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宣城诗歌吏隐矛盾特色

2021-09-27 12:31顾雪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

顾雪

内容摘要:山水隐逸诗肇自谢灵运,在谢朓手上发展成熟。这与诗人遭遇宣城山水的历史际遇不无关系。他在宣城留下的优美诗章不仅使宣之山水为之增色,对后世山水诗歌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谢朓的宣城诗歌也折射出他为吏还是归隐的两重矛盾。

关键词:谢朓 宣城诗歌 吏隐矛盾

陆游《宣城李虞部诗序》曰:“宣之为郡,自晋唐至本朝,地望常重。来为守者不知几人,而风流吟咏,谢宣城实为之冠。”然诗家皆称之为“谢宣城”,以其宣城山水诗歌为世人盛传之故也。从某种程度上说,谢朓是宣城文学的第一人。

一.山水借得诗歌名

谢朓于武帝永明五年(487)24岁步入诗坛,明帝永泰元年(498)36岁下狱赐死,其诗歌创作只有短短12年的历程。建武二年至四年(495—497)是他创作的高峰,这一期间的宣城诗作有四十多首,几占其诗的三分之一,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较前期较为深刻复杂。离开宣城之后,谢朓不久就卷入政治纷争被杀。因此研究谢朓作于宣城的山水诗歌,能够很好的洞悉诗人时刻处于吏隐的矛盾与徘徊之间。

二.谢朓宣城山水诗歌的吏隐矛盾

谢朓生逢历史上最糟糕的大肆诛杀文人的时代,稍有不慎,就会惹来灭门之祸,曾祖谢灵运就是一个例子。萧鸾即位的建武初年(494),大肆屠戮先朝旧臣,尽杀高、武子孙。谢朓转仕新朝,置身祸难环生之时,不安全感与日俱增是很必然的。所以他出守宣城时的心情是几分惶恐几分庆幸的,从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所描述的“泪下如流霰”来看,心情应该是很痛苦的;他在《京路夜发》诗中述说行色匆匆,面对“文奏方盈前”也来不及处理,面对未卜的前途,他只能“敕躬每局躋,瞻恩惟震荡”,一边唱着颂圣的调子,一边诚惶诚恐,心情极为惊惧不安;在赴任途中,他寫下了《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声闻宣城山水之胜,他欣喜地说:“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打算一边做官,一边寄情山水,可谓吏隐两得。在《始之宣城郡》诗中他立志:“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反复表示:“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但是“巩洛常眷然”(《后斋回望》)的思乡恋阙之情又贯穿他宣城诗歌的始终。

三.“末篇多踬”的独特魅力

这种对隐居山林的反复表白遭到了钟嵘“末篇多踬”的批评。①体现的正是其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对此,魏耕原在《谢朓诗论》中认为这“正是谢朓竭力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惨淡的经营,客观上只是艺术的牺牲。而艺术上的牺牲,对他来说却有至为重要的作用。而意拙与归隐退守的表白,只能是求得安全的目的”。本文认为,谢朓诗歌的这类重复议论固然有忧谗畏讥的考虑,但是这其中所折射出的更是困惑了中国士子几千年的仕隐矛盾。文人的家族荣誉的影响,使谢朓处处以谢灵运为宗。②另一方面,乱世之下,文人所处的险恶环境又使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甚至以告发其岳父王敬则的叛乱作为保全自身的筹码,而后者也让他受到了许多诟病,因此,对他来说,只有隐居山林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与东方朔实践的“朝隐”和阮籍的“心隐”相比,谢朓的“朝隐”表现了更多的无奈和痛苦。既然要维护家族利益,实现人生抱负,求得功名富贵,谢朓就必须出仕;而面对黑暗现实,重重危机,“敏感且软弱的诗人又热切的希望脱离官场,全身远害,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积极有为的雄心和朝不保夕的现实,让谢朓在宣城的俊秀山水中找到了暂时的宁静和皈依,他对自己归隐意向的反复强调,正可反映出仕宦与隐逸思想的真实挣扎!其《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心态: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该诗作于谢朓出任宣城途中,前半写江行所见之景,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融合了诗人对漫无尽头的前路无可奈何之情;后半写出仕外郡,既可得到俸禄,又可远离尘嚣,全身远害,“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可谓吏隐两得。而实际上,“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③ 的尴尬境地并不能够使诗人安心,过上平静、安详的生活。谢朓“选择朝隐,从一方面看是鱼与熊掌兼得,而如果从相反的一面看,则是鱼与熊掌都不得。在吏隐矛盾的路上,诗人的心境永远是矛盾的,患得患失,犹豫不定,他的心灵悬在半空,没有归属,他的诗歌也总是唱着忧伤的调子,弥漫着无可奈何、忧伤迷茫的情绪”④。在艺术上,这类山水隐逸诗基本克服了谢灵运山水诗歌内在情感上的冲突,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不和谐,情景交融,形成了清新、明丽、悠远的意境,给人以脱俗超凡的审美感受。如其《游敬亭山》诗云: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交藤荒且蔓,橑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格,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

