德育,让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以帮助高中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乡下》小说研究成果与教学现状

莫泊桑的小说《在乡下》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四中,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亨利·德·于比埃尔夫妇因没有孩子前往乡下领养,在领养请求被贫穷的蒂瓦什夫妇坚定地拒绝后,他们来到了蒂瓦什夫妇的邻居、同样贫穷的瓦兰夫妇家,这一次,领养请求被瓦兰夫妇讨价还价地接受了,从此,瓦兰夫妇家摆脱贫困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十几年后被送人领养的让·瓦兰衣着光鲜地返回家中看望生身父母,一家欢喜,蒂瓦什夫妇家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当年未被送人领养的夏洛看到回乡的让·瓦兰后,开始抱怨父母甚至辱骂父母是“傻瓜”“糊涂虫”“土包子”,最终离家出走。小说中作者有意设计阴差阳错的情节,但并未给出明确的价值判断,留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分析与教学探讨,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李奇《姓名和称谓也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莫泊桑〈在乡下〉新读》(《学园》2010年第11期)认为,莫泊桑这篇小说的真正意图是反映当时法国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养而不教”问题。李滔《瓦兰夫妇的两难选择——莫泊桑小说〈在乡下〉主题微探》(《现代语文》2015年第1期)探析《在乡下》小说的主旨,认为这篇小说的主旨是多样的: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命运的无常,教育的缺失,世态炎凉,道德与贫穷的较量,环境的重要,穷人的艰难,亲情的重要,等等,不足以囊括小说主旨。王飞《运用对比分析法激活小说阅读教学——以莫泊桑〈在乡下〉》(《语文天地》2015年第11期)从叙事视角的对比、人物对比、场景的对比和假设与还原的对比等四个角度解析小说文本,得出小说的丰富意蕴:物欲时代的生存命运、人无往不在荒诞之中、人在生存困境下的悖论,体现作者的悲观主义哲学。魏莉《〈在乡下〉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0期)从小说人物剖析出发,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矛盾反常处,探究人物的深层心理,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多变及人性的脆弱。何世勇《选择的困局——莫泊桑〈在乡下〉主旨新解》(《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7年第2期)认为,小说并不一定都是鲜明地批判什么、肯定什么,目的并不一定是教育人;小说还可能揭示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或人生中的一种局面。莫泊桑小说《在乡下》揭示了一种人生的困局——选择困局。

可以说,莫泊桑这篇小说确实是一篇值得挖掘的小说,其蕴含的主旨意蕴非常丰富,包罗众多,既有的文本解读可以说基本涵盖《在乡下》这篇小说的主旨。但是,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高中语文课堂要完成如此多的主题解读,基本不现实。而且,高中语文课堂不同于平常的小说解读,在文本剖析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在乡下》小说教学时,必须聚焦核心问题,逐层透视,最后对学生进行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引导。

三、《在乡下》小说教学中的价值融入

在教学这篇小说时,根据学生预习提问整合上课思路。学生预习时,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收养孩子时间究竟谁对谁错?为什么蒂瓦什夫妇好的初衷得到坏的结果,瓦兰夫妇自私的初衷却收获好的结局?如何看待两家人的做法?

