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深层天然气提速技术研究

2021-09-27 15:51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9期
关键词:固井大庆深层

孙 莉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1 大庆深层天然气钻井技术现状

1.1 基本情况

大庆天然气年产50×108m3,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深层天然气产量31×108m3,是大庆天然气开发的主力气田。近年来,深层天然气钻井,通过持续攻关,打造了以气体钻井、液动旋冲工具、涡轮钻具等技术产品为代表的先进提速技术,钻井速度逐年提高。但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尤其是中下部地层进尺仅占30%,但周期占70%,是制约大庆深井提速提效的一项主要因素。因此,重点攻关中下部地层,开展技术完善、适应性评价以及集成应用,是实现大庆深层提速提效的重要技术手段。

1.2 技术难题

一是各单项技术不同区块、不同层段应用效果差异大,工具的稳定性和使用的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相同型号的液动旋冲工具在徐深6井区两口相邻井,实钻效果差异大。徐深6-306井泉二段—营城组(井底),仅用2只钻头,平均进尺550.45m,平均机械钻速5.70m/h;徐深6-302井泉二段—营城组,用6只钻头,平均进尺180.31m,平均机械钻速2.52m/h。

二是多项技术集成应用度不高,存在单项技术应用效果好,但整体综合应用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如:宋深9H井的直导眼井采用多种提速技术,钻井周期仅86.77d。而邻井宋深10井主要依赖液动旋冲提速,虽然该井段提速54%,但钻井周期达到100.21d。

三是大庆深层地温梯度高,上下温差大,钻井液、水泥浆性能控制难度大,助剂种类多,且多数依赖外购,费用高。如:莺深6井三开起下钻后,终切高达20Pa以上,开泵循环时间长,且不利于井壁稳定;在升深1-斜3等井多次出现工具失效导致的回接插入失败、座挂失败等情况,造成后期拔套管作业。

四是大庆深层天然气钻井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液动旋冲、涡轮为主的提速配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在钻头、抗高温钻井液、固井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

2 提速技术研究

2.1 地质预测技术

针对松辽盆地深层岩性差异大的特点,开展了以岩芯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测录井单井分析预测技术为依托,以地震反演技术为推演手段的深层岩性、岩石可钻性、三压力及裂缝/破碎带预测研究,以此进行工程设计各部分优化,形成了一套集“地质预测、工程优化”为一体的综合提速技术,提高了钻井工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钻前综合预测分析,一方面对井身结构、钻头选型、钻井参数等开展针对性优化设计,提高钻井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可根据裂缝形态和发育特征,提前50m采用针对性的随钻堵漏措施,降低实钻过程中井下漏失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为了提高钻前地质预测的时效性,优选了表1中的深层重点区块,开展井震结合的点—线—面—体的分析研究,形成目标区块地质综合数据体,岩石可钻性计算模型与室内试验数据平均相对误差7.48%,相似岩性顶面埋深平均相对误差1.12%,相似岩性厚度平均相对误差1.78%,孔隙压力预测平均相对误差6.66%,破裂压力预测平均相对误差8.85%,实现了区块内布井可迅速提取地质资料,及时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表1 推广范围

2.2 井身结构设计

结合勘探目标和提速需求,依据井身结构设计标准和井控细则,在保证钻井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系统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研究,考虑地质及提速等方面,较前几年优化了各开次下深,并增加了双城区块的研究,确定了图1中的五种主要的标准井身结构,实现了“降本增效”。

图1 标准井身结构

2.3 钻头序列优选

针对深层火成岩、致密砂砾岩地层特性差异大的特点,在岩石力学参数预测基础上,统计分析不同岩性地层钻进难易程度发现,大庆深层“难钻岩性”主要为砾岩、流纹质角砾岩、流纹岩。在深层难钻岩性中砾岩、流纹质角砾岩、流纹岩的可钻性最差,且抗压强度较高,其中流纹岩可钻性最差,抗压强度最高。在此基础上,依据PDC钻头吃入极限理论(抗压强度≤18000psi)和地层含砾情况,建立了大庆深层各区块常规PDC使用极限深度,通过个性化钻头优选、改进与试验,形成了大庆深层高效钻头序列。

2.4 钻井参数强化

通过配套35MPa高压泥浆泵、5-1/2″S级钻杆等设备,持续开展“三大两高”提速攻关,以临界钻速所需排量、钻压等参数为底线,研究排量与转速匹配关系,进行强化钻井参数试验,提升钻井效率,图2为隔开次钻井参数。

图2 强化钻井参数

通过采取“三大两高”强化钻井参数、优选高效PDC钻头等措施,2020年肇深区块施工的3口深井技套全部使用1只四川万吉WS605钻头钻至泉一段完钻,相比邻井节省1只钻头,钻井周期缩短2.74d,具体应用效果见表2,泉一段平均机械钻速31.14m/h,泉二段—泉三段平均机械钻速22.56m/h。

表2 应用效果

2.5 液动旋冲工具改进完善

液动旋冲工具经过对三种工具先后四次改进完善后已实现了系列化,可适用于6″、8-1/2″、9-1/2″和12-1/2″井眼钻进,截止到2020年初,累计施工127口井,总进尺9.2×104m,平均提速126%,各项指标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