起二句远眺敬亭山,总览其貌。远远望去,但见敬亭山蜿蜒曲折,横贯百里,重重叠叠,直薄云霄,这是实写。接二句则采用虚笔,写心中之想。接下来描绘敬亭山的山光水色:山之高峻,上可直冲青云,蔽日亏月;下则带水廻溪,曲折回旋。此诗从写景到抒情,笔调婉转多变,虚实相间。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颇得怡情山水、刻画景色之风致,饶富意味,写景抒情衔接自然。难怪沈德潜说:“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其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诵读谢朓这类宣城诗,的确令人心生清新、洒脱的情致。

另外,谢朓诗中,还有诸多对宣城山姿水态的生动描摹,宣城山水既不同于北方高山大河的壮阔恢弘,也不同于江南小桥流水的精细婉约,而是一种婉转之中的朴野之色、细腻之下的枯淡之韵。如《宣城郡内登望诗》,诗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

苍茫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冲和融淡、清丽俊秀,透露出江南山水的滋润和清爽。关于这方面,清人宋长白就曾以山水画的不同风格切入,来比较大、小谢山水诗的不同:“纪行诗前有康乐,后有宣城。譬之于画,康乐则堆金积粉,北宗一派也。宣城则平远闲旷,南宗之流也。”山水诗歌从大谢到小谢,由大谢的“金碧山水”的光彩富丽发展到小谢冲融旷逸的“水墨山水”。这与宣城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特色息息相关;而山水亦得诗歌名,清人洪亮吉亦说:“宣歙诸山,清远绵渺,小谢诗境似之。”⑤至此,山水之境和诗歌之韵已是主客不分,浑然一体,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我们都可以说它已经是唐诗的开端了。

四.谢朓山水诗歌的影响

唐人山水诗歌多学谢朓,在对六朝绮丽文风不遗余力的批判之余,清新流丽的小谢诗却是一个例外,难怪胡应麟说:“世目玄晖为唐调之始,以精工流丽故。” 对于谢朓在開启唐风上的贡献,持肯定态度。他甚至还将谢朓诗歌比作唐诗的四个阶段,“六朝句於唐人,调不同而语相似者:‘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初唐也;‘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盛唐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中唐也;‘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晚唐也。俱谢玄晖诗也。”王士祯曾言:“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通过赞美李白来肯定谢朓在开启近体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绮靡的“六代淫哇”的诗歌背景下,以谢朓为代表的永明文学的开辟之功是不容置疑的。

山水隐逸诗肇自谢灵运,在谢朓手上发展成熟。这与诗人遭遇宣城山水的历史际遇不无关系。他本人在情感上吏隐矛盾的心理冲突让他的宣城山水诗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宣城留下的优美诗章不仅使宣之山水为之增色,更对后世山水诗歌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刘禹锡称“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歌》),宣城山水通过谢朓的诗歌得以闻名。宣城也因此被称为“小谢城”、“谢公城”或“谢朓城”。正所谓山水借得诗歌名,这也是宣城之人给予谢朓极大的敬仰。

参考文献

1.黄季耕.安徽历代诗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1983

2.常秀峰.李白在安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3.茆家培.谢朓与李白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朱晓江.山水清音—晋宋山水诗的艺术世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5.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陶文鹏.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注 释

①[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7页

②魏耕原.谢朓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44~45页

③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164页

④裴仁君.寻觅自由灵魂的栖息地——谢朓的朝隐之梦和思乡情结.武警学院学报2004,(4)

⑤[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77页

(作者单位:连云港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