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浅析及思考

2021-09-28 07:38田丽
理论观察 2021年5期
关键词:养老建议问题

田丽

关键词:养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74 — 03

一、养老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人,其中独居、空巢老年人口超过1亿。2050年,1/4的中国人口将超过65岁,2055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养老已经逐步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养老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就中科院而言,现有离退休人员5万余人,高龄化凸显,80岁及以上高龄占比近30%,有些老所占比近50%〔2〕,大连化物所80岁及以上高龄占总离退休人数42.3%。这是一支庞大的老年群体,他们曾为中科院、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年由于工作关系,普遍子女较少,一般就是2-3个子女,还多在异地。如今这部分人到了养老的年龄,又已经进入“三高期”,养老问题突出。笔者认为,研究养老服务问题,对从事离退休工作的人员做好离退休职工养老服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在职职工面对家里老人的养老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现存养老模式及养老现状

2018年世界各国老年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重数据,日本27.58%,德国21.46%,英国18.4%,加拿大17.23%,美国15.81%,澳大利亚15.66%,中国10.92%〔3〕。全球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国家是日本。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世界各国人均寿命排名,日本排名第一,83.7岁,澳大利亚82.8岁,加拿大82.2岁,英国81.2岁,德国81岁,美国80岁,中国76.1岁〔4〕。

在日本,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选择租赁住房来养老。日本的照护保险从2000年起设立,通过鼓励原宅养老,减轻医疗机构入院负担。针对75岁以上老人制定了后期高龄者醫疗保险,即长寿医疗保险〔5〕。目前,日本流行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

澳大利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老年医疗保健管理模式,为老年人获得连续性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条件〔6〕。在澳大利亚,朋友间常谈论的养老方式,是大家购买同一栋公寓楼,或共建一个小的社区,然后根据需要分担护理服务费用。澳大利亚老年人偏爱家庭护理〔7〕。

加拿大是世界上具有最好的健康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加拿大老人住老年公寓居多〔8〕,住养老院的医疗费用走医保,每个月税后收入80%缴养老院,不够费用政府补贴,多出部分支持政府。有人称加拿大是老人的天堂。加拿大老人乐衷于追捧“空巢”养老模式。

英国推行以社区照顾为主的养老模式,整合全部社会资源,为需要照顾的老人在家庭或社区中提供全面照顾,促使其过正常人的生活〔9〕。英国政府发给在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亲属相应补贴。在英国,多数老人选择社区养老模式〔10〕。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养老体系的国家。养老护理类型有四类,全天候养老院、居家护理型、共同居住护理、居家养老。德国有类似共同社的互助式养老,即大家共同买地建房,可以申请养老补助〔11〕。德国老人偏爱抱团养老或者说是搭伙养老、同居式养老。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城中心”是闻名世界最为成熟的老年社区之一,建有医院、老年护理中心、图书馆、社区交流大厅、高尔夫球场等,今天有十几万名55岁以上老人入住〔12〕。美国是最早实行“以房养老”模式的国家。在美国,多数老人选择社区养老模式〔13〕。

在我国,养老问题涉及多种类老年人群。对单位内老同志来说,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单位和家庭共同承担。

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方式和长期照顾,成为老人和子女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受传统观念等制约,居家养老一直是中国老人养老的主要模式。然而,就“421”模式的小型家庭而言,全天候的照护让子女着实力不从心。俗话说,一人失能,一家“失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每个家庭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除了单位和家庭,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的养老大环境。2019年首发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蓝皮书显示,全上海市16个区受访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总体使用率均值只有75.53%,超过全国52%平均水平,约1/4床位处于空置状态。

三、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模式中的问题浅析

除传统观念外,老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与多种原因有关。

1.医养结合不足。2019年上海92%以上的被调查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康复护理服务的只有47.06%〔14〕,这在全国已经是较高水平。笔者调研大连市若干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不定期出诊的医生、较少的护理人员构成了这些机构的医疗资源。然而,在大连,更多家养老机构内与“医”字不沾边。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着实难倒了一大批老人及家属。

2.专业人才稀缺。2016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按国际惯例,护理员和失能老人照护比应为1:3左右〔15〕。目前全国取得护理员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30万人,仅占养老护理从业人员20%。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式的日趋严峻,养老护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逐渐扩大。

3.医保不覆盖。大连化物所离休干部C老师曾经咨询过我们,希望报销她在所住养老院中产生的医疗费用。然而,因该养老院相应医疗单元没有纳入医保,使得C老师不得不自费医疗。这类问题更多老人正在面对。所以说,养老机构医保不覆盖的问题制约了养老服务水平,影响了老人幸福指数。

4.价位不平衡。当下,孤寡老人有国家兜底政策保障;高收入群体老人可以享受高端养老产品和服务,而橄榄球中部的绝大多数中等收入老人群体却缺乏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供给。这种局面不利于解决老年群体养老的现实难题,更加无法为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人群提供足够的安全预期。

同样,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中存在诸如社区医疗资源不足,长期护理保险、照护补贴、护理假制度不完善,政府为特殊人群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不足,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等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养老水平。