首先解决收养孩子事件究竟谁对谁错问题。从整篇小说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无法回答。但是在面对高中生时,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收养孩子,蒂瓦什夫妇的表现如何?瓦兰夫妇的表现如何?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描写,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蒂瓦什夫妇的反应是坚决地,当贵族夫妇用金钱诱惑他们时,蒂瓦什农妇“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并认为这种用孩子换金钱的做法是卑鄙的。显然,蒂瓦什初衷是出于对儿子的疼爱,亲情比金钱更重要。瓦兰夫妇在听到贵族夫妇收养孩子的请求时,第一反应是“摇头拒绝”,但是得知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后,心里有了“七八分动摇”。当贵族夫妇谈到孩子的未来时,他们丝毫不关心,反而询问一千二百珐琅的年金是否在公证人面前立字据,并且觉得贵族夫妇提出的每月一百法郎太少,讨价还价至每月一百二十法郎。很明显,瓦兰夫妇的初衷是出于对自身生活提高的考虑,孩子在他们心里是换取更多金钱的筹码,孩子的未来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能换多少钱。因此,面对贵族夫妇收养孩子,蒂瓦什夫妇的做法合乎道德,瓦兰夫妇因贪图金钱而道德沦丧。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蒂瓦什夫妇好的初衷得到坏的结果,瓦兰夫妇自私的初衷却收获好的结局?这是小说中最大一处悖论,也是学生的疑问集中点。瓦兰夫妇自私的初衷却收获好的结局是命运的偶然性,其中带有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会坠入万丈深渊。为什么蒂瓦什夫妇好的初衷却得到坏的结果?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让·瓦兰被收养事件对两个家庭的影响;让·瓦兰归来对蒂瓦什夫妇的影响;让·瓦兰归来对夏洛的影响。让·瓦兰被收养前,两个家庭过着相似的生活,虽然物质贫困,但是两个家庭很友好。让·瓦兰被收养后,原先贫困的瓦兰家庭生活舒适,蒂瓦什家庭依旧贫困。因此,蒂瓦什大婶对瓦兰家庭的指责不是出于正义的道德谴责,更多的是出于嫉妒,甚至有一些后悔。让·瓦兰归来前,两家还保持着一种平衡,蒂瓦什家庭物質贫困,但道德具有优越感;瓦兰家庭生活富足,但在道德上处于劣势。让·瓦兰归来前,蒂瓦什家庭虽然贫困,但夏洛和父亲辛勤劳作,一家人生活得很温馨,家庭关系和谐,是道德模范家庭。然而让·瓦兰的归来打破了这种平衡,尤其是让·瓦兰成功归来。对蒂瓦什夫妇来说,他们的对比点是瓦兰夫妇,他们可以固执地坚持当年的做法没有错,他们是道德的,瓦兰夫妇是不道德的。即使瓦兰夫妇立刻带领儿子见当地人,迫不及待得到别人的认可。面对让·瓦兰的归来,蒂瓦什夫妇即使有些后悔,但不至于崩溃,并没有冲击性的影响。从夏洛的角度来说,夏洛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耳濡目染,觉得自己“比他的那些同学高出一等”,他认为父母坚持了道德,自己也具有道德优越感。当瓦兰归来,而且是跻身于上流社会成功归来时,瓦兰外在:华丽马车、金表链,内在有礼貌、有教养、尊敬自己的父母,瓦兰夫妇带着瓦兰见村主任、村长助理、教堂神父、小学教员,得到村里人的认可。夏洛此时将比较对象转移到了让·瓦兰身上。比较之下,夏洛曾经的道德优越感不再,简直一无所有,他心理极度失衡。为什么夏洛要责怪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的选择导致了他命运的走向,亲情与自身利益相冲突,这种利益不是简单的金钱,在夏洛看来是亲情阻碍了他命运的改变。夏洛认为瓦兰现在拥有的一切本该属于他,因为贵族夫妇本来是要收养他的。夏洛怨恨父母,辱骂父母,并离家出走。最终击垮蒂瓦什家庭、导致夏洛出走的是命运的偶然性。好的初衷未必有好的结果,人生无常,充满荒诞。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两家人的做法?或者换一个问法,如果是你,面对贵族夫妇的收养,是否出卖自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一定会有学生因为小说情节和结局,选择出卖自己的孩子,以为出卖孩子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思考。小说具有虚构性,作者这样设计情节,表现的是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无常。瓦兰夫妇的行为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即使他们拥有美好的结局,也不能忽视道德的沦丧。有些绝对性的东西,比如伦理、道德需要坚守;既然主动选择贫穷,就应该放平心态,抵制诱惑,不能因为别人投机成功心理失衡。

在进行《在乡下》小说教学时,如何挖掘小说的主旨和意蕴,面对高中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定要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一定要在他们心中树立一道底线:伦理、道德是绝对的,是需要坚守的。不管人生结局如何,我们都要坚守底线,守住心中的底线,守住自己的良知。

注释:

①郑和均,等.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郑和均,等.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魏莉.《在乡下》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6(10).

[4]何世勇.选择的困局——莫泊桑《在乡下》主旨新解[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7(2).

猜你喜欢
价值引导高中语文课堂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初探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对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超越概念化:法治思维视角下的法律职业伦理研究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