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导向下的音乐语言美

2021-09-30 09:33袁颖
高考·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肢体语言美学

袁颖

摘 要:文章从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和言之有趣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师的文学语言艺术,并从眼神、身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方面,分析了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艺术,希望可以为促进音乐教学,发展音乐语言美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学;音乐;文学语言;肢体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而且语言还具有内在美和韵律美,这一点,在音乐作品和音乐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对于音乐课堂来说,教师合理利用语言艺术,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感情充满乐趣,使语言和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取得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准确地将美的语言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一、音乐教师的文学语言艺术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音乐作品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师、执行者和引导者,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学中课堂语言美的分析与研究,了解音乐课堂教学对语言美的要求,掌握音乐语言艺术,通过美的语言的应用体现音乐的内外美,营造能让学生感受美、追求美、理解美及运用美的学习氛围,为音乐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言之有据

语言学研究发现,语言的审美关系虽然主要是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比较直观、最易感觉的关系,但是理智关系也是语言的审美关系的一种。而且语言的理智关系需要我们关注语言的审美主客体的逻辑顺序。只有逻辑清晰,言之有据,层次分明,才能为语言的美找到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和媒介。所以,许多人都提倡在使用语言时要做到言之有理有据。具体到音乐教学中,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准确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谈不上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再创造。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艺术语言,让学生在艺术语言引导下有想象的余地和能力。

(二)言之有序

美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序,指的是注意说话的顺序和条理性。在音乐教学中,加强语言的逻辑性可以有效优化教学语言,但是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为了确保语言的条理性,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乐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刻研究和细腻分析,并对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组织,精确到开头、过渡、结尾的具体语言。如在《影视音乐》鉴赏教学中,在讲述影视音乐的作用与特点、影视音乐的几种表现手法时,教师可能会结合学生熟悉的影视歌曲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分清主次、重点、先后,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懂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

(三)言之有情

音乐是通过旋律和节奏来塑造艺术形象、传递和表达情感的。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发掘音乐作品的情感,体会歌词的意境,准确理解歌词内容。然后,以音乐的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的身份参与教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注入情感,带着感情去教学,通过声调的此起彼伏、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倾诉作品的情感、个人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歌词中丰富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以情化人的目的。如在《阳光三叠》鉴赏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王维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借助诗歌朗诵穿越时空隧道,想象诗人描写送别时的场景从,进而联想到生活中的离愁别绪,切实感知歌曲中的情绪。然后,由教师讲解这首曲子的特点:歌曲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感和友谊,这首曲子初听淳朴而富有激情,再听就能感受其中所隐藏的淡淡的忧伤。其中,“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为了体现作者的情感,这里用了一个八度,出现了全曲最高音。“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一句,刻画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无奈,音乐在这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动荡、民众疾苦的感叹。如此这般,在讲述乐曲特点时,借助饱含情感的语言去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古人依依惜别的感情。

(四)言之有趣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一剂润滑剂,可以化解人际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音乐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感染力的。而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他们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的语言讲解,根本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音乐教学规律,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以起到春风化雨,点石成金的作用,让学生爱上音乐和音乐学习。如在《谁说女子不如男》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增强教学的效果:学过中国历史的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巾帼不亚须眉的女英雄,譬如梁红玉、穆桂英、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是豫剧优秀传统剧目《花木兰》的选段,最经典的花木兰扮演者是豫剧大师常香玉,一个如花木兰一样为抗战杀敌而出钱出力的奇女子。我们可以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经典唱段视为献给古代女子的赞歌,视为中国版的《Song of St.Joan of Arc》(《圣女贞德之歌》),大家在欣赏唱段时,不能只关注唱段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只看到它“接地气”的一面。還要品味豫剧的行腔韵味和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这样采用幽默而简练的语言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自动走进戏曲世界。

二、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艺术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除了要用到上面提到的文字语言之外,肢体语言对于音乐教学也很重要。肢体语言指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肢体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虽然无声,但是它却是情感的体现,能深刻地表现很多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就肢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探究,运用肢体语言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那么,美学导向下的音乐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有何作用和特点呢?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最重要的表情器官。人的外界感觉信息有90%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因此,美学家们又称人的双眼为“美之窗”。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非常注重眼神的交流。比起有声的交流,眼睛传神是一种非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准确传递相关信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更加投入、更加卖力。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一方面借助眼神传递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一方面观察学生的眼睛,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进而时刻准备着改变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课程。如在《音乐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在讲述音乐作品的题材、演奏和演唱形式时,教师可以借助眼神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捕捉重要信息。还可以借助眼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示自己。在学生提问、表演时,教师可以利用眼神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找到开启能量之门的钥匙。在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课、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可以用眼神给学生以警告,以眼神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打造合理的课程秩序。

(二)身势动作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如果说音乐课堂教学是一所房子,那么,肢体语言就好比是房子的门,通过这扇门,学生可以了解房子的构造。肢体语言也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力的体现。不同的音乐,虽然肢体语言有所不同,但是许多音乐在表演和教学时都要用到身势动作。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展现音乐的情绪和情感,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势动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戏曲篇》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戏曲艺术在肢体语言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京剧念唱作打皆有文章。南方戏曲与北方戏曲相比,文戏与武戏相比,身势动作更加灵动柔和。鉴于学生日常会在电视、电影上看到一些戏曲表演片段,他们对戏曲身势动作有所了解。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爱的戏曲种类,并做一个戏曲中的经典动作,如兰花指、水袖、马腿、亮相、撩档等。然后,由教师自己示范、展示几个学生不熟悉的身势动作如起霸、亮靴底、吊毛等,让学生猜测和总结这些身勢动作的寓意和特点。最后再由教师以“表演和解说”的方式去解释这些动作的寓意,点评动作特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讲课时候的声音来展开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太过严肃,面部表情凝重,教室氛围十分压抑,那么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微笑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因此,教师注重自己的面部表情管理,在音乐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音乐作品做出不同的反映,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借助面部表情进行音乐教学和表演,以增加音乐课堂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受到熏陶和教育,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舍先生曾说过“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刻地感情只能通过最美妙的语言来表达出来”。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与优美的音乐作品一样,可以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也给音乐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只有在美学导向下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音乐教学艺术研究,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如鱼得水,促使音乐教学实现质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晶.音乐教学的语言艺术初探[J].大舞台,2012(04):211-212.

[2]李智华.小议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S1):136-137.

本论文系福建省宁德市中学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成果。

课题名称:美学取向的音乐课程语言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FJNDKY20-204。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肢体语言美学
印花派对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纯白美学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