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10-07 09:41杨平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辉县山楂旅游

文/本刊记者 杨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谷建全(右二)调研金针菇产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辉县人民靠着“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辉县精神,劈山开路,拦河造田,大打水土之仗,彻底改变了辉县一穷二白的旧貌。当时国务院领导讲到全国形势,用“全国大乱,辉县大干”来形容,辉县也以“辉县人民干得好”闻名全国。如今辉县市依旧传承着辉县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探索走好具有辉县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而奋斗。

合理规划布局 打造农业强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辉县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百姓受益”的产业振兴模式,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食用菌培育加工和粉条电商销售。

凤凰山村民晒山楂

山楂制品

辉县市冀屯镇星河生物公司作为亚洲日产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企业,拥有国内单产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可日产金针菇300 吨,年产6 万吨,年产值达3 亿元。创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提供原料+技术服务+订单收购,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收购玉米芯生产原料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创收,人均年收入达1.8 万元。

辉县市张村乡结合地域特色,立足红薯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粉条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新兴产业。成立尚品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红薯4000 亩,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对所产红薯进行统一收购。投资5000 万元成立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流转农户土地4000 余亩。种植花椒,为粉条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拥有多种品牌,产品涵盖红薯粉丝、自发热火锅、酸辣粉等数十种产品类别,年销售额达3.3 亿元,吸纳周边农户就业,年收益3 万元左右。成立尚品电子商务公司,打造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直通车,为张村乡、南寨镇等群众注册运营淘宝店铺,户均年增收1200 元以上。2020 年,张村乡投资300 万元新建电子商务中心,规划2000 亩薯品产业园,通过“政府+公司+农户”模式,将带动太行山区更多群众增收。

辉县市在不断创新产业模式的同时,深挖传统药贸产业。辉县市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气候条件优越,土壤环境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党参、柴胡、连翘、杜仲、全虫、道地山楂等中药材多达1017 种,是中国中药材基地、河南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近年来,辉县市立足药贸历史背景优势,坚持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积极探索“中药材+”模式,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目前,辉县市野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 万亩,其中20万亩连翘销售量占全国的四成,产值超过5 亿元。

辉县山楂有着8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全国“道地山楂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万亩绿色山楂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世纪八十年代,辉县山楂是辉县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收入来源,由于历史市场无序竞争导致产业没落。为了重振山楂产业,近年来,辉县市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明确发展方向,出台扶持政策,加大与科研院校、食药企业合作,积极推广山楂种植管理和产品深加工。着力做大做强辉县山楂品牌,带动山区乡镇群众增收,使老产业孕育新生机。自2019 年以来,以南寨镇为试点,辉县市积极组织推广山楂种植管理,引导企业开展订单收购,与种植户签订山楂收购合同,每公斤比市场价格高出10%,仅此一项实现每户增收1000 多元。当前,辉县市从事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群众有上万人,每年创造社会经济价值3.68 亿元。

村民晾晒酸辣粉

村民采摘金银花

黄芩

用好改革法宝创建农村美

辉县市冀屯镇地处辉县市西南20 公里处,北依太行,南邻卫水,辖33 个行政村,6 万口人,10 万亩耕地,85 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走进这里,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这两年,冀屯镇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开展农村五项制度改革,大跨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8 年,冀屯镇以镇区冀祥新区为中心,以省道S306 为轴线,投入省、市、县财政奖补资金1733 万元,撬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2245 万元,推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产村融合发展,集中连片打造了独具乡村特色、文化韵味浓厚的美丽乡村示范带。

项目实施以来,冀屯镇按照“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标准,着力打好“产业、文化、旅游”三张牌,修建镇村道路16698m2,铺装便道砖8641m2、路沿石6383 米,架设路灯144 套,整治河道419 米,涵洞小桥5 座,铺设污雨水管网42087 米。同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投资近1 亿元,实施覆盖全镇的污水管网工程,支管网入户率达到85%以上,卫生厕所、天然气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以围村林、果树进村等为重点,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栽种红叶李、雪松、金槐等树木23 万株,创建“一村万树”示范村21 个,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6%。

在此基础上,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西厢文化资源,投资200 万元,建设了西厢文化广场、食用菌文化广场、食用菌科技馆,规划了投资1.7 亿元的西厢文化小镇项目,着力打造休闲、旅游、研学一体化基地。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整合土地1000 亩,发展油葵、油菜花种植,打造田园景观,举办第一届“向阳花海”文旅节,接待各地游客5万人次,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实现华丽变身的不仅仅是冀屯镇,作为典型的农业大镇和商贸重镇的峪河镇,通过开展农村五项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目前,峪河全镇33 个行政村彻底消灭了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年收入10 万元以上的村集体达到80%,并且出现了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 万元的村庄。

峪河镇党委书记侯志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峪河镇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土地入市等五项制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助推了乡村振兴。今年我们将重点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奠定基础。”

坚持绿水青山带动农民富

辉县市是一座有3000 多年历史、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南太行旅游开发重要组成部分,八百里太行精华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被誉为“太行最精萃部分”。

据市委副书记王慧敏介绍,辉县市坚持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承接郑新一体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强县富民的首位支柱产业,举全市之力抓好全域旅游发展,倾力打造中原乡土旅游体验地、历史文化高地、中药文化养生之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国旅游目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辉县市将生态旅游这个朝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长线产业倾力打造,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文化体验游、科普研学游、工业旅游等全域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把旅游理念和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用艺术家的眼光高标准建设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精品民宿,创建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3 个,建成了五龙山主题公园、龙溪温泉、聚宏生态园、里沟极限运动庄园等一批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同时全市发展采摘园、农庄、合作社等涉旅经营主体162 家,农家院近千家,直接吸纳村民就业2000 余人,700 多户村民依托旅游自主创业,年收入超过3.5 万元。推出33 种旅游商品,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据了解,辉县市仅2019 年接待游客1200 万人次,其中核心景区800 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00 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效益70 亿元。

“下一步,辉县市继续将生态绿色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沙窑乡、百泉镇、吴村镇等乡(镇)村旅游资源优势,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科学谋划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项目,投资建设旅游商铺等产业。以村企共建、村村联建方式,拓宽绿色旅游‘增收路’。”王慧敏对记者说道。

辉县市坚持把深化农村五项制度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和突破口: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540 个,核实资产28.25 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53 亿元,农村集体收入“空壳村”全部清零,集体收入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5%以上。与此同时,建立了2234 人的乡土人才库,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力量385 人,通过选出一个好支书、建立一个好支部、建设一支好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长远谋划,做到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制度上保障产业发展的连续性,不断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猜你喜欢
辉县山楂旅游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山楂花
辉县“绿红黄白”四大产业蓬勃发展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也谈辉县赵固区刻纹铜鉴的射礼画像
旅游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辉县
山楂复合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