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对静脉输液患儿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10-06 11:52孙梦清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防性输液静脉

孙梦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 230022)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给药途径,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优势。儿童是特殊群体,其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需要静脉穿刺,极易导致患儿紧张、恐惧、抗拒等情绪,导致静脉输液难以顺利进行,影响治疗进展[1]。因此,在静脉输液患儿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用于静脉输液患儿护理中,观察其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6 月至12 月静脉输液患儿24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男63例,女57例;年龄3~6 岁,平均(4.82±1.01)岁;手背静脉穿刺68例,足背静脉穿刺52例。对照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3~6 岁,平均(4.85±1.03)岁;手背静脉穿刺66例,足背静脉穿刺54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3 岁的儿童;无药物过敏史;可正常沟通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色盲、色弱或其他眼部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传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家属无法与本研究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包括以亲切、和蔼态度与患儿沟通,采用鼓励性语言取得患儿配合,指导家属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具体如下(1)兴趣干预:通过与患儿交流,了解患儿兴趣爱好与性格,针对其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5 岁以下儿童,可通过收集患儿喜欢的动画或卡通人物;5 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漫画等,在静脉穿刺前及输液过程中进行兴趣游戏,告知家属游戏的内容,获得其配合。如在游戏过程中,告知患儿“阿姨等会儿在你手上打个小针,像蚊子叮一下”,让患儿有一定心理准备;在患儿玩游戏分散注意力时,快速完成静脉穿刺。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让患儿自行选择喜欢的图片填色,对安静配合、并完成填色的患儿奖励小红花或卡通笑脸贴。(2)预防性干预:①静脉穿刺时,若有高渗透压、强刺激药物,需选择血管粗大、血流丰富的静脉,避免选择手足背的小静脉;②静脉输液过程中,指导家长学习正确横抱体位,防止因哭闹或手脚乱动而导致的液体渗漏;③输液时间长的患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留置针输液;④静脉穿刺固定好穿刺针后,采用胶带或夹板对患儿踝关节、腕关节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1)静脉输液配合度:完全配合:无抗拒、哭闹等行为,主动配合:输液过程中无哭闹喊叫、躁动不安、抗拒挣扎情况;一般配合:出现哭闹、抗拒行为,经安慰后配合完成静脉输液;不配合:哭闹、拒绝,经安慰、鼓励后无效。(2)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CARED 有41个条目,采用3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DSRSC 有18 个条目,采用3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t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配合度差异 观察组患儿配合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静脉输液配合度差异[n(%)]

2.2 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差异 观察组干预前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差异(,分)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差异(,分)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儿童临床用药常用途径,但静脉穿刺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疼痛,且静脉输液过程中也会存在不适感,小儿耐受性差,接受度低,在输液过程中若未及时安抚其情绪,可能会产生静脉穿刺失败、脱针、漏液、回血等,不仅增加护理难度,还会增加患儿痛苦,患儿家属满意度也会降低[2]。因此,针对小儿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帮助患儿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缓解负性情绪,对静脉输液顺利完成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发现,小儿思维方式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狭隘性明显[3]。因此,本研究将兴趣干预联合预防性干预用于静脉输液患儿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配合度明显较对照组高,表明兴趣干预联合预防性干预促使患儿配合完成静脉输液,兴趣干预是根据患儿兴趣爱好制定的游戏内容,通过患儿有兴趣的游戏等方式,缓解患儿烦躁、恐惧情绪。同时,患儿身心高度投入游戏中,从中获得愉快情绪,转移注意力,减少躁动不安行为;针对游戏设置奖励机制,促使患儿之间相互比较,获得榜样的力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及愉悦性,更利于患儿投入游戏[4]。研究显示,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脱针、输液渗漏等不良事件也是导致患儿抗拒输液、负性情绪加重的主要原因[5-6]。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是预防性干预通过多种预防措施,可最大程度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加上兴趣干预帮助患儿进行自我放松,使其主观感受得以改善,从而达到缓解负性情绪的目的[7]。

综合上述,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可提高静脉输液患儿配合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预防性输液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臣心对比,影领基层”病例诊断大赛第一季第一期病例诊断点评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