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众需求角度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研究

2021-09-27 21:58时燕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时效性电视新闻受众

时燕

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是公众信息来源的主要方式,这也是电视新闻的社会效益。电视台希望受众理解和认同新闻信息,从而构建属于电视台自身的形象,但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介传播的重要环节,对传播效果有着较高的追求。在这样的基础上,电视新闻编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看,推动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以受众需求角度为背景,分析了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有效策略。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也希望给电视新闻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方向。

电视新闻受众的消费需求特点

新闻心理需求的随意性

基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受众在选取节目的时候具有随意性。产生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众的兴趣各不相同。所以在节目选择的时候,受众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在这样的基础上,受众更容易选择渠道获取简单、内容容易理解的节目。如果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过于深奥,受众难以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新闻信息的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微信、微博等平台都成为了新闻获取的重要渠道。依据互联网所建立的信息平台,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也是推动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闻信息需求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质便是时效性,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这是大部分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传统的电视新闻确实给受众带来了时效性强的新闻,但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电视新闻失去了许多受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需要时效性,并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但是现阶段,许多电视新闻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电视新闻内容需求的深度性

新闻内容是受众需求的主要方向,受众所需求的新闻内容不仅要全面,在内容的深度上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很多新闻的选题主要以“快讯”和“要闻快递”的形式进行传播。在这样的基础上,受众对于新闻还没有了解全面,新闻就已经一闪而过了,这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电视新闻要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就需要对新闻进行深度解析和报道。

新闻画面需求的美感性

画面感是新闻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新闻的画面,受众需要美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画面和声音是受众对新闻的第一印象,如果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一成不变的演讲模式,根本就满足不了受众的美感需求,也会降低电视新闻的收视率。画面感在电视新闻播报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满足受众的美感需求,可以增加新闻的画面感,提升其质量,对于电视新闻收视率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受众需求角度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有效策略

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

要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首先就要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创新。传统的新闻内容信息有软硬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受众的喜好程度和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对新闻进行分类。对于新闻信息的软度和硬度要合理把握,新闻内容的选取,多数是会议和调查等政治性的报道,但是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从头到尾都是政治性内容。以“直播生活”和“走基层”为例,这两种新闻栏目都是民生类的新闻,在电视新闻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主要是因为这两栏节目都贴近了生活,从而满足了受众的实际需求,这就让新闻的信息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要满足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

对电视新闻播放的形式进行创新,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电视新闻演播制作的流程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3D演播室和超大屏幕显示器的应用。以“大屏幕”为例。传统的新闻播报过程中,主持人采用的都是导语模式,主要是坐播的形式。大屏幕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模式。导语模式过于单调,利用大屏幕进行播报,主持人可以在屏幕上和观众进行互动,屏幕上的内容也可以对应主持人所说的话语。关于3D演播室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视新闻的视觉感,不仅让节目画面变得具有美感,也更加新颖和炫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让电视新闻的受众变得年轻化。除此之外,微博和微信的“摇一摇”等附带功能也吸引了更多观众,这对于观众和新闻之间的粘合度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上进行创新,增加直播预报

电视新闻播报的过程中,时效性是受众的主要需求。但是现阶段,很多新闻栏目对新闻信息进行了重复性播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新闻播报的过程中,栏目组中会出现“当前”“近期”“日前”等时间概念,这样的时间概念具有很强的含糊性,受众在观看新闻的时候,會明显觉得新闻的新鲜度不够。所以要满足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需要发挥其时效性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播和预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信息的转播效率,从根本上满足受众对新闻的时效性需求。

在电视新闻的视觉效果上进行创新,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

传统的新闻播报形式主要以视化为主,这样的新闻传播模式相对比较固化,很难满足受众的画面感和形式美感。要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需要对电视新闻的视觉效果进行创新,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要做到这一点,电视新闻在播报的过程中,可以将声音、画面、图表和文字进行有效结合,从不同的感官角度给受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新闻播报主要以事件为主,但是在事件制作的过程中,新闻编辑可以采用人物和事件特写的方式来展示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这样可以给予受众感官上的冲击,让观众更具有真实感。以《新闻60分》为例,这是河南卫视的新闻节目,节目组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法,还将人物和事件的特写融入到了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节目中融入了很多的动画元素,将静态和动态画面进行穿插,这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加强了观众的视觉效果,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做出改变和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电视新闻的流程再造是转型的主要内容。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受众对于产品的需求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传统的新闻生产线也必须要做出改变。以“中央厨房”为例,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首次推出中央厨房的全媒体生产平台,该平台采用了平台化、内容定制化、形式故事化、数据可视化的报道流程,该平台烹制出两会报道的新闻大餐,值得业界同行学习和借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对于新闻流程再造有着重大意义。而流程再造不仅可以促进希新闻生产的效率,还贴近了当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对受众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

电视新闻是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重要体现。但是不同的群体对电视新闻有不同的需求。所以电视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对受众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借助信息技术,对节目的收视率、互动信息、评价等进行整合,挑选出受众需求最大的方向。关于电视新闻的需求,时效性和内容的质量是群众的主要需求,在满足这两种需求的基础上,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对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让电视新闻具备综合性的功能。电视新闻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所以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质量,全面满足受众的需求,推动电视新闻的发展。

在受众需求的角度下,电视新闻编辑要进行创新,需要从内容信息、播放形式和信息时效性等方面着手。对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还能促进新型媒体的进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有效融合,这对电视新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时效性电视新闻受众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