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田:择一事终一生 不为繁华易忠心

2021-09-29 06:20马瑞怡高桂军
中国工作犬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疾风搜爆贝利

马瑞怡 高桂军 王 艳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一事精致,已是动人,从一而终,更是可贵。在深圳公安的警犬基地,有这样一位扎根工作岗位的警犬工作者:他,用30多年的光阴在岗位上展示了信仰和奋斗的深邃,将初心定格于埋头苦干,将警犬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奋斗的使命。这位老同志就是张家田。

自1986年,张家田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犬大队工作,开启了与犬并肩作战之旅。现如今的他是一名警犬技术高级工程师。蓦然回首,他已经从事警犬技术工作35年了。35年,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张家田只选择了警犬事业这一种。35年,他与他无言的战友用执着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用扎实的警犬技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演绎着履职尽责。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张家田为人谦逊低调,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甚至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劲。

“贝利”是广东公安引进的第一批史宾格犬其中之一,也是张家田带的第一头史宾格犬。当初挑选“贝利”时,行内很多人不看好它,觉得“贝利”天赋一般,可能训不出来。张家田却有些许不服气,他天天跟“贝利”泡在一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亲和、服从、搜索,“贝利”一个不落地全部学会了。特别是“贝利”的搜索科目,张家田尤其自豪。在足球场般大的草坪上,撒上绿豆大小的火药,“贝利”几乎百发百中,零失误。大概是“贝利”跟张家田久了,也学习了他身上那股子倔强劲。它一旦进入“搜索”,搜不出来,绝不停下来。

80年代初,深圳“两枪一盗”案件多发,张家田经常携犬前往支援。让张家田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深圳罗湖怡景花园的一起盗窃案。当时,犯罪嫌疑人在盗取了一部录像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张家田接到指令后,携爱犬“辛虎”来到现场支援。经过嗅认后,“辛虎”在公交站台嗅着不走,张家田判断,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乘坐公交车逃跑的。但犯罪嫌疑人在哪一站下车呢?张家田决定带着“辛虎”乘车,每经过一个公交站,就下车让“辛虎”嗅认一下,就这样一路嗅到了东门,此时距离案发地已有2.7千米。在跟随公交车进入东门长途汽车站后,“辛虎”表现得有些兴奋,于是,张家田带着“辛虎”对长途汽车站又进行了嗅认,最后“辛虎”在专门停放去往梅州的大巴车位上不肯离开。张家田将“辛虎”这一搜索反应报告给了办案民警,随后,果然在梅州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拥有一头良好品质的犬,是每一个训导员梦寐以求的,但训好一头犬是没有任何捷径能走的。带犬的路上,犬的优势特质需要训导员不断地挖掘,警犬优势的成功发挥,也是训导员倾心付出的最好证明。训导员与警犬最好的关系,大概是相互成就,彼此温暖。

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提到警犬,很多人认为用处不大。的确,警犬工作不像特警那样冲锋在前、轰轰烈烈,似乎也没有刑警那样英姿飒爽、光彩照人。但警犬的天然优势,使它在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甚至有时成为了破获案件的那张“王牌”。

1984年7月,在深圳原布吉农批市场某村发生了一起抢劫事件,一名歹徒抢劫了出租车司机,在“得手”后,歹徒迅速逃跑。当时科技手段还不发达,现场可以获得的信息又有限,这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为尽早破案,及时抓捕犯罪嫌疑人,现场民警向上级报告,请求警犬支援。张家田接到指令后,立即携犬“疾风”前往支援。当时正值中午,阳光炙热,灼烤着大地,张家田一度担心这炎热天气会影响“疾风”的发挥。抵达现场后,只见“疾风”沿着马路开始嗅认,后又进入稻田继续追踪,在追踪将近1千米后,“疾风”往旁边的山上跑去,在路过山上一处芦苇丛时,“疾风”突然冲进芦苇丛中,张家田和现场民警立即跟上,发现犯罪嫌疑人就躲在里面,而且歹徒手里抱着爆炸物品,民警迅速制伏了犯罪嫌疑人。事后,张家田回想抓捕的情景,还倒吸一口冷气,一旦犯罪嫌疑人手里的爆炸物引炸,后果不堪设想,也许歹徒是被“疾风”的凶猛震慑住了,也可能犯罪嫌疑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抵抗,不管怎样,这件事让张家田对警犬工作产生了一份敬畏之心,一头小小的警犬可能会发挥巨大、至关重要的作用。顶着烈日工作的张家田和“疾风”,因表现出色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荣获了三等功。

