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技术促进高等学校内部公平的举措及启示

2021-09-24 17:59褚小婧牛向阳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褚小婧 牛向阳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个性化及客观多样科学的评价,在克服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数字鸿沟。需要将教育公平的关注点转向高等学校的内部公平方能解决问题。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发现,在宏观层面,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明确将学校内部公平作为目标之一,发挥了导向功能;在微观层面,校企合作研发了众多数据资源,保障课程、教学和学习公平的实现。这启示信息技术环境下推动我国校内公平的深入发展要扩大政策辐射面、加强教育者公平理念,以及数字系统和平台的开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校内部公平;学生事务管理公平;课程与教学公平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5-0077-09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5.013

一、教育公平的新思考:信息技术促进高等学校内部公平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促进了许多新教育形式的产生,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深刻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下文简称“《2.0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出,教育信息化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于信息技术能否促进教育公平,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客观多样科学的评价等,进而克服教育不公平现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技术设施配置、技术使用能力差异等因素,教育信息化会产生新的数字鸿沟,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1]。实际上,数字鸿沟和传统的教育不公平一样,本质上是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的产物,若只在原本不公平的教育现实中引入更多的计算机或更快的互联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差异,才能缩小数字鸿沟[2]。因此,不论旨在消除新的数字鸿沟而对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训、对于弱势群体信息技术能力重点关注,或者旨在克服传统教育不公平而使用教育信息资源使学校教学更加透明、更加个性化,也是无法单纯依靠政策和物质层面达成的,需要在学校环境中方能得以实现。所以,教育公平的关注点应该转向学校内部公平。

何为学校内部公平?即在学校环境中保障学生基本受教育权利、获得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的平等享有[3]。从宏观的教育政策、硬件资源和入学机会公平转向微观的学校内部和课堂教学公平,让每一个孩子受到平等的对待,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大趋势。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内部公平的可能性,已经有学者给予学理性思考:在起点公平阶段,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智能化能够主动推送教育信息资源,促进人对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能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4]。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自身特征和学校教育过程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内部公平才得以从理论探讨走向教育实践。

究竟在保障高等学校内部公平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一些举措对国内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政策:高等学校内部公平的导向信息技术支持的高等学校内部公平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依赖各个部门间的协作方能实现。各国政府首先要制订和颁布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起到领导管理的作用。一些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近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明確将学校内部公平作为目标之一,发挥了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具体政策或规划名称如表1所示)。

表1 国外学校内部公平内容相关政策一览

国别政策/计划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包括:《使美国学生做好进入21世纪的准备:迎接信息素养的挑战(1996)》《E-learning:将世界一流的教育放在所有孩子的指尖(2000)》《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2004)》《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2010)》《为未来而学习:重新构想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2016)》

日本《e-Japan(2001)》《u-Japan(2004)》《i-Japan(2009)》《教育信息化加速化计划(2016)》

韩国《ICT应用于教育的主要规划(1996)》《ICT教育的主要规划(2001)》《信息化促进教育全面发展规划(2006)》《SMART计划(2011)》《第五个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总体规划(2016)》

欧盟《e-战略——利用技术转变学习与儿童服务的形式(2005)》《利用技术:下一代学习(2008)》《下一代学习:2010—2013执行计划(2010)》《联合报告——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的新优先事项(2015)》

