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方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研究

2021-09-30 04:29杨月君李妙然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河北中华传统

杨月君 李妙然

[摘 要]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国家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自信,而且可以提升爱国主义精神。目前地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存在着课程学分较少,类型单一和地方文化内容欠缺等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精湛师资队伍,构建多样化体验渠道和平台,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才能推动传统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地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途径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GH181074);2018年度河北省社科发展研究民生专项课题“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与河北高校发展研究——基于省内部分高校调研”(201803040139)

[作者简介] 杨月君(1974—),女,河北临城人,博士,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文化史研究;

李妙然(1973—),女,河北定州人,博士,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6-0056-04    [收稿日期] 2021-06-0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1]河北省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这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条件。

一、地方高校开设文化类课程的必要性

(一)传承地域文化的主渠道

地方高校因“地”而设,立“地”发展,具有服务地方社会的职能属性,是区域文化的推动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地方高校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以及市场需求等,深入挖掘这一特征的历史渊源、时代内涵和现代价值[2]。燕赵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在开展燕赵文化资源挖掘与整合,弘扬继承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河北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通过系统地域文化的学习,不仅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会产生文化认同,提升留在当地、服务当地的意愿。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如留在河北,是建设河北的主力军[3];离开河北,是河北文化的传播者。地方性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当地文化的历史认同感,提升为中华民族奋斗、为地方服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增加河北发展的文化软实力,进而助力人才强冀战略的实现。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战场

大学生是国家各项建设人才的重要保障,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文化认知辨别能力,增强我们国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巩固我国在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作为文化大省,燕赵大地蕴藏着丰厚的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以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融入素材。坚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要落实落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运用于高等教育教学是非常必要而又切实可行的。通过将河北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引领时代发展的笃学者和尚行者。

(三)弘扬河北文化精神的主阵地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由于文化形成的因素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承载着本区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浓浓的乡愁。河北地处“京畿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红色遗产。新时代更需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培育“河北精神”。地方高校深入挖掘和研究燕赵文化,为新形势下“河北精神”的培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4]增强人们的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

二、河北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开设现状

(一)傳统文化课程对地方文化挖掘利用不够

目前高校发展定位上对地方传统文化育人功能重视不足,地方区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支持不足。河北高校普遍没有专门开设有关地域文化知识内容的课程。河北省有少数高校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融入了河北地域文化知识的内容,开设了专题性地方文化课程。有的高校在选修课和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地域文化知识,而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知识不够[5] (p74)。高校需要根据专业本身特点,在课程教学(选修课和专业课)中灵活融入地域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地方院校开设与当地特色区域文化有关的课程非常必要。

(二)传统文化必修课尚未普遍开设

多数院校中国文化类课程仅为该校文学类、新闻类或历史类专业的必修课或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比如有的院校在历史专业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2学分)及专业方向与拓展课,如区域地方史;而其他专业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理工科的专业最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在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如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开设“通识教育大课堂”,又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每学期开设一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学校专业学生进行全面专题讲授,反响较好,但目前尚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三)文化类选修课程设置学分占比过低

邯郸学院在全校开设了“邯郸地方文化”课程,在全省高校中尚属首例。除此校之外,在文化类课程的设置上,多数院校在通识教育中多明确规定设置文化类课程,设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院校,课程性质多为通选课或任选课,分属于不同院校人文社科模块,如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设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课程,河北工程大学要求在通识教育模块至少选修人文科学类课程2学分。地方院校中,文化类课程一般设置为通识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占比过低。作为全校通识必修课的邯郸学院“邯郸地方文化”(1学分)占所属模块公共基础系列学分(33学分)的3.03%;衡水学院在理工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文化素质类模块(13学分)设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0.5学分)必修课,在大一年级开设,占文化素质类学分的3.85%。;文化素质教育模块(13学分)设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0.5学分)必修课,在一年级开设,占文化素质的学分的3.85%。

猜你喜欢
河北中华传统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