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对产妇分娩的积极作用研究

2021-10-06 11:52代丽丽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助产士产房剖宫产

代丽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在分娩过程中,因为疼痛、对新生儿健康的担心及分娩经验的缺乏,产妇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致使最终放弃自然分娩,从而增加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1]。因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产妇分娩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产妇心理状态的调节十分必要[2]。为探究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对产妇分娩的积极作用,我院做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0月100 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 名。研究组中产妇平均年龄(28.16±1.32)岁,平均胎龄(38.21±1.23)周;对照组中产妇平均年龄(29.32±1.26)岁,平均胎龄(38.81±1.13)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助产士不固定,且不进行连续性护理。研究组产妇予以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即予以常规护理+助产士连续护理,包括(1)产前护理。在产妇分娩前,由专业医师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同时,助产护士了解产妇心理及需求,制定相应健康指导方案。利用宣教片等方式讲解分娩流程及分娩知识。产程潜伏期可指导产妇适量活动或聊天,以缓解病产妇不良情绪。(2)产中护理。助产士嘱咐产妇为生产保存体力,可食用易消化的食物,生产时给予其安慰及鼓励。(3)产后护理。在分娩后24h 内,助产士需密切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及身心情况,指导正确的作息及饮食。指导产妇喂养新生儿,定期观察产妇及新生儿情况。

1.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记录产后2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阴道分娩率。心理状况使用焦虑量表(SAS)及抑郁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数与抑郁、焦虑情况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妊娠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后2h 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低(P 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妊娠情况比较

2.1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产妇干预前SAS、SDS 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SAS、SDS 评分情况()

注:P1 为干预前统计值,P2 为干预后统计值

3 讨论

女性分娩为正常生理过程,此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因而需加以重视[3]。目前,在我国由于产妇自身或分娩过程不顺利等原因而需选择剖宫产,虽然剖宫产有一定的优势,但此种方式对产妇身体影响较大,所以临床还是推崇自然分娩。助产护理是产妇在自然分娩进程中为其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干预[4]。予以产妇健康知识、心理干预及分娩知识的讲解,可消除产妇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心理,避免产妇采取剖宫产方式。随人们对医学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分娩护理也向以产妇为核心更人性化服务的转变,全面提升产妇舒适感,以促进自然分娩,同时还可以降低产妇不良情绪[5-6]。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率均优于比对照组,且出血量比对照组少;研究组产妇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高丽丽[7]等人通过回顾性分析了1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将在常规产科护理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助产士连续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后2 h 出血量分别为(153±16)mL VS(209±23)mL,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 VS 16%,阴道分娩率分别86% VS 70%,SDS、SAS 评分分别为(23.7±2.7)分VS(12.6±1.1)分、(40±4)分VS(32±2)分,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虽然该研究数据较大,但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了一致性。表明,产房中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已渐成熟。

综上,助产士产房连续护理,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助产士产房剖宫产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助产士有什么用?
男助产士 一年接生200余名婴儿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