沉静有为喜欢钻研

35年春华秋实间,张家田使用警犬完成大小安保任务300余次,直接或协助侦查破案20余宗,搜获重要犯罪物证,为案件成功侦破提供重要线索近百宗。

2016年11月,张家田调入了深圳市公交分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面对公交地铁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他深入研究,认识到要从源头上堵截危险品、危险人。于是,张家田主动请缨,开办了警犬大队的警犬安检搜索训练班,为保证警犬训练质量,真正达到服务实战的目的,他带着训练队员多次下站调研,摸透地铁安检的重要环节。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安检机的高度、客流高峰时段复杂环境是警犬搜索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反复摸索警犬安检训练,亲自参与助训,带着参训队员早晚高峰时段下站进行实战训练,帮助警犬适应复杂环境,充分发挥了警犬的使用效能,有力地堵截了涉恐涉爆物品、危险人员进站上车。

我们时常在警犬基地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畏寒暑时节,训练场上有他一丝不苟挥洒汗水的身影;紧急任务前,有他争分夺秒冲锋上前的掠影;华灯初上,有他与爱犬归队时疲倦的背影……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挑灯夜读,潜心钻研业务知识,在搜爆缉毒犬的训练和使用中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缉毒搜爆犬,在使用警犬协助侦查破案中,屡立奇功。如果说张家田在训练方面是个能手,那他在文字方面也不容小觑。他利用闲暇时间,将自己平时训练的方法、心得一一进行总结,辍笔耕耘,形成宝贵的经验材料。从事警犬工作35年来,他先后撰写了《警犬在城市保安中的特殊作用》《杜伯文仔犬的特性观察》等10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并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

润物细无声

多年来,张家田在警犬业务科目和搜毒搜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是单位的骨干和业务带头人,也称得上是警犬行业警犬搜毒搜爆方面的专家。但他认为,一个队伍不仅需要专家,更需要精兵强将。他时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警犬这项技能也应该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氛围。

随着深圳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警犬力量在公交地铁防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对警犬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张家田看到这一趋势,向上级领导建言献策,提出从队伍中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训导员进行培养并担任小教官,以先进带动后进,后进赶超先进,全队上下形成你超我赶、齐头并进的干事氛围。截至目前,他组织培训警犬搜毒、搜爆、防暴维稳、治安防范类50人以上的培训班100余次。

张家田在队员们的眼中是既严厉又暖心。严厉的是他对工作的认真严谨,每次他下站执勤,发现队员执勤时站姿不规范,又或是衣服整理不到位,他总会上前说两句:“在大队一天,你的形象就是大队的形象,你的荣辱就是大队的荣辱”。而暖心的是张家田对大家老大哥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一名队员随老张下站执勤,巡逻过程中队员咳嗽了几声,细心的老张听了进去,下班归队后,他特意去到宿舍询问队员的身体状况,原来该队员已经咳嗽好几天了,年轻人以为咳嗽不是什么大问题,不以为然。他听完之后,非要带着队员去看医生,听到医生说只是有点发炎,吃几天药就可以了,他这才放心。

有时张家田值班不回家时,就和队员谈谈心,他时常感叹:“希望我传给你们的不仅仅是警犬技能的本领,也能够影响你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能够给你们的人生路上施以微薄的帮助。”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像张家田这个年纪早该退居二线了,可他却仍旧在警犬的岗位上坚守着。也许是入警时那句庄严的誓词,也许是警犬单纯憨厚的那个眼神,也许是基地的一草一木,让张家田不忍别离。

一个人,守着一个岗位一辈子。业务精通,素质出色,作风过硬,始终保持着一份对事业坚守,对信仰执着的本心,心中常驻历久而弥新之愿望,不厌倦、不动摇、不顾盼,愿意为之坚持而耐住寂寞,为之奋斗而甘于受苦,愿意以一生的时间为之付出,与之同行。克服顶风淋雨、严寒酷暑之苦,忍受迎日出时起、待午夜后息之考验,承受作业强度大,外界条件恶劣,安全压力重之困难。以时间换成长,以空间换成熟,以积累换成功。我想这样的人,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纯粹的人。

35年来,张家田就是这样,用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是不忘初心,默默耕耘,一辈子与警犬打交道。

猜你喜欢
疾风搜爆贝利
贝利家人:他感染了新冠,没有生命危险
云山万重归故乡,疾风千里叹离愁
疾风猎手恐爪龙
“贝利”曾经是贬义词
赛马奇案
搜爆犬的培养与使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预防搜爆犬意外受伤
训练搜爆犬的无意识搜索
贴近实战的训练提高搜爆犬的使用效率
《疾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