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花都 绿色家园

2021-10-01 12:07石淑芳
时代报告 2021年9期

石淑芳

“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这是清代诗人汪琬对鄢陵的美发出的赞叹和感慨。车子一路驶来,从许昌东南进入鄢陵县,浅绿、深绿、浓绿,各种各样的绿色铺天盖地而来,以奔涌之势涌入眼眸。空气中的花木气息也格外浓醇,吸一口就灌入满嘴花香,看来,“花都之城”绝非虚名。

鄢陵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盛誉。鄢陵花木种植面积70万亩,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全国最大的花木销售集散地,被称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70万亩的平原林海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天然氧吧。花木主产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世卫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的近10倍,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以上,被誉为“中原之肺”。被绿色植被和各色花木包裹的鄢陵,据说,夏季地表温度比周围城区低好几度,是人们避暑乘凉、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鄢陵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全国平原地区唯一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水资源。鄢陵温泉旅游蓬勃发展,被誉为“温泉之都”。另外,鄢陵东距许昌市区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5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京广客专、京港澳高速20公里,兰南、盐洛、安罗高速鄢陵有5个路口可以上下,郑合高铁、三洋铁路均设有鄢陵站,国道G311、G230,省道S222、S237、S325等贯穿全境。鄢陵处于河南高速公路网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中心区,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交通区位优越。

打开厚重的历史典籍,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便隐居在鄢陵,被誉为“隐士鼻祖”的许由因辞尧禅让、挂瓢洗耳闻名于世,开创了隐逸文化、田园养生文化的先河。相传,寿龄800岁的“养生鼻祖”——彭祖在鄢陵养生修行,并整理出了我国第一部养生学著作《彭祖经》,奠定了中国长寿文化的基石。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曾在此悬壶济世、行医问诊,留下了闻名于世的华佗养生泉。兴建于隋朝时期的乾明寺是历代先贤修身养性的会聚之地。

鄢陵县立足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优势,把打造健康养生养老高地作为促转型、补短板、拓蓝海、惠民生的强力抓手,致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级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

“2017年3月,许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以鄢陵为核心区启动‘许昌国家健康养老示范区创建工作。鄢陵县按照工作目标,规划建设了占地66平方公里的许昌健康养老示范区,建成了以养老地产、温泉养生、医养结合、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康复医疗、森林康养、中医理疗为主要业态的康养产业体系,并精心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县‘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等国字号荣誉,成为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鄢陵县康养办的梁主任介绍说。6月22日中午,呼吸着花城清甜幽香的空气,踏着各种树木织就的绿荫,在他的带领下,我走进鄢陵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乐享温馨“照护之家”

5G引领智慧医疗

“你们的关爱,使我们焕发了青春活力和生机,进一步燃起了我们对热爱祖国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你们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温暖。走进服务中心,就被浓浓的亲情所吸引。除了衣食住行,健康检查、中医理疗、中药足浴、泡温泉、健身、下午茶、做操、唱歌等活动使我们的手、脚、脑、眼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让我们心情愉快。感谢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全体服务人员对我们的精心照顾,对老人如春天般的温暖,如儿女般的深情和爱心。”粗犷朴拙的字迹和平实畅晓的语言,表达了赵留成、罗黄两位老人对花都康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情。2020年10月16日清晨,花都康养服务中心随着微风、伴着朝霞,迎来一群长者,入住花都“长者照护之家”的老人开启康养之旅。赵留成、罗黄老人是这里的首批入住者。

花都医护养综合体项目位于鄢陵国家级康养示范区七小镇之一的花都温泉小镇内,占地63亩,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由许昌市颐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建设“长者照护之家”、花都医院、疗养院、中医馆、文创公园等五大功能块。

“长者照护之家”服务于花都温泉小镇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和周边城镇居民,引入上海爱照护社区嵌入式明星照护机构,为高龄老人、认知症患者及院后康复者提供保健康复、日间托养和长短期照护服务。走进整洁温馨的“長者照护之家”,工作人员一一向我介绍他们的锻炼器材:改善微循环、预防骨质疏松、修复末梢神经的全身无障碍垂直律动机;提升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强化膝关节,锻炼大腿前后侧肌群力量的等速肌力提升训练机。还有一种智能机器人护理床,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床很神奇:它可以陪长者聊天,语音控制起床、睡觉;对于失能长者,可帮助其自主完成基本动作,旋转按扭就可拨打紧急电话。