澳大利亚《国家数字经济战略(2011)》

在这些国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文本中,关于高等学校内部公平的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观点:第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建立在程序公平理念之上,指学生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等外在特征不应该影响其成就,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平等而且优质的学校教育。国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主要从信息化资源的平等获取和学业认证的透明化两个方面保障了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方面,所有学生平等无差别地拥有在线课程等软件资源是学校内部公平的起点。上述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一直致力于保障学生平等获取资源的权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自1996年以来,其每次颁布的计划均强调每个学校都要建设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课程;教师都要接受培训以帮助学生平等获得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业结果认证的透明化保障了学校内部教育结果的公平。在学业结果记录中,由于裙带关系或非法手段,学业结果会受到人为篡改,学生的成就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对此,欧盟的《联合报告》倡议通过使用可信的方式解释和记录学业结果,提高电子证书透明度,加强学生管理[5]。第二,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的充分性。除了机会均等原则,教育公平还要满足充分性原则——应该确保的不是让儿童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机会或前景,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接受足够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够实现身份平等。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实现基本信息化资源获取公平后,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大数据的广泛性、网络的互动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具体来说,国外教育信息化政策强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和评价方式,保障学校内部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在学习方式方面,创建一个公平的学习生态系统,使所有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学什么、怎么学、学习速度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使他们为未来组织和主导自己的学习做好准备;在教师培训方面,确保每个教师都知道如何解读数据,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挑战,推动日常决策,设计教学干预措施,以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6];在学习评价方面,提倡建立多样化、人性化的评估体系,利用技术的潜力对教育效果进行多维度评价,并使用评估结果区分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个性化教学[7]。第三,在强调教育的平等和充分性的同时,对信息技术弱势群体进行补偿。“补偿原则”指在某一方面低于平均水平的儿童的特殊需求应该得到特殊照顾。由于教育信息化可能带来数字鸿沟,加大已有的教育不公现象,因此,更需要关注对信息技术弱势群体的补偿。国外教育信息化政策也很关注这个方面,如美国强调利用新型辅助技术改善残障人士的学习机会;为低收入家庭学生购买电子设备[8];澳大利亚《国家数字经济战略(2011)》则强调,要为通过传统手段无法访问课程的学习者提供设备以及在线虚拟学习的机会[9]。

总之,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它们对高等学校教育公平的关注已经由保障每个学生信息资源的平等获取,转向对不同群体学生学习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对待,并且关注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获取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也开始关注公平,如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2010年发布的《德国联邦政府信息与通信技术:数字德国2015》报告[10]、巴西政府在2010年制定的《国家教育计划2011—2020》中对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描述等,或多或少都涉及高等学校内部的公平问题[11]。

三、融合教育教学理念的数据资源:实现高等学校内部公平的保障

信息技术支持的高等学校内部公平这一系统工程的完成,只依靠外部的政策指引和硬件资源投入是不够的:指向公平的教育政策、大致均衡的学校硬件资源配置,只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前提,是实现学校內部公平的宏观因素,并不是充分条件,前者并不能保证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真正实现学校内部公平还需要深入学校内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深度融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的均衡化、个性化。综合杨小微和王铁群等学者的看法,学校内部公平可分为学生事务管理公平、课程教学公平两个微观维度[12][13]。国外在后两个方面做出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体现了从宏观教育政策的制定到学校学生事物管理的实施,最终满足每个学生教育教学需求的过程。

(一)基于公平管理理念,利用数据平台,提升学生事务管理水平

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学业、安全、评价、服务、教育等方面。以往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着粗放管理、群体管理和被动管理等问题[14],这些管理方式要么对学生的发展缺乏预判,无法实现管理的个性化;要么将学生视为无差别的对象,无视他们的差异性;要么对学生管理过程监管不够严格,产生管理漏洞。国外高校基于公平理念,使用数据平台管理学生的成果颇多,突破了上述困境。

1.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学生管理的透明化。区块链是采用区块链结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验证、保障数据的稳定传输和访问安全,实现合同自动运行的分布式基础架构[15]。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学生事务管理往往采用点名或者手工填表等粗放管理方式;信息技术进入学生管理之后,学生信息记录等工作借助互联网变得更加快捷有效,但依旧存在信息不对称、保管不安全、难以查证、易操纵和造假等漏洞。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等特性,能够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结果进行客观、真实、公开、实时的记录、检查和比较。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应用区块链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区块链身份证都共享在学校的管理网页和档案上,学生的信息永远不会被篡改和丢失,这是实现教育平等性公平的重要实践。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众多国外高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记录平台,以及管理颁发、存储和共享学生学历证书过程的应用程序,用于颁发和验证与学习者相关的电子证书,使得学生的个人学习文凭与成就透明化,促进学生教育成果的数字化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学历造假与欺诈的可能,形成了规范良好的公平教育环境[16]。