四、期望及思考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针对机构养老中问题的思考

中国社科院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0%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将来打算入住养老院〔16〕。机构养老在不久的将来是必然趋势。

1.细化各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联办、合作的政策法规,降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的门槛,采取对口支援,合作共建的模式开展医养结合。将传统养老院+医护服务调整到由医疗机构筹建养老服务站模式转变。北京松榆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已经开创先河〔17〕。

2.加大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培养力度。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福祉学院是国内唯一的福祉本科专业,希望未来有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多老年相关学科,成立老年服务相关科技研究中心,培养出更多为老服务专业人才。

3.加大推进落实对高校毕业生从事医养服务的优惠政策力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建议将养老机构内护理人员在资格认证、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医务人员同等对待,并鼓励二者定期轮岗交流。

4.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刺激更多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减费、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拓宽养老资金社会融资渠道,确保养老资金运营的保值增值,以期解决养老机构价位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5.鼓励单位将所属招待所等转型为养老机构。美国橡树吊床养老社区附属于佛罗里达大学,2007年养老人员中大约12%是佛罗里达大学的退休教职员工,50%以上是校友〔18〕。鼓励幼儿园与养老院联建。在美国西雅图的“圣文森特老人中心”隔代学习中心里,小朋友特殊护理员打破了老人们的沉闷,孩子们也锻炼了耐心〔19〕。未来,有的中年人甚至可以实现将自家老人和孩子送到一个日托中心,方便每天同时接送。

6.健全医疗保险机制,降低养老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的门槛,尽快研究解决医养结合服务的医保支付问题,实现养老机构医保联网。

(二)针对居家及社区养老中问题的思考

尽管机构养老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然而,解决当下养老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居家及社区养老。当下,由于缺乏完备的社区助老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导致覆盖养老人群少,养老品质大打折扣。

1.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希望尽快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老人,以期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老人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成本。

2.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尽快研究出台。真正做到健康有干预、慢病有管理、急病有措施、大病有通道,让老人享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养老医疗服务。北京将制定失能、高龄老人照护补贴制度,期待该制度尽快在全国推开。商业保险也可进一步涉足养老领域。

3.政府加大为特殊人群购买养老服务力度。早在2013年,合肥市启动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特殊老人提供每月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南京市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喘息服务”,政府购买服务使得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属得以疏解压力。

4.新建小区住宅项目应按一定比例配置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从传统的社区主导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扩展到物业公司承接养老服务,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5.完善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为家有患病老人的子女更安心更从容的从工作中脱身,全身心全时段的照顾老人提供方便。护理患病老人所需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往往成为独生子女难以承受之重。

五、结语

解决好养老问题是功在当代、造福老人、惠及子孙的大事,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任务。以上思考是建立在兜底养老的概念基础上,如果对养老品质有更好追求,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老年继续教育等方面下一番功夫。相信在未来,我们国家养老服务必会更加优质,老人会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愿在国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大背景下,老人们都能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中青年人未来养老生活可期。

〔参 考 文 献〕

〔1〕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未来趋势研究〔R/OL〕.中国报告网,2020-02-08.

〔2〕国内外养老产业现状调研〔R〕.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2018.

〔3〕世界各国老年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重〔R/OL〕.快易理财网,快易数据.

〔4〕世界各国人均寿命排名2019〔R〕.排行榜.

〔5〕万江,余涵,吴茵.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以美国、丹麦、日本为例〔J〕.南方建筑,2013(02):77-81.

〔6〕Chen Z,Song Y,Yu J,et a1.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ed care support and continuity services in China,Japan and Australia〔J〕.J Clin Gerontol Geriatrics,2014,5(02):364l.

〔7〕刘天亮.多代社区在澳大利亚兴起〔N〕.人民网,2018-11-01.

〔8〕张桂霞.加拿大老年人口状况及发展态势〔J〕.热带地理,2011,31(05):526-530

〔9〕贾培培,何朝珠,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模式与保障体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

〔10〕海闻.英国老人的社区养老〔J〕.健康文摘,2019,(11):28-29.

〔11〕黄宇樑.德国人如何养老?〔J〕.杭州(党政刊),2019,(11):54-55.

〔12〕赵艳丰.“太阳城中心”的成功之道〔J〕.中国地产市场,2012,(12):24.

〔13〕穆光宗.美國人的“品质养老”〔J〕.中国社会工作,2018,(11):22-23.

〔14〕上海养老机构评价报告蓝皮书〔R〕.2019.

〔15〕政策释放养老产业活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8-07-24.

〔16〕李彤彤,葛敏敏,徐雪晴,任岩,徐迪,陈玉坤.我们解读了上海733家养老机构的数据,发现养老问题没这么简单〔EB/OL〕.上观新闻,2019-05-31.

〔17〕朝阳区社区养老驿站:家门口的“服务管家”〔N〕.朝阳报,2018-03-13.

〔18〕蔡慧,王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养老社区模式分析——美国大学养老社区经验借鉴〔J〕.建筑学报,2017,(04):95-99.

〔19〕周诗萌.我国养老创新模式初探及未来发展方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7,(54):37-45.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养老建议问题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