开窗远望,满眼皆是翠色,四季皆闻花香,美景皆收眼底;推门而入,智能化照护设备加上家庭般温馨装配,安全、人性、贴心,在这里养老,幸福指数满满。

为保障老人身体健康、就医方便,向上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就近设立有花都医院。走进医院,5G智慧医疗项目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3G提升了速度,4G改变了生活,5G则将改变社会。5G作为当前最高端的网络技术,将开启万物互联、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阶段。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应用已成为国内外5G行业应用的主要领域。5G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县域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诊疗效率、优化医院服务水平,及对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扶贫等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花都医院的李院长介绍说,“5G智慧医疗项目包含远程会诊、移动查房、5G救护车、远程手术示教、移动护理、影像云等多个子项目。利用5G网络远程手术指导,可以让病人在基层医院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技术和指导。”

“2019年9月17日下午,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远程指导鄢陵县中医院医生为一名患者进行介入手术。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和云视讯系统,胡小波医生坐在实验室细心地观看着手术现场画面、手术影像和生化指标信息,矫正手术动作。近1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效果良好。2020年1月29日下午3时,河南鄢陵县中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5G网络技术,对该县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进行了远程会诊,通过5G网络,实现了省医院和县医院的‘零时差无缝对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创新了方法和途径。”李院长对我娓娓道来5G医疗的案例。

踏进诊室,一位医生正伏案做片子的病例分析,他告诉我:“远程专家看了直接给处方,直接给诊断报告,哪一级医院适合你,直接去哪个医院。以前一个医生坐一个上午能接诊多少病人,能看多少片?现在所有鄢陵县的片子都可以汇集到这里,工作效率非常高。另外,这里每周有省里科室主任级别的专家来坐诊,患者去他们医院提前3天未必能挂上号,但现在他们每周都来坐诊,这情况已持续3年时间了。这周四,郑大一附院的黑教授会来,我们已经提前在公众号上发出通知了。”

“中国首个县级5G智慧医院落户鄢陵,是推动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落实发展健康产业的具体体现,这将极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听着李院长沉稳铿锵的话语,我有理由相信,5G智慧医疗必将使很多患者受益。

一座没有陌生人的小城

“这里楼、房、亭、台设计新颖大方,建筑布局错落有致;道、路、桥、栈曲直分明、通达有序;小河流水清清,水中鱼儿嬉戏,蒲团莲叶舒展水面,托出朵朵竞争开放的娇艳莲花;水边岸柳、芦苇及其他多种植物竞相拔萃。路边、墙边、房前屋后绿化别有特色,高矮协调疏密相间。名花异草、珍稀树种、各种果木与青竹浑然一体,处处枝繁叶茂、花香四溢、鸟鸣虫啼,一方水草天色、一派生机盎然。这是一座环境优美、宁静天然、整洁干净、怡人舒心的宜居康养家园。”读着建业新城一位业主笔下的心声,我对建业新城产生无限神往,及至那一排排白墙灰瓦的中式建筑映入眼帘,我立马被它强烈的画面感震撼了。随着这几年外出旅游和行走机会的增多,从南疆到北国,记忆里镌刻了不少或粗犷或温婉的建筑风格,以及似曾相识、大同小异的雕梁画栋,亭台楼榭。也参观过大大小小的画展,对人在画中的景象并不陌生,但眼前无处不景、无处不画的情境还是让我产生“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恍入仙境的美妙感觉。