一是研制了液动旋冲工具性能检测系统,实现了转速、频率、扭矩、压降、冲击力等参数的精确检测,从而提高了工具的可靠性,使工具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控制(QA/QC),为进一步优化液动旋冲工具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为了适应“三大两高”提速要求,对工具流道(实心轴→空心+可调喷嘴)、连接方式(销轴→锥形螺纹)进行了改进,保证施工排量增加28%(28~30L/s→36~38L/s)的同时,工具性能不变(工具压耗、冲击频率等)。

2019年改进后的工具累计应用22支,寿命提高14.84%(155h→178h),平均钻速再提高37%(126%→163%)。其中,改进后279型工具在630重点工程——升平库平1井成功应用,进尺780m,钻速提高175%,2020年正在钻的肇深16-平1井,进尺228m,钻速提高276%,创历史最好成绩,具体提速效果见表3。

表3 2020年液动旋冲工具提速效果

2.6 钻井液体系优化改进

为提高钻井液封堵防塌效果,对沥青类封堵防塌剂进行了优选评价实验。通过单剂评价和体系的配伍性实验,最终优选了FT-1A,同时增加纳米聚合物用量,与FT-1A配合使用,达到了良好的封堵防塌能力,钻井液性能参数见表4。

存在问题:原体系使用的抗高温降滤失剂类型单一,在水平井施工后期,钻井液温度越来越高,起下钻过程中,井底钻井液经过长时间高温老化后,聚合物结构会发生变化,易出现高温降解的现象,造成HTHP失水增加,流变性变差。

改进措施:引进HFR-1抗高温降失水剂,与原配方中的JY-1复配使用,在已经完钻的徐深1-平6井和正在施工的昌深1HC井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HTHP失水基本控制在9~12mL范围内,并且钻井液在长时间高温老化后,保持良好流变状态。

2.7 完善深层防气窜固井配套技术

针对深层气井固井难点,围绕抗高温、防腐蚀、防窜、防漏等技术难题,以提高固井质量、预防井口带压为目标,推广应用固井配套技术措施。

固井方案:应用尾管及尾管回接固井工艺,结合井身质量、居中度、钻井液性能、固井前置液、水泥浆、固井工艺及施工参数等,优化固井方案。

抗高温外加剂:为了提高外加剂产品稳定性和适应性,自主生产缓凝剂、降失水剂和稳定剂等核心外加剂,保障现场施工安全。

多级冲洗顶替:根据数值模拟分析,优化了固井前置液方案,形成多级冲洗方案,优化前后,模拟顶替效率提高了7.91%。

水泥浆技术:应用抗高温胶乳水泥浆,提高防窜能力;应用1.30~1.50g/cm3大温差低密度水泥浆,保障易漏井施工安全;应用自修复水泥浆,预防井口带压。

最终形成了以“压稳、居中、替净、密封”为原则的深层天然气井固井配套技术。2019~2020年推广应用13井次,未发生井口带压,合格率100%,固井后无井口带压问题。

3 应用效果

3.1 推广规模

通过可钻性预测、钻头优选评价、参数优化、提速工具等多种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开展了个性化设计,优化集成后的技术成果在大庆深层各个区块推广应用,其中包括徐深、宋深、升深、肇深、中央隆起等区块探井和开发井共13口,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保障了施工快速顺利进行,从而为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3.2 经济效益

分别统计近三年的深层直井和水平井数据,应用了深层天然气钻井技术优化与集成应用技术后,直井的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43.5%,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40.46d,水平井的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37.7%,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51.07d。近三年的深层天然气直井钻井情况见表5,近三年的深层天然气水平井钻井情况见表6。

表5 近三年的深层天然气直井钻井情况

表6 近三年的深层天然气水平井钻井情况

直井经济效益:节省钻机日费=40.46×15=606.9(万元)

水平井经济效益:节省钻机日费=51.07×15=766.05(万元)

50钻机、70钻机日费按15万元/d。

经过计算本项目每口直井节省钻井成本606.9万元,每口水平井节省钻井成本766.05万元,总体经济效益显著。

3.3 社会效益

项目通过顶层优化设计、技术优选与集成配套,充分发挥各项技术优势,建立大庆深井钻井技术模版,优化施工工序,并为深层天然气上产提供了钻井技术支撑,因此,该项研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4 结论

(1)强化钻井参数,在保证井眼清洁的同时,充分发挥螺杆的功率,从而提高机械钻速,是深层水平井提速的关键措施[6];

(2)在地质设计基础上,通过裂缝/破碎带详细预测,并根据裂缝形态和发育特征,提前50m采用针对性的随钻堵漏措施,可有效降低井漏发生的几率;

(3)通过尾管+尾管回接方式固井,配合自愈合水泥浆,可有效解决井口带压问题;

(4)针对深层主要区域,综合考虑多种提速技术对比评价,明确各项技术应用界限,分区块建立了“降本增效钻井技术”模板。

猜你喜欢
固井大庆深层
李大庆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TAMBOCOCHA 43区块尾管固井难点及对策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几种固井质量评价仪介绍及其应用分析
关于固井循环温度的一点探讨
对“医患失去信任”的深层忧虑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深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