2.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够全面、实时、系统地掌握学生的信息,进行差异化和前置化管理。除了粗放式管理,传统的学生事物管理方式主要还有群体式和被动式两种。一方面,群体式管理多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以开班会或者班级活动为主要形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适应我国的大班制教育,但由于其忽视学生兴趣、需求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无法跟上教育多元化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被动式管理对学生事务缺乏预判,往往在发生异常情况之后才进行处理,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有效的学生管理。而大数据能够对学生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精确采集,分析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差别,预测和干预学生的后续行为,进行差异化和前置化管理。在差异化管理方面,相对来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预测分析管理系统具有较完整的数据收集模型、典型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其通过追踪学生刷卡、使用手机或登录校园网留下的信号线索,了解学生行为、建立数据库系统,用于保存学生录取、课程登记、学费缴纳、设备管理、上课考勤、图书借阅、校园消费、勤工奖惩、社团活动、心理健康等数据[17],并分析这些数据的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生的需求,利用分析结果确定学校各项资源的差异化分配。例如,奥斯汀皮伊州立大学在2012年推出了“我的未来”学位选择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当前成绩等相关数据,使用学位指南针系统对学生进行预测分析,协助他们修读最适合发展的专业[18]。在前置化管理方面,印第安纳大学东南分校建立了一个早期识别和跟踪高危学生的系统。其首先由大数据预测分析出完成学业可能有困难的学生,并由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助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19]。另外,澳大利亚皮尔森学习工作室使用了一个名为学习工作室(Learning Studio)的数据平台跟踪课程退出风险较大的学生,并制定干预策略,降低了学生上课流失率,提高了课程完成率[20]。总之,利用大数据的庞大规模,学生事物管理由传统的群体式、被动式向个体式、主动式转变,实现了大数据促进学生事务管理走向公平的巨大价值。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公平理念的结合,深化学校内部公平

尽管学生事物管理的透明化、差异化、前置化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但由于学校教育的重点还是教学活动,因此,教育公平的深化需要依靠课程资源分配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安排,才能使学生最终实现充分学习。

1.着眼高辐射性和强针对性的统一,开发公平的开放课程资源。传统的纸质或者电子版本的课程资源大多只面向特定的群体,造成了课程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兴起,课程优质资源建设由封闭和独享逐渐走向开放和共享,体现了现代学习理念,促进了学习公平。公平的开放课程资源既要保证优质资源的高辐射性,兼顾更多的学生群体,又要具有强针对性,开发有利于弱势学生群体的优质课程资源。首先,保障更多人有机会获得开放的课程资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资源库就得到了广泛使用,但由于学习对象门户和存储库限制等缺陷,很多人无法获取需要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放教育资源库(OER)创建了一个免费的、开放源码的知识共享许可证,使更多人可以共享和使用相关资源[21]。美国多所高校联合推出的Coursera、Udacity、edX等项目,英国开放大学推出的Future Learn项目,欧盟11国联合推出的Open up ED项目,澳大利亚开放大学推出的Open2Study等项目,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完全免费、高质量、有高度需求的课程。这些网络资源保障了学生拥有充足的硬件资源,能够平等获取网络资源,不受空间限制;自由共享知识,学习机会不受种族、经济程度和地理位置等个体以外因素的限制[22]。其次,开发对各个群体一视同仁的网络课程资源。普通在线课程可能无法吸引被边缘化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低收入学生、残疾儿童和女生[23]。而如果只有特定类型的学习者能够在在线课程中取得进步,在线课程就会加剧教育的不平等,造成“数字鸿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1997年,芭芭拉就提出了克服网络课程各种偏见的若干条建议:将是否存在偏见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标准;检查课程中的语言、各类人群如女性角色、有色人种和残疾人等所占的比例;要求开发人员生产无偏见的软件;通过培训以增强软件使用者对偏见的敏感性[24]。基于此,瑞典林雪平大学理工学院在本科生教育STEM项目中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性别平等课程。这一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启用了高年级学生作为“课程助理”。这些助理要熟悉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性别偏见行为的例子,并经常检查网络课程中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25]。除了强化对女生的关注外,确保其他弱势群体获取优质课程资源也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如韩国在2012年开始以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引入在线课程,以确保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身体残疾或自然灾害而不能上课的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26];为解决学校的资源缺口和劣势,南非开发了名为Siyavula的高质量免费数学和科学数字教科书[27]。上述各种措施尤其针对弱势学生,对他们难以获取优质、无偏见的课程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补偿,凸显了教育公平。