“建业生态新城是建业集团集合自身的品牌优势和鄢陵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的以养生养老、医养结合、人文教育为主的全龄化新型社区,也是建业集团由房地产开发商转为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的落地项目。”负责接待的小杜告诉我说。来时的路上,我听人说这里的物业团队有别于一般的社区物业,他们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标准都很高。在为业主提供的众多惠民项目中,免费乘坐建业大巴是其中一项。业主李先生说:“一次和老伴乘坐大巴回来,走到家门口,忽然发现随身的钱包不见了,正在万分焦急,司机李师傅跑着把钱包送了过来。还有一次是今年7月31日,星期五下午,我和老伴来到东大门处准备返回许昌,看到一辆大巴就上去了,哪知是张师傅开往郑州的车。张师傅告知,周五去许昌只接不送,车在西大门到点直发,需提前与司机联系。此时已临近开车,换乘是来不及的,我想到许昌高速口停下吧。行至郑合高铁处,车停下了,张师傅说,换乘吧,前方10米就是开往许昌的车,我诧异他们怎么联系的,真是随处成人之美,用心做事啊。”

“为给业主提供生活便利,我们建有小城食堂,2016年5月7日正式运营,这里所有的原材料都是我们5000亩绿色基地直供的,在这里,可以吃到纯天然无公害的瓜果蔬菜、肉禽蛋奶。谁家里来了客人,不想做饭,可以带着家人朋友到我们小城食堂就餐,不仅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还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我们建业的大配套,和家人朋友一起感受建业业主的尊贵感。如果想给家人做可口的晚餐,可以提前来我们小城食堂预约绿色基地新鲜的瓜果蔬菜。在我们这里,每天早上被叫醒的不仅有鸟语花香,还有豆浆和油条。”小杜向我介绍。

“我们通过新型的建筑理念,最新的生活服务理念,新型的社区营造理念及最新的配套建设理念,为业主提供全新的生活模式,与业主共建一座有温度的社区,一座没有陌生人的小城。”小杜告诉我,“在疫情期间,有一段大家团结一心、共度艰难时光的难忘记忆:小城里做生意的安阿姨为防疫一线一次性捐出400个口罩;物业管家不辞劳苦,每日为业主送菜送物资、帮忙缴纳水暖电费;小城食堂开通了线上订餐服务,凌晨三四点钟的胡辣汤温暖了很多人;小城的理发店免费为业主理头发,义剪活动连续数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缔结的深厚情谊,让疫情不再可怕,冬天不再漫长。”

留恋新城美景,边走边拍,相遇不认识的花木,打开“识花神器小程序”扫一扫。溜达间迎面走来一位白皙丰腴、身着浅碎花雪纺连衣裙的大姐,我急忙徐步搭讪:“大姐,住这里感觉好吧?”大姐打量我一下说:“您是外地人吧?这里人人都知道‘有一种幸福叫住建业,这里配套设施完善,除了小城食堂、蓝卡医疗、超市、幼兒园,还有艺术团、羽毛球社、戏曲俱乐部等,看书、喝咖啡、聚会都有地儿,啥服务都有。5月,这里组织的千人家宴,除了规模大以外,家宴三分之一的菜品是由业主提供的,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不分你我。这么跟您说吧,人文气息浓,文化氛围好,住着温馨惬意。”我说:“看来大姐幸福指数很高啊!”她笑着纠正:“整个鄢陵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都很高!”

看着大姐的背影远去,回味她身上那种明显异于别人的气场:内敛高贵、温文尔雅——那是属于来自建业、来自鄢陵的底气和自信。

水天一色鹤鸣湖

站在高高的长寿山上眺望鹤鸣湖,裹在红晕中的夕阳,把它的影子投射下来,以远岸为轴拖着长长的光柱,粼粼波光中,水天一色的鹤鸣湖异常绚丽灿烂。走在朴拙的木栈道上,空阔豁朗的湖光山色,或信马由缰打开神思,或找寻熟悉的旋律放歌,都让人能够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劳累一天的疲惫忧烦。

对于鹤鸣湖,之前笔者查过资料:鹤,是美丽优雅的大型涉禽,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高雅的象征,常被用于和神仙联系起来。果然,梁主任告诉我,鹤鸣湖的名字源于鄢陵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据统计,鄢陵100岁以上的老人有59位,90岁上的老人有1558位,80岁以上的老人有14000多位,高于国家长寿之乡评定标准的1.4倍。国家对于评定长寿之乡有三个标准:一是以县级市为单位;二是县级市人口为10万人以上;三是长寿老人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七。鄢陵得天独厚的空气和水资源,使它在健康长寿方面,有“南有巴马,北有鄢陵”的美誉。

