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途径探索

2021-09-29 12:32朱丹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绘本教学

朱丹艳

【关键词】绘本教学 思维发展 主题延展 教材融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更新教材。学校还可以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或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于这一标准,近年来,绘本成了小学英语课堂补充资源的首选。英语绘本多以丰富多彩的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鲜艳具体的图像能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帮助儿童对绘本内容产生长时记忆,有利于英语学习。而图片中丰富的隐含信息留给课堂更多的探讨空间,同时意味着给予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正向引导的积极作用。

一、精心设计活动。多维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活动及常规步骤,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如:观察图片、看视频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具象思维;体验表演,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分析辨识、归纳建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推断归纳、评价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及批判思维。教师应把握各类型活动和思维的内在关系,给予学生时间充分、方式多样、感受真实的活动机会,采用多维手段,关注多种类型的思维,进行适切的思维引导,在发展多种语用能力的同时多维度多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利用多模态信息,促学生具象思维提升

朱永生认为,模态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研究表明,在声音、颜色、图片、文字等多模态形式共同作用下,能够延长学生的注意力跨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典范英语》1a Lesson 6 The pancake中,教师准备了制作pancake的所有工具与食材,在新授词汇时,结合实物道具,让学生始终处在单词物品可视化的氛围中学习。学生通过触摸、倾听、朗读等方式学习,记忆深刻,趣味盎然。在完成“Howtomakeapancake?”的学习之后,教师将课本场景搬进课堂,让学生尝试动手制作pancake,边制作边介绍,既达成了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动作思维的发展。而在品尝环节中学生需要凭借“赏味口令”获得品尝机会,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学生语言表达、体验实践、思维发展的平台。

2.编织问题链,促学生逻辑思维提升

课堂提问是普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英语课堂中,“问答”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但问题的质量、逻辑性直接影响课堂质量。目前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偏向于事实性问题和展示型问题,思维含量不高。有些则逻辑性不强,导致课堂重难点不突出。因此编织一条有思维深度、且逻辑性强的问题链尤为重要。

例如,在《典范英语》1a Lesson 6 The pancake中,教师通过“Why did they make the pancake?”“What doyou know about the Pancake Day?”“Whats the PancakeRace?”等问题对故事人物为何要做pancake进行追问,引发对“Pancake Day”以及“Pancake Race”等西方文化的学习思考,从浅显的文本向人文背景深挖,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深度。而在《典范英语》1b Lesson 18 TheCaterpillar中,先以歌曲直击主题Caterpillar,再由毛毛虫的来源,卵的来源等问题追根溯源,逆向思维推进课堂,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关注细节,通过问题“Whatsthe date?”发现蝴蝶各阶段形态变化所需时间,最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回答探究总结蝴蝶的生命循环,将之前逆向思维的问题反转与故事情节结合,进行内化总结并提升至规律层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课外延伸,促学生发散思维提升

深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与延伸,给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互动空间,推动语言和思维的双向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师常设计故事续编或改编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典范英语》2a Lesson 7 The Little Dragon是一场舞台剧,共四个场景,但结尾相对仓促。基于故事结尾不够完整这一特点,教师设计了续编Scene 5环节,难度不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维碰撞出各种新结局,学生们精彩各异的表演体现出发散性思维在此教学环节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处理绘本图片时,常以“What would he/she/they say?”等问题引导学生适当添加人物对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在后期的表演中,要求学生加入这些补充对白,进一步巩固思维发散的成果。

二、融会贯通教材,拓宽学生思维宽度

教材与英文绘本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如今,许多教师已不再局限于英语教材与绘本的独立教学。而是根据话题契合、语言匹配、情感认知对应等原则,将绘本与英语教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双向互通,促使学生有意识并有能力将绘本与教材中的知识融合运用,实现思维宽度的拓展。

例如,在《典范英语》1a Lesson 24 What o mess!中教师通过延伸话题引出Kipper一家制作物品的目的是参加Kate的生日派对,通过思考“What would Kippers familvsay to Kate?”运用教材句型“Happy Birthday!”“This isfor you.”“Here you are.”进行表达,为绘本故事与教材语言之间架构联系。而在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this a pencil?Checkout time图片中物品散乱,教师引导:“Look!What do youthink of the picture?What canwe sayto them?”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典范课文中的句型“What amess!”。通过如此潜移默化的交互使用,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语言时就不会受限于某一种固定模式,而是主动链接其他补充學习过的句型,拓宽了思维宽度。

三、适度主题延展,打开学生思维广度

相比译林版教材教学,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有更多的自主空间,也便于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遵循着话题契合、语言匹配、情感认知对应等原则,教师尝试将绘本与绘本结合,为学生架构起思维桥梁,实现思维跨越。

例如,《典范英语》1b Lesson 18 The Caterpillar中,教师在原故事中引入与“The Hungry Caterpillar”这一话题契合的故事,进行毛毛虫蜕变过程的补充,进而展开观看视频、贴一贴、说一说、Caterpillar show等丰富的课堂活动。通过这两个故事的结合,学生对于蝴蝶蜕变过程了解得更为详细,增长了更多的科学知识,获得了更多思考与表达的机会。

再如《典范英语》2a Lesson 13 The Big Egg和2bLesson 11 On the sand这两个故事中,情感认知一致,都是关于爸爸的trick给家人带来了乐趣。教师通过课堂引导,先把前一绘本内容转化为思维导图,再呈现第二个绘本故事,让学生自主完成思维导图,最后设置开放型问题,由学生为这堂整合的绘本课提炼标题Joy in life、Fun with Dad.…通过此类课程的设计,学生在读到其他英语读物时会有意识与原有知识储备联系,打开思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原版英语绘本被引入我国,很多学校将英语绘本运用到学校日常教学中,成为英语课程的“静态”资源。这一“静态”资源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发挥作用,使得英语课堂因为绘本的引入而更加“有看头”,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根据绘本内容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灵,思维的触角更深入,使静态的资源成为动态生成的保障和基础,让思维的发展有迹可循,让学生的发展多元而精彩。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绘本教学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重视听心算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