2.秉承公平理念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与传统课程资源难以顾及教育公平不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普及之前,关注教育公平的教学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如文化回应教学法和差异教学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指向公平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应用。(1)结合多媒体工具的文化回应教学法能包容学生的不同背景。学生和老师的文化差异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当老师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差异时,就会采用使学生的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教学方式,建构整合学习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是有价值的,也更倾向于拥有良好的学校表现。信息技术因可视性及广泛的文化视角而被视为发展文化响应教学的有力工具[28]。在實践中,凯撒拓展了多元文化回应教学法:通过比传统的文本更有活力的交互式多媒体传达更广泛的体验和声音,这样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反映其他学生自身价值观和经历的观点;允许不同背景的学生使用具有文化背景的技术资源发展个性化的知识理解,生成自我建构的知识内容,并与更多人分享学习体验和成果[29]。除此之外,马修等在挪威一所大学的微积分翻转课堂中,将当地背景文化资源、学生的生活经历等内容做为“文化支架”融入翻转课堂的视频中,提供了差异化的学习支持,促进了学习环境的公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成功地运用了文化回应教学法[30]。(2)基于LMS的差异教学法尊重学生个性。如果说文化回应教学法旨在针对特定的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性的教学,差异教学法则面向所有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有两个重要含义:一是教学能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生需求;二是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进行教学规划。也就是说,差异化教学意味着教师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为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地改变教学策略,而不能使用现成的预先设计好的策略。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是重大挑战。随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数字工具尤其是学习管理系统(LMS)使得满足个人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差异化教学的普遍实施成为可能。

LMS是一个具有支持教学和学习特性的在线程序,它拥有一个教师可以存放课程或学生材料的内容区,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计划、每周作业、课程文档和讲义、教师联系信息和学科内容等[31]。比较典型的是帕拉海科将LMS作为课程内容开发工具,以实现满足个人需求的差异化教学。其基本过程如下:(1)确定教学目标。(2)形成性评估。使用LMS内的自动标记评估工具和讨论区,对学生之前的知识经验以及学习过程进行频繁的形成性评估,以便根据学生的需要将他们分组。(3)差异化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在形成性评估中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导他们进行下一个活动。例如,听觉学习者可以选择听觉材料;视觉学习者可以选择书面形式。教师还可以选择直接指导、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提供脚手架等多种教学策略有效组织课程内容[32]。基于LMS的差异化教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且也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博格斯特罗姆探讨了名为“学术(Schoology)”的学习管理系统对课堂差异化教学的影响,发现与前测相比,学生后测成绩不仅整体上有所提高,班级成绩等级分布的变异性也有所减少,这一结果说明学习管理系统能够减少差异,实现教学公平[33]。