在水利部网站发布的“第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公示公告”上,鹤鸣湖水利风景区榜上有名。追溯鹤鸣湖的源头,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柏梁镇的湾子杨村、张坊村、袁拐村等村庄的村民,烧砖瓦取土留下了大面积坑洼不平的荒坑,鄢陵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变废为宝,将其规划建设成引黄调蓄工程的调蓄湖。

2016年以来,鄢陵县启动了鹤鸣湖整体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水秀剧场、鹤鸣湖广场、长寿山公园、鄢陵国际健康峰会中心、生态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等。

行走在鹤鸣湖岸,人如同在画里移动,被如此优美奢华的背景烘托,我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幸福感,目光一边急迫地迎接奔涌而来的景物,一边感慨感叹着这样浩大宏伟的工程,得有多少建设者洒下辛勤的汗水,从而使鹤鸣湖演绎从废墟到景区的传奇。“你看,那边有个三甲医院正在规划建设中,这边是省电力公司的康养项目,这边是国际健康峰会中心,中间规划商业街,附带酒店,是高端的居家养老场所。长寿山这边有个1000多亩的健康体育公园,由于很多项目起步晚,现在还在规划阶段。落地的生态运动公园正在建设之中。”梁主任爽朗热情,对本地的康养项目熟稔于心,说起来如数家珍。目睹这样的大框架和大手笔,我内心充满了对鄢陵人建设家乡的恒心和魄力的敬意。

四面望去,远处高楼鳞次栉比,近处花香绿树包围。从鹤鸣湖吹来的微风,带着花草酿出的醇香,身后的彭祖阁,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背依廊檐,问起彭祖阁的来历,梁主任娓娓道来一个传说。相传有一江南人,名叫彭祖,有长生之术,他潜心修道,寿高880岁。因去看“黄河八百年一澄清”的奇观,在返途中住宿一客店,见当地环境洁净、优雅,且有清澈的双洎河水流水潺潺,河上的打渔人不时地赶着鸬鹚到水中捉鱼,景色十分优美,于是就想多待几天,然而不期染上天花病,久卧在床不起。再加上思乡心切,便忍病行至西南处一山岗向西南家乡方向探望,而后返回店中,自此长卧不起,绝食七七四十九天后仙逝。

传说,人们见他驾着一片祥云羽化升仙而去,从此,当地便有许多高寿老人。据说是因为在彭祖仙逝之前把自己苦练多年的长生之术传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纪(继)承,后又由纪承把彭祖的长生之术与自己的深悟结合传给了更多人,从而使彭祖的长生之术得以发扬光大。

后人为纪念这位彭祖高人,将他住过的店称为彭祖店(现为彭店镇),将他登高远望时的土岗称为探家庄(现为探庄村),并葬于探庄北。后人在其冢前建有彭祖庙和彭祖墓以祭祀,为明清时代鄢陵八大景观之一。

“由于鄢陵是养生鼻祖彭祖仙逝之地,养生文化传承已有上千年历史,再加上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鹤鸣湖与长寿山遥相呼应,形成了‘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独特城市文化。”我问起鹤鸣湖景区的特色项目,梁主任微微一笑快人快语,“最让外地人津津乐道的是由北京中科水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大型水秀剧场,位于鹤鸣湖北侧半岛和南侧4号岛(菊岛)中轴线上,平台面积2万余平方米,在表演规模上创造了亚洲记录。表演剧目由《相约鄢陵》《花乡水润》《四海迎宾》《魅力鄢陵》等四个篇章组成,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由于来去匆匆,抱憾无法领略水秀剧场盛况,只得在手机上搜出一个视频:徐徐打开的或淡紫或幽兰的色幕主调,以水的姿态和着音乐节奏诠释鄢陵花卉的形状和内涵,水是柔美的,也是刚硬的,刚柔相济和高低远近调和的景观,以水为语言的叙说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不但给人视觉冲击,更给人心灵的震动和绽放!

