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21-10-06 11:52张慧玲范小宁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颅脑外科体质

张慧玲 范小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重症科,安徽 合肥 230036)

颅脑外科术后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水平一般较高,例如,代谢、氧耗、激素等均可能异常升高,必要的早期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情况,提高预后水平。临床研究示显示,术后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等情况,肠内营养支持(EN)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本文以106例颅脑外科术患者为研究样本分析,给予早期EN 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科术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4~77 岁,平均(50.53±6.52)岁;手术种类:因外伤行脑内血肿清除术者27例,高血压脑出血者1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7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25~76 岁,平均(50.02±6.33)岁;手术种类:因外伤行脑内血肿清除术者25例,高血压脑出血者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9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7例。两组年龄分布、性别组成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48 h 预,给予常规护理。使用混合液,应用葡萄糖及脂肪乳剂双能源,二者占比1:1.5,静脉滴注氮。常规护理如监测体征指标、防感染等。观察组:术后48 h 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如下: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给予呼吸治疗,控制脑水肿,为避免出现应激性溃疡,采用PPI 制剂[1]。严格监测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患者术后24~48h 内没有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则在其体内放置鼻肠管,给药百普力(国药准字:H20010285),每瓶500mL。输注速度:管道营养支持起初慢速滴注给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如无异常提高滴注速度为30~40ml/h,此后可遵循每日提高20mL 每小时输注量的方式提升输注速度,最高不得超过100~125ml/h。输注量:每日给予2000mL,满足患者能量需求。初始给小剂量热卡,无异常反应后,逐渐加量至2000mL[2],通常为第1 天240~480mL,第2 天600~800mL,第3 天1000mL,第4 天1500mL,第5 天2000mL。给予患者优质护理。(1)肢体功能锻炼,防止患者肢体痉挛,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后续生活;(2)定时按摩患者腹部,防止便秘等;(3)饮食干预,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因此采用鼻饲方式为患者输注营养液,以维持患者机体生化指标平衡,提升免疫力[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精细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体质、血液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入院时体质与血液指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治疗期体质与血液情况,体质包括体重(BW)、上臂肌围度(AMC)及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FS);血液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4]。用治疗后的各项数据减去治疗前的各项数据,即为本研究所统计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两组术后治疗期间并发症,包括感染、多脏器损伤、压疮与应激性溃疡,总发生率越低效果越好。

2 结果

2.1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质、血液指标变化 观察组治疗前后体质、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质、血液指标变化[(),分]

表1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质、血液指标变化[(),分]

2.2 2 组患者术后治疗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总发生5例并发症,占比9.43%,低于对照组15例并发症(28.3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期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颅脑外科术发生应激反应极容易诱发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其具有代谢率高、氧消耗量高等,会导致患者对蛋白、糖等的需求增加,如不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会导致患者产生肌肉萎缩、体能下降等问题,影响术后预后,此外,还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弱、残疾率与死亡率升高[5]。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体质、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发生5例并发症,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状态,患者在EN 作用下血清白蛋白、蛋白质合成等反应更明显,且BW、TSF 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早期采取EN 方法供给患者营养能够稳定患者机体状态,提升氮平衡度,加速蛋白质合成,有效降低肠外营养支持容易诱发的各项并发症,例如多脏器损伤[6]。颅脑手术群体一般为脑卒中患者与外伤患者,术后常见感染情况,加之术后患者体质脆弱,给予其营养支持需要考虑脏器官承受度,早期EN 经过国内外专家认证,是备受提倡的支持方式,其能弥补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帮助患者加速过高消耗时期,步入合成期,康复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颅脑外科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