3.信息技术引发指向个性化、平等化和多样化的学习变革。除了上述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引发的学校内部公平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公平上。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法往往很单一,达不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程度。而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使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方式,学习评价方式也更加透明和个性化,这些变化使学生学习更加公平。(1)自适应学习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使学生各方面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范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例如,信息互联与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资源和机会;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以及各种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出现,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量化、自我管理,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个性化学习。美国德州大学为支持基于能力的学习项目的开展,开发了“整体教育体验”这一自适应学习技术系统,能够满足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学习者参加在线学习活动时,学习软件或在线平台能够基于学生的偏好、能力和需求不断自动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整体教育体验系统关注学生学习路径的个性化,提供丰富的、易于访问的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案,并以自己的速度不断学习,满足了每一位学习者的知识需求[34]。(2)信息技术助力学习评价的透明化与多样化。学习评价不仅是选拔学生的手段,恰当的评价方式还能引发教学和学习的改进,促进学生发展。但是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学习活动,当前的学习评价主要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仅关注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行为,不仅无法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评价结果还可能遭受恶意篡改。而区块链安全技术为学习评价的可靠性背书,让学习评价更加平等透明。阿尼尔等人根据区块链不被随意更改这个特征,设计了一个概念验证区块链电子学习平台,利用智能合同来提高评估过程和教育证书的透明度和信任度,能够紧跟学生的学习进度,保护及验证学生的学习记录[35]。此外,基于形成性学习评估方法的MOOC认证借助海量数据,利用学习分析平台,挖掘学习者的特性,为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塔希提等建构了一种基于形成性学习评价的课程认证体系,能够随着课程的进展,对学习结果反复进行评估。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册与测试。在注册的过程中,LMS会发放给学习者一个测试问卷,用以评估学习者的初始情况,测试的结果以分数的形式给出。二是建立初步的学习者档案数据库。三是聚类学习者。在建立初步的学习者档案数据库的同时,基于决策树确定的规则和LMS数据中的特征行为模式自动区分每个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偏好,对学生进行聚类,定义学习者类型。四是根据具体教学目标为不同类型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五是形成性评估。通过定期回顾学习者的作品跟踪他们的进展,更新学习者的状态,并重新将学习者聚集到相同的群体中。六是评估认证。根据最后一次评估结果建立最终的学习者档案数据库,并评估学生的MOOC学习结果。这种课程认证方式并不是以某次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的,而是在一次次评估后,基于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路径,让学生经过充分的学习之后再进行课程评估认证,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36]。

图1 基于形成性学习评估的MOOC认证系统

四、对我国推进高等学校内部公平的启示

《2.0行动计划》颁布以来,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内公平推进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与一些国家相比,在政策制定和推进、平台开发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后者在促进校内教育公平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机制和有效措施。因此,我国应在扩大政策辐射面、加强教育者公平理念、数字系统和平台开发等方面给以重点关注,从而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校内公平的深入发展。

(一)制订全面的公平政策,扩大辐射范围

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现了国家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方向,对教育公平的发展具有宏观导向作用,是实践教育公平活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已经开始关注学校内部公平问题,如《2.0行动计划》指出,2022年要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这些条款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但主要从课程资源的角度强调均衡化、差异化和补偿化配置。此外,在论及课程资源的补偿化配置时,仅涉及地域差异。国外一些政策在这方面考虑得更加细致,如美国NETM(2010、2016)强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建一个在学习内容、方法、速度方面具有更多选择的学习生态系统,建立多样化、人性化的学习评估体系等;NETM(2010)还特意强调利用新型辅助技术改善残障人士的学习机会,并为低收入家庭学生购买电子设备。因此,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在制订政策时,应从多个角度考虑教育公平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不仅从课程资源层面,还要从教学和学习层面提出校内公平政策;不仅关注地域差别,还要关注其他的社会因素,如经济地位、性别、残障人士等可能导致的不公平。总之,需要全面考虑学校教育各个层面的公平性,为更广泛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才能保障教育公平政策对所有群体的辐射。