白云在淡蓝的天幕游走,波光在幽蓝的湖面闪烁,一样的纯净,一样的宏阔。这样蛊惑人心的蓝,本是奢侈的,可是因着花木之城的绿,这些蓝就如此合理和妥帖了——这是独属于鄢陵的蓝。天色湖光交汇,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人在高处俯瞰鹤鸣湖,夕阳的射灯把白云和湖水全景式覆盖,统一镀上金边,水天交融如梦似幻,人在高处那种巨大的晕眩感,是被极美袭击的无言。一步一回头,多想在此地停驻哪怕一秒钟——回眸水天一色的鹤鸣湖,那一刻将永远定格。

唐韵樱花云蒸霞蔚

“花期不负,应季而开。每年三四月份,500亩万株樱花如期登场!蓝天白云之下,樱花园内,上面粉樱层层叠叠,下面娇黄油菜花开得如火如荼,粉和黄交相辉映、情趣盎然。流水潺潺,水里铺满了花瓣。花开时,头顶像撑开了一把把梦幻的樱花伞,空气都被熏甜……”听着唐韵公司解说员郑婷婷激情诗意的解说,虽然来时花期已过,可是眼前孕育生机等待来年勃发的樱花树,仿佛让我已经看到了千万株樱花迎风怒放的姿容。我多么期待来一场和樱花的邂逅,沐浴一场樱花雨的浪漫。

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是有着獨特魅力的花木品种。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这里的樱花叫染井吉野樱,是通过将野生的大岛樱与江户彼岸樱进行杂交培植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樱花种类。生长周期较短,在短短十来天的花期之内,成千上万株樱花以排山倒海之势绽放,像听着季节口令的仙子,惊鸿一瞥的芳踪明丽惊艳!从小郑给我的唐韵樱花园俯瞰照片看,唐韵樱花像天上的一片彩霞跌落人间,这是大自然的手笔,也是唐韵人日复一日用辛勤汗水打造的人间仙境!

听她说,就算疫情期间,钟情樱花的人依然热情不减,唐韵樱花园和武汉大学直播连线,在云端观赏两地樱花怒放的盛景。樱花不同域,春色皆动人。数万人在线观看,为武汉抗疫加油,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徐步踏进园内。园内的明清古建筑原坐落于山西,据考为乾隆年间一位郑氏茶商所建。后人欠维护濒临危塌,唐韵主人途径此地,执着传统文化保护,以巨资迁回。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游廊连接,院落布局格调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审美意境,四合院檐柱上的抱柱楹联和悬挂在室内的书画茗茶佳作,集贤哲之古训,恬静优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自唐韵樱花园对外开放以来,景区先后荣获‘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户‘河南省森林特色小镇‘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A级景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河南省林业龙头企业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随着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游客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逐年攀升,2017年~2020年连续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60万人次。”鄢陵唐韵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红伟先生说。

问起郑先生做生态的缘由,他说:“以前种植花木20多年,当时做盆景,小规模种植,后来流转土地,承接绿化工程,本身喜欢传统文化,全国各地到处跑时,看到老物件爱不释手,再加上唐韵公司在做绿化工程期间,带动了当地经济,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在村民中培养出了一批泥工、瓦工和木工,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一起打造生态休闲小镇。这些古建筑都是山西那边拆了,按编号在这里复原。”幽静的树木、徽派景墙、复古的四合院,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着郑先生的心血,也寄予他无限的情感和景观理念。他多年来潜心打造一个优美的园林王国,提供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个放松身心的世外桃源。

郑先生向我介绍给公司取名唐韵的意蕴,他说,唐朝是历史上国力强、历史长的王朝之一,唐文化在这时期达到顶峰,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刻画出东方的古典之美,韵律悠长。

