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一拆,荆州尴尬失关公

2021-09-28 09:15苏砥
环球人物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关公荆州

苏砥

曾被有关部门通报、并要求整改的湖北荆州巨型关公雕像,近期开始拆除、迁移工作。这尊高58米的雕像建造花费1.7亿元,搬走需要再花1.5亿元。“这是不是二次浪费?”网友们的质疑不无道理。不知生活在千百年前的关二爷,若能穿越到今天,目睹自己雕像所引发的争议、耗费的巨资,又会作何感想?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羽是忠、勇、义的象征。特别是“义”,被认为是其核心品质。关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清代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将关羽列为“义绝”,即仁义到极致之人。因此,关羽被逐渐神化。特别是在商人和华人群体中,由于“义”是信用和信赖的基础,关公崇拜、关帝信仰更为普遍。湖北荆州,就是看到了关公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的价值,想用一尊巨像把当地打造为关帝信仰的重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但是,荆州其实是关公的失意之地,他在这里兵败,落下“大意”之名。如今,这块土地似乎仍未给关二爷带来好运。据报道,以巨型关公像为核心景观的关公义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4年多时间,营业收入不到1300万元,除去高额维护成本,是亏是赚,一目了然。當今旅游业,已告别“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模式,游客期待的是沉浸式游览体验,对配套设施、餐饮住宿、文化氛围等都有更高要求。如果以为修建几座巨型景观、制造几个“之最”,就能获得游客青睐,实属“大意”,未免天真。

需警惕的是,这种热衷于修建巨型景观、怪异景观的现象并非孤例。如今,只要从导游嘴里听说“最高”“最大”“第一”等导游词,游客们不禁要警觉起来。因为这类景观中,一大半都是噱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真有东西、真有文化的地方,往往不需要唬人名号,更不需要用规模等外在形式来证明。而没有真材实料、文化味不足的地方,才需要奔着“最”做文章,仿佛景观有多大、影响力就有多大,雕像有多高、人气就有多高。

在强调绿色发展的今天,选择低能耗、无污染的旅游业为地方发展注入再出发的新动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条发展之路看上去很美好很容易,但需要做的功课一点都不少。特别是对于那些想打文化牌的城市来说,单靠蹭热点、制造噱头是不可能有胜算的。前有争抢西门庆故里、杜撰琅琊台文化,后有巨型关公像、天下第一水司楼,种种失败案例都说明,在打造文化景观过程中,有太多东西需要挖掘、规划、考量。比如能不能把名人故事、历史传说讲好、包装好、传播好,能不能在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商业景观之间达成某种协调和平衡,能不能把观光游与休闲游充分结合在一起。如果地方干部满脑子都是大景观,干的都是面子工作、造的都是形象工程、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就不可能真正获得文化旅游产业的红利,甚至可能会对地方形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为关公庙题写楹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真正震撼人心、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历史人物和文化景观背后的精神内涵。关二爷在老百姓心中的伟岸形象,不需要一尊巨大的雕像来证明。如果不能搞清楚这一点,即便这次没有“大意失荆州”,也难免下次会落个“败走麦城”。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关公荆州
关公面前耍大刀
请关公
“关公文化旅游节”9月22日运城开幕
快脚周仓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
筋骨强 腰身壮
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