(二)加大教育工作者对公平理念的理解,保障政策的有序推进

政策的有序推进对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而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政策的认同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要促进他们认同教育信息化公平理念,既要在政策文本中体现教育工作者需要拥有公平理念,又要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例如,美国NETM(2016)在教师培训方面,强调每个老师都要知道如何解读数据,能设计教学干预措施,以满足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虽然我国《2.0行动计划》也提出要推进各级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化素养,但是没有特别指出要培养校长和教师的信息公平素养。这方面政策的缺失有可能使得各级教育工作者不关心消除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另外,在教师培训方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建构了“双灌输”的职前教师公平理念培养模式,将“多元文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技术核心课程”两个领域的主题、概念、问题和观点同时整合到职前教师的课程体验中[37],这种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互动能有效促进职前教师包容性教学策略[38]。而我国教育公平相关研究基本没有关注到如何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公平教学能力,这种情况下即使出台相关政策,在学校教育中也无法得到体现。为了保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认可接受和有序推进,应将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公平素养要求纳入政策文本,并培训教师的公平教学理念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检查自己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是否造成了不平等。

(三)开发数字系统和平台,促进校内教育公平的实现

优质的、关注公平的数字教育系统和平台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些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数字教育平台的开发,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从建设到应用的开发与运作机制。在平台建设方面,主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平台的基本开发工作。这种方式利用了企业的优势,降低了平台开发难度,如日本索尼公司与IBM协同创建的区块链技术平台,能够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保护及验证学生的学习记录,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需要[39];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众多国外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记录平台。另外,本文中提及的“我的未来”学位选择系统、教学中使用的无性别歧视的教学软件、支持文化响应框架的应用程序、实现差异教学和评价的学习管理系统、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游戏平台等,基本都是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成果。在平台应用层面,教师是开发和完善平台功能的主要力量。尽管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但是现实教育教学环境鲜活多变,因此,数据平台的使用效果主要依靠教师根据教育现实进行开發与调整,如教师在普通的应用程序中添加文化响应框架,在教育游戏中加入性别平等元素,开发学习管理系统的差异教学和评价双重功能等。近年来,我国也开发了一些能促进公平的数据系统,如郑旭东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40]、Wu B等利用区块链开发的学术竞赛与考试审核管理系统[41]。但他们主要集中在学生管理公平方面,尚未涉及课程与教学公平方面,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校内教育公平难以深入展开。为了保障校内教育公平的达成,应加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力度,根据学校的需求制作教育软件、提供售后技术支持等,开发各类数字系统和平台。此外,还要提升教师使用数字系统和平台的能力,促进优质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完善,最终推动校内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莎,杨浩,冯琳.国际“数字鸿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兼论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1):82-93.

[2]Salovey P,Williams P,Mowad L.Williams P.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by increasing computer and cancer literacy:Community technology centers for head-start parents and families[J].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2009(3): 228-245.

[3][12]楊小微,李学良.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6(11):5-12.

[4]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39-46.

[5]2015 Joint Report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mmi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ET 2020).New priorities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EB/OL].http:// 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uriserv:OJ.C_.2015.417.01.0025.01.

[6]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Future Ready Learning: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EB/OL].http://www2.ed.gov/about/offices/list/os/technology/index.html.

[7]MOE Korea.2016 education policy plan[EB/OL].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76&boardSeq=62524&lev=0&searchType=null&statusYN=C&page=1&s=english&m=040102&opType=N.

[8]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Technology[EB/OL].http://www.ed.gov/technology/netp-2010x.

[9]Department of Broadband,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gital Economy.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strategy[R].Canberra: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Economy,2011:5.

[10]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ICT strategy of the German Federal Government: Digital Germany 2015,[EB/OL].http://www.unapcict.org/ecohub/ict-strategy-of-the-germanfederal-government-digital-germany-2015.

[11]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dustry[EB/OL].http//investinbrazil.biz/industry/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nd.

[13]王铁群.论制度化教育下的教育公平诉求——基于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行为的事理分析[J].教育科学,2009(3):1-5.

[14]李熙.“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3.

[15]邵奇峰,金澈清,张召等.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8(5):969-988.

[16]Mikroyannidis A,Domingue J.Smart Blockchain Badges for Data Science Education[C]//San Jos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FIE),2018:1-5.

[17]江艳,储祖旺.基于数据驱动的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预测分析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90-95.

[18]Austin Peay State University,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Degree Compass an Future[EB/OL].https://immagic.com/eLibrary/ARCHIVES/GENERAL//APSUTNUS/A140206W.pdf.