“唐韵生态旅游区分为唐韵樱花和唐韵小镇两个园区。唐韵小镇内主要以枯山水禅修景观为特色,玉兰、染井垂枝樱,近百年的枣树、榆树、杜仲树,以枯瘦虬枝的姿势站立,给人一种深蕴于内的力量。枯山水是一种园林景观形式,由细沙碎石铺地,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头构成缩微式园林景观。”郑先生说。“您在用景观材料做画,您是个画家。”我为这些映照禅意的景致组合赞叹不已。走在这样的园林,心中关乎诗、画、乐的情感全部被打通,涌动着,澎湃着,它们交融汇合在一起,仿佛此刻自己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被注入雅致,浸润成了一个雅士。在这里,我遇到了玉兰树,花海之中钟情玉兰,不仅是它树形婀娜、芳香淡雅,还因其木制细腻可做家具,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有驱风寒、通鼻窍的药用价值。郑先生说,唐韵小镇原是玉兰精品园,园中的玉兰树有的售卖、有的用作绿化工程,剩下的树不舍得卖,就做了景观。很遗憾没有看到它们绽放的姿容,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开出和我家乡玉兰树一样的花朵,心中却无端升起他乡遇故知的亲切。

“这里宁静禅意的山水,24小时开放的智慧书屋,林间随意摆放的古琴,只要你停留驻足,就随时可以把自己升级为格调高雅的人。”我无比钦羡地说。攀谈中,郑先生聊起对未来的规划,他说,他设想建设一个汉文化博物馆,藏品已经准备不少了。他的言谈举止,透着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热爱的情怀。“您在经营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我问。“一个人要做事情,做好事情,总会面对困难。疫情期间是最困难的,不过,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坚信。”他的笑容里,有从坚毅臉庞上发出的光彩,那是对未来期许的光芒。

回程的路上,心心念念想的是深存于脑海中的如霞如虹的烂漫樱花。唐韵樱花满树,曹魏古风犹存。落英飘满花都,赏樱何须远行。我一定会用我的笔告诉更多人,让他们带上家人,带上朋友,一起奔赴一场浪漫的鄢陵春日之约!

怡康苑——老人们的舒心园

“先在姑娘家住了一段,心焦,在儿子家住了一段,还不中,还得来这儿。在这儿想干啥干啥,做手工、画画、打麻将、扭秧歌、听戏,和同龄人说说话,心里得劲,住着舒心。”80多岁的高慧云老人一边对我说着,一边爽朗地笑着,她周围的几个老人以附和意会的神情看着她,眉眼里盛满笑意。

怡康苑是由鄢陵医院投资建设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68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80张。2019年,怡康苑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首批试点单位,被国家卫健委、老龄工委会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卫视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踏进怡康苑大门,“深怀爱老之情  笃行为老之事”,一行鲜红的大字闪耀在怡康苑大门内。花园式的院落,七栋小楼错落有致地耸立在绿树鲜花之中,曲直相间的小路贯穿其间。怡康苑的工作人员小邢向我介绍,针对不同的养老需求,院区分设居家养老区、护理养老区、医养结合区、旅居康养文化体验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等区域。

居家养老区、护理养老区内居住的是行动能够自理的老人,院区配套设施齐全,老人拎包入住,沙发、床头、卫生间备有紧急呼叫器,老人随时可以求助工作人员。

医养结合区按医院标准配备有护士站,其中医生护士来往穿梭,他们有的为老人测血压,有的按摩,有的扎吊针。小邢说:“这里有个叫马翠花的阿姨,是2020年元月底入住的,69岁,入院时身体健康评估等级为介护四级,脾气十分暴躁,难以沟通,甚至还出现把排泄物乱抹乱扔的情况,给屋里其他入住老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我们与家属沟通,家属说,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7年前做了乳腺癌手术,多种疾病缠身和长期的慢性病导致其肢体功能障碍,后长期卧床,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家属,所以变得不讲理、多疑、脾气暴躁,家属身心疲惫,才送到怡康苑委托照护。我们针对这名老人的病情制订了一套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每天有专业康复师对她进行关节松动训练、微波气压疗法、中频等康复治疗,口服药由楼层护士一天三顿按时发放,一个月下来由简单的伸、抬腿动作到逐渐可以在床旁站立。在生活照护方面,按时帮老人洗澡、更换衣服被褥,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每天到床前询问,做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后,现在马阿姨可以坐在轮椅上自己活动,扶着栏杆走动,精神头也很足,每天见面就笑着问‘你吃了没。 ”

