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连续11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021-09-26 03:09庄建文潘颖颖黄玉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目标性使用率器械

朱 熠,赵 霞,庄建文,潘颖颖,黄玉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感办,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为重症患者的抢救聚居地,也是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广泛的科室,更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高发科室[1]。国外研究[2-4]显示,ICU中VAP的发病率为2.5%~40%,而病死率则高达13%~25.2%。开展ICU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工作之一,定期分析反馈监测数据,准确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5-6]。现将某院2010年1月—2020年12月连续11年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综合ICU收治的所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转出的患者持续追踪监测48 h。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2—2009)》[7]的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兼职人员填写ICU患者日志或通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自动抓取信息,对所有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主管医生每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通过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和高危因素分析情况,现场督导置管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每季度对医院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及时整改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监测质量[8]。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发病率以及相关器械感染发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2010—2020年ICU共收治患者4 901例,其中男性2 947例,女性1 954例,平均年龄(70.83±16.78)岁。其中400例发生医院感染,男性252例,女性148例,不同性别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6,P>0.05)。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6%,不同年份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趋势卡方检验:χ2=324.27,P<0.01);发生医院感染510例次,例次发病率为10.41%,患者日感染率为12.20‰,连续11年ICU医院感染日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调整后的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14‰,调整日感染发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2010—2020年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Table 1 Occurrence of HAI in ICU patients of a hospital, 2010-2020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6.08%,器械相关感染160例次,其中VAP占66.25%。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趋势卡方检验:χ2=8.77,P<0.05);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感染发病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0.40,P>0.05)。ICU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详见表2。

表2 2010—2020年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Table 2 Constituent ratios of HAI sites in ICU patients of a hospital, 2010-2020 (%)

2.3 器械使用及相关感染情况 VAP 106例次,VAP发病率为8.64‰,呼吸机使用率为37.44%;CLABSI 22例次,CLABSI发病率为2.37‰,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为28.30%;CAUTI 32例次,CAUTI发病率为1.51‰,导尿管使用率64.76%。器械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趋势卡方检验:χ2值分别为185.09、13.78、42.16,均P<0.05);不同年份器械使用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17、1 106.61、5 476.00,均P<0.05),2020年器械使用率较低。见表3。

表3 2010—2020年某院ICU患者器械使用及相关感染情况Table 3 Utilization of device and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CU patients of a hospital, 2010-2020

2.4 病原菌检出结果 400例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菌2 198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 596株,占72.61%)。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见表4、见图1。

表4 2010—2020年某院ICU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构成情况Table 4 Constituent of pathogens from ICU patients of a hospital, 2010-2020

图1 2010—2020年某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情况Figure 1 Isolation of pathogens from ICU patients of a hospital, 2010-2020

3 讨论

2010—2020年该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6%,例次发病率为10.41%,调整后的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14‰,低于杨兴肖等[9]研究结果,但远高于刘思娣等[10]报道的监测结果。在连续11年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过程中,2013年ICU曾出现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聚集性事件,医院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本着边救治边调查边处理的原则,及时控制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并关闭ICU一周,彻底清洁消毒处理检测合格后,重新收治患者。本院自国家卫生部2009年下发《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312—2009》后于2010年在ICU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充分收集本底资料后,于2012年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监测干预措施,并借2013年等级医院评审之势运行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各项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ICU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6.08%;器械相关感染160例次,其中VAP占66.25%。与国内相关研究[11-12]结论一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会增加ICU患者的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等[13-15]。研究[16]显示,通过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以减少至少30%的器械相关感染。本研究通过对该院ICU持续11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显示呼吸机使用率为37.44%,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28.30%和导尿管使用率64.76%。VAP发病率为8.64‰,高于国内学者[17-18]的报道。CLABSI发病率为2.37‰,CAUTI发病率为1.51‰,与不同ICU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19-20]基本一致。但与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协作网(NHSN)[21]发布的器械相关感染数据相比,本研究的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偏高,可能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环境和状况、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患者的基础疾病种类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多因素有关。在不断完善信息化的基础上,应持续加强高危因素的风险识别能力,仍需加强器械相关感染防控能力,尽早落实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减少医院感染。

连续11年目标性监测中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 198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1%),排名前3位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与其他研究[21-23]结果一致。ICU收治患者多为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并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容易诱发真菌的二次感染,而且易导致多重耐药菌,甚至是泛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最终导致无药可用的困境。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多重耐药菌和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强化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交叉传播,从而有效地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连续11年对ICU患者器械相关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和存在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评价措施效果并不断优化完善,将质量控制的关口前移,合理把结果指标转化为过程监测指标,并与地区内其他同级医院的相关质控指标作比对,找差距,汲取他人成功经验,以上措施对有效降低 ICU 医院感染发病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不足在于仅分析了一所医院的综合性ICU,数据的代表性具有局限性,而多中心合作、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类型医院和不同类别ICU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猜你喜欢
目标性使用率器械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健身器械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