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2021-10-06 11:52王前慧子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蛋白胃肠道食管癌

王前慧子 汪 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据报道,食管癌发病率已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国内第四位,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病死率高、病残率高、预后差、发病进展快等特点,临床上为控制病情恶化,常运用放化疗、手术治疗等手段,其虽可降低病死率,但术前可因为创伤应激反应、肿瘤消耗及术后体重明显下降、低蛋白血症等症状,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1]。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当前营养状态及胃肠道功能,配合综合护理指导,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2]。本研究主要探讨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47例,女13例;平均病程(13.05±4.58)个月,平均年龄(61.17±3.22)岁,血红蛋白(72.10±3.15)g/L,白蛋白(28.26±2.33)g/L;病理分期:15例III 期,30例II 期,15例I 期;病变部位:35例位于胸下段,25例位于胸中段。对照组男48例,女12例;平均病程(13.16±4.47)个月,平均年龄(61.25±3.63)岁,血红蛋白(72.23±3.22)g/L,白蛋白(28.43±2.28)g/L;病理分期:13例III 期,31例II 期,16例I 期;病变部位:34例位于胸下段,26例位于胸中段。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活检、MRI、CT 检查,确诊为食管癌;(2)患者认知功能正常;(3)患者各项资料齐全;(4)患者年龄≤75 岁,无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1)遵医行为较差者;(2)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参与其他科学研究者;(4)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5)有出血性疾病史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留置胃管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减轻机械刺激引起的咽喉不适、异物感。在恢复早期,注重呼吸道护理,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左卧位,操作者五指呈空心拳,利用腕关节力量,从后背或前胸经肺底向外,由下向上叩击,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主要措施(1)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静脉导管输注,输注前使用20mL 生理盐水冲洗中心静脉导管。配置营养液时严格遵守无菌观念,在天气寒冷时,需使用恒温加热保暖器,每次输注时间控制在12~15h 内,在患者能够自主进食半流食时,可停止肠外营养。PN 平均每日非蛋白热量为105KJ/kg,氮摄入量为0.2g/kg,脂肪供应能量占30~50%,葡萄糖供应能量占50~70%,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外周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在留置管道期间,注意防止导管移位、错位,注意固定,固定敷贴选择透气性好的。(2)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术后给予常规胃肠减压,PN 支持,第二天向空肠营养管内注入250mL 生理盐水,第三天滴入肠内混合营养液,比如蛋白粉米粉牛奶各类汤,早期剂量为每日300mL,以每小时20mL 速度缓慢滴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感,若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需控制滴速,症状缓解后再调整正常。第三天需将注射液调整至每日1500mL~2000mL,以每小时100mL 速度滴注。(3)饮食指导:患者饮食恢复正常后,叮嘱患者禁止食用难消化、辛辣的食物,少量食用油脂,多补充纤维、热量、高蛋白等营养元素,注意调整机体营养均衡,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经t 检验,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10 天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2.2 两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1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无异常现象。对照组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3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出现肺部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消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前大部分患者存在进食障碍或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再加上肿瘤自身消耗、手术创伤性、机体应激反应、术后禁食等因素,促使机体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表现为免疫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体重下降等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还可增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为了促使病情康复,还需注重护理指导[3-4]。早期通过心理、饮食、口腔等综合护理,虽可减轻病症,但针对性不强,无法改善机体营养状态[5]。

肠外营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营养状态,由于术后患者需长时间禁食,可导致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通过肠内营养能够调节菌群失调状态,促使胃肠道功能恢复,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促使肠黏膜和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生长,提高肠黏膜氧化,减少肠道毒素吸收,改善肠道内菌群比例,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更利于保护肠黏膜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内毒素产生,清洁肠道,为机体提供了重要营养物质支持。研究表明,在综合护理基础上配合营养支持护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加速胃肠道蠕动,及时补充机体营养需要量,改善菌群失调状态,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抑制肠内致病菌的过度滋生。

总之,营养支持联合综合护理能够避免肝肾负荷加重,促进肠功能恢复,保证机体及时的营养供给,用于食管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白蛋白胃肠道食管癌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