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百年回望、时代价值和实践进路

2021-10-07 17:19李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

[摘要]在建党百年和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方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动力。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阐释新时代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价值逻辑,探寻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实践进路,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

[作者简介]李倩(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铜川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D26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9-0048-03

1921年到2021年,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漫漫征程中走过了百年,谱写了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发展的光辉史卷。

一、百年回望: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精神内核

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最剧烈的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外敌侵略最激烈的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最紧密的结合中登上历史舞台的。与其他政党本质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各种优良作风,因而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青春活力,而这个奥秘就在于百年实践淬炼优良作风,优良作风塑造大党形象。

(一)“三大优良作风”,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传家之宝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指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传家宝,也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图谱的中轴。

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是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基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相结合中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步伐,毛泽东在1925到1926年间写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历史起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作风,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两篇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其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我们党很完整的作风,经过延安整风已经建立起来。”

(二)“两个务必”,警醒赶考之路的永恒答卷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的政治保证,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进京赶考交出“合格答卷”的法宝。这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掌握全国政权、肩负建立新中国历史使命的重大转折时刻,基于广大党员干部可能滋生的骄傲自满情绪和禁不住“糖衣炮弹”诱惑的深刻忧思;基于万里长征仅仅走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高度自觉,彰显共产党人高度的忧患意识。

创业难,守业更难。能否一以贯之坚持“两个务必”成为决定中国共产党赶考路上能否提交“合格答卷”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毛澤东多次要求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在八大开幕词中提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著名论断,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反复提醒全党:“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要很谨慎,并且要艰苦奋斗。”习近平用“四个包含着”评价“两个务必”思想意义、历史意义,提醒全党要牢记“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两个务必”在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成为警醒赶考之路的永恒答卷。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改革开放之门的思想密码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就对实事求是作出科学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苏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就在于率先实现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全党全国才能够解放思想、开放思维,纠正一系列“左”倾错误,拨乱反正,进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四)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崭新局面

历史的车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必须迈出新步伐适应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部署开启党的建设崭新局面,反“四风”贯穿于从严管党治党全过程,扭住“管松软”遏制了不正之风。党的十九大将作风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反对形式主义以保持优良作风的强劲势头。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力推进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时代价值: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这里的“延安作风”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作风,“西安作风”指国民党的作风,两种作风有着本质的区别。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把党的作风与人格力量相联系,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独特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

在敌强我弱和长期白色恐怖的残酷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前始终保持和发扬良好作风;即将成为执政党时,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重大论断有力巩固了执政地位;全面执政后,党已深刻认识到作风直接影响着执政地位长期保持和巩固,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共产党的垮台的训诫。脱离群众是政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必须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三)是把握两个大局迎接风险挑战的战略需要

于民族危机忧患中诞生、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成长、在建设和改革中成熟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各样的危机伴随着党的百年征程。从内部看,在百年建党的历史性时刻顺利开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外部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在前进道路上中国仍面临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三、实践进路: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堂“传统教育课”上,习近平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行了精妙总结,细致阐释其深刻内涵并提出六个方面要求,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做好忠实传人指明了方向。

(一)提升“政治三力”,始终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内生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历史和对在这一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景仰和感悟;来源于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崇敬和自豪。

对党忠诚绝非一句口号,关键要一心一意、一以贯之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自觉加强政治历练,立志为党分忧,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牢固树立“六观”,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诞生的、是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成熟起来的、是党领导人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的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理论联系实际,一要是学懂弄通理论,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四要用好理论,找准方法路径,以理论为纲向实践问计。五要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在砥砺奋进的实践中感悟思想的伟力,在落实责任担当的实践中赋予理论旺盛的生命力。

(三)“以百姓心为心”,密切联系群众

依靠群众这个“真正的铜墙铁壁”,中央苏区红色政权在险恶环境中生存并得到发展,清冽甘甜的井水成为苏区党群心连心的见证;延安时期毛泽东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行军百里无狗叫”“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到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小车推出的淮海战役、小船划出的渡江战役,因为人民群众抛家舍业、舍命相随的支持,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小岗村18位村民的“红手印”到1600多项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兑现对群众的庄严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要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保持“检身若不及”的政治自觉,开展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八七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制定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延安整风运动中评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使全党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发生的经验教训,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掀开了历史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辣味十足换来风清气正新局面。正因为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才能赢得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重要保证。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要对照党的理论查短板,深刻把握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找差距,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要对照初心使命摆问题,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温润初心;要对照党中央部署落实抓执行,真干实干埋头苦干。

(五)加强斗争历练,做敢于善于斗争的勇士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大革命时期,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斗争异常残酷、革命力量濒临覆灭的危险境遇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对敌斗争策略,逐渐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艰苦卓绝的长征时期,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指东打西、避实就虚成功击溃敌军围追堵截,创造了运用斗争谋略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美军骄狂轻敌痛打之、诱敌深入迂回包围之、施以“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传奇。历史充分证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

奋进在新征程上,面对“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的现实情况,党员干部必须练就高超的斗争本领,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传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要坚定斗争意志,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善斗争会斗争,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加强战略谋划,善抓主次矛盾分清轻重缓急,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要增强底线思维,定期风险排查,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六)发扬“三牛”精神,接过艰苦奋斗接力棒

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起家创业;从长征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一百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需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要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要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拼搏奋斗,就没有震撼世界的“春天的故事”。开启准确识变之智,探寻科学应变之道,提升主动求变之能,于变局中奋力开新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勇于负重不松套,甘于奉献不吊链,不用扬鞭自奋蹄,砥砺前行谱新篇。

[参考文献]

[1]丁晓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的发展与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9(1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齐卫华.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新时代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发扬我军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光荣传统——建国40年来我军后勤建设回顾
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学习革命前辈重视部队光荣传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