“和马翠花一样享受到医养结合模式福利的还有一个叫孙雪亮的老人,今年83岁,是一个长期卧床全失能老人,同时患有帕金森病,于2020年7月12日入院。当时楼层护士和护理员跟家属做了交接,发现老人骶尾部有一个6cm×7cm不可分期的压疮,而且创面已经发黑结痂。当时跟家属沟通,告知老人的压疮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愈合的一种,是由于长期护理不当、营养不良、大小便刺激等原因造成的。家属表示,床前没有百日孝,发生压疮后不知道怎么处理,导致压疮越来越严重,打听了好几家养老院,再三对比服务、环境以及医疗保障,家人商量后决定把老人送到怡康苑。针对老人压疮情况,我们制订了详尽的治疗方法——用药、创面清创、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生活照护方面,护理员为老人每两个小时定时翻身,加强营养,减少摩擦和大小便刺激,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压疮已经基本愈合。”看着小邢年轻的面孔,我说:“咱们这里有不少年轻人,伺候老人心理上适应吧?”

小邢说:“有不少‘90后哩,有两个刚入职的护理员,推着老人晒太阳,老人拉到裤子上,她们买来卫生纸和护洗用品为老人擦洗,认真细致的样子没有一点嫌弃,就算是自己父母,很多人都没有耐心也难以做到,但是这里的护理员,像吸痰、排痰、擦屎擦尿这些辛苦的护理都是常态工作。”

走进老人文化活动室,姹紫嫣红的手工纸花映入眼帘。小邢说:“我们带着老人做手工、做香包,帮他们义卖,义卖的钱给老人,让他们有价值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看到一个护工小姑娘正低头细致地给一个大娘涂手指甲,那份老少相依的温馨画面,让我内心熱潮汹涌。我指着姑娘问大娘:“她好不好?”大娘拍拍姑娘手臂,笑着把头抵进姑娘怀里:“好,真好,跟俺亲闺女一样好。”大娘看到小邢后也顺势把她揽过来:“俩闺女!”小邢长相俊俏,话语拖着温软柔美的鄢陵口音,很容易让人想起呢喃在枝头的百灵鸟。她和大娘相拥,肢体的接触亲密自然,没有半点违和,像一个在长者怀里撒娇的女孩。我是一个善感的写者,也是一个亲情匮乏的人,此情此景让我的心像被暖阳抚照着,差一点就要被融化了。

美丽夕阳红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图景,祝福老人们在这里度过幸福的晚年。

结尾

“没想到鄢陵的风景这么好,看了这些花花草草,我觉得心情很平静,很放松。我相信,下次带着全家一起来,也会是一段很愉快的旅程。”在2019年3月30日、31日的第二届鄢陵国际健康峰会上,中日健康产业研究论坛日方负责人、日本跨境时代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春山祥一如是说。

是啊,花花草草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那些站立的植物像一本本无字的日记,是我们安放在记忆里用来寻找和怀念的坐标,一棵树、一朵花,都默默记载过我们随风而逝的忧喜。它们也是我们人生岔路口的路牌,当我们在生活中茫然无措不知如何选择时,到树木中去,到植物中去,静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必定能够找到重新出发的答案。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一大批重量级康养产业项目落户鄢陵:建业集团投资80亿元,建设建业生态新城;碧桂园投资25亿元,建设十里花海旅游度假养生养老项目;永达集团投资19亿元,建设花都温泉小镇花都颐庭康养项目……一批批谋划超前、规划科学、矩阵强大的康养产业发展模组在花都鄢陵布局落子,并呈现出一线穿珠之势。从工业洼地到产业高地的嬗变,处在康养产业发展风口的鄢陵,正演绎着生态文明、康养之都的绿色发展新实践。蓝城集团投资20亿元,全力打造集旅游、会务、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河南省拓润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全省养老中心,北京东方详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鄢国花语国际康养小镇项目。每一个大项目的入驻,都让鄢陵县“全域花海、长寿之乡、养生福地、休闲天堂”的蓝图离现实更近。

挥别鄢陵,我坚信,凡到过鄢陵的人,无不被它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康养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所震撼。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到花都鄢陵养生养老会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这里也必将成为四面八方的人们养生养老,享受宁静生活的绿色家园。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张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