[19]Michelle B.Predictive Analysis of Student Data[EB/OL].https://www.naspa.org/rpi/reports/predictive analysis of student data.

[20]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yond the classroom:A new digital education for young Australians in the 21st century[EB/OL].https://docs.education.gov.au/system/files/doc/other/deag_final_report.pdf.

[21]Wiley D,Gurrell S.A decade of development:Open Learning[J].The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2009(24):11-21.

[22][26]張进宝,张晓英,赵建华等主编.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8,107.

[23]Norman E.K-12 MOOCs Must Address Equity[J].Education Week, 2015(20):23-24.

[24]Barbara W S.Closing the Equity Gap in Technology Access and Use[EB/OL].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30556.pdf.

[25]Vimarlund V.Promoting Equity by Gender into the Classroom: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eb-based cour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3):441-450.

[27]Lambert,Sarah.The Siyavula Case:Digital,Collaborative Text-Book Authoring to Address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and Resource Shortage in South African Schools[J].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2019(3): 279-290.

[28]Maaruf S Z,Siraj S.The State of Technology and the Arts-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 Enhanc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C]//13t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3:1171-1180.

[29]Kaiser KG.Diversity in the Digital Age:Integrating Pedagogy and Technology for Equity and Inclusion[D].The City of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19.

[30]Voigt M,Fredriksen H,Rasmussen C.Leveraging the design heuristics of realistic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to create a richer flipped classroom calculus curriculum[J].ZDM?Mathematics Education,2020(7):1051-1062.

[31]李超,周泓.学习管理系统综述和发展趋势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18(2):113-119.

[32]Palahicky S.Utilizing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Tools to Achiev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C].//Models for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Pennsylvania:IGI Global,2018:89-97.

[33]Burgstrom L.The Impact of Student Completion Requirements Using an LM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The Classroom.[EB/OL].https://digitalcommons.brockport.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751&context=ehd_theses.

[34]孔晶,郭玉翠,郭光武.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6(4):88-94.

[35]Anil G R,Moiz S A.Blockchain Enabled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Framework.[EB/OL].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030-24318-0_83.

[36]Tahiri J S,Bennani S,Idrissi M K.diffMOOC:Differentiated Learning Paths Through the Use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within MOO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2017(3):197-218.

[37]James M S,Leigh P R.Reconceptualizing Equity Pedagogy i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A Double Infusion Model[J].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2005(3):10-19.

[38]Taylor S V,Sobel D M.Rich contexts to emphasize social jus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special issue:Partnering for equity[J].Equity&Excellence in Education,2003(3):249-258.

[39]Sony.Fujitsu and Sony Global Education Initiate Blockchain Field Trials for Course Records and Transcript Management[EB/OL].https://www.sony.net/SonyInfo/News/Press/201902/19-0227E/.

[40]郑旭东,杨现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1):23-27.

[41]Wu B,Li Y.Desig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Digital Education Operational Skill Competition Based on Block chain[C]//2018 IEEE 15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Engineering,Xian:IEEE Press,2018:102-109.

(责任编辑:德华)

The Measures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nternal Equ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U Xiaojing, NIU Xiangya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and realized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personalized service, and objective and diverse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ile overcoming the inequity in education, it has also caused a new digital divid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need to shift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equity to the internal equ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reviewing the relevant foreign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at the macro level, the policies issued by countries with high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clearly take the internal equity of schools as one of the goals, which plays a guiding role. At the micro level,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nterprise cooperate to develop a large number of data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fairness in school in China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scope of policy radiation, strengthen the educators'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ystem and platform.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ernal equity of school; fair management of student affairs;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quity

[收稿日期]2021-02-28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一般项目“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数学分析》课程研究导向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JYXM0765);阜阳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重点项目“大数据驱动的高中数学精准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JCJY01)。

[作者简介]褚小婧(1984-),女,安徽灵璧人,教育学博士,阜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牛向阳(1973-),男,安徽界首人,理学硕士,阜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