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

2021-10-07 01:18夏眠
知识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礼堂机器人模型

夏眠

每个中学都有一个偌大的礼堂,联欢会、表演、重要的校庆节日都会在礼堂举行。我对于礼堂的印象却是一个又一个的演讲,无论是驻扎非洲十年的中国无国界医生,还是中日友好协会的会长,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替我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每次我张大嘴,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向未来时,李昭总是抿着嘴笑我:“看看,愿望又变了吧!”

比起听一次嘉宾演讲,就改一次愿望的我,李昭的爱要专一得多,她最喜欢的是鼓捣各种机械模型。李昭拼接高达模型的速度,让她在全校男生里都很有知名度——那个拼模型特别厉害的女孩。课余时分,只要我侧过头,就能看到李昭认真打磨零部件的侧脸,她的鼻尖在冬天会被冻成红色,到了夏天,又会挂上朦胧的汗珠。偶然几次,看到她有些抓狂地挠着头皮,我有些好奇道:“是拼不出来了吗?”

“不是,是这个齿轮制作得太粗糙了,需要再精细打磨过才能装起来。”李昭拿起游标卡尺度量了直径,指着说明书上的一串数字说,“看,差了0.08毫米,就差这么一点,组装的时候就会卡住。”

“之前你组装的,不是挺顺利的吗?”

李昭陷入了沉默,半晌才默默地回了一句:“这是国产的,原本我想支持国产……”话音的末尾被截断了,我自动完成了令人遗憾的接续,耳边不自觉地响起了在大礼堂听到过的一位院士的演讲:“我国的标准化精密制造离世界一流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以后还是买进口正版的吧。”我拍了拍李昭的肩膀,尝试拂去她心头的不快。

令人意外的是,一种名为不甘的情绪竟然牢牢地抓住了少女的心,在瓣膜间恣意生长。我再也无法在明媚的周末遇见同样嬉闹玩耍的李昭,只能在课间看她拿着一大堆作图工具认真比画,A4的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

终于在十几厘米高的设计图里,李昭挑中了两张,重新誊写标注。黑色的仿宋体宛如打印般清晰,白色的纸面如少女心思一样单纯。

“我准备把它寄给模型的生产厂商!”我陪在李昭身边,她以近乎虔诚的态度,盯着快递员收走了她的设计图。

李昭又恢复到了往常和我嘻嘻哈哈的状态,顶多只是在周末电影散场的末尾,和我抱怨下,为什么还没有收到回信。

校园里的杜鹃花开了又谢了,紫藤花开了又谢了,波斯菊开了又谢了,直到墙角的梅花露出了鼓鼓的花苞,都没有从远方传来的消息。第一场冬雪不仅寒冷了空气,也凉了不知哪一处的烈火。李昭又踩回了原来的节奏,她依然会摆弄各种模型,用小小的螺丝刀拧一个又一个的齿轮,和同学一起为了考试而担心,为了分数而紧张,为了家长会不停的抓狂。唯一的不同,她的课桌上偶尔会出现我看不懂的书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礼堂又迎来了一位嘉宾,是归国的杰出校友、物理学家。当我和李昭并排搬着椅子回到教室时,她忽然收住了脚步,抬头看着大礼堂的窗户,讷讷地对我说:“我有一天,会成功的。”

“哈?”我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李昭所指的方向。

“有一天,我会让自己国家的机械制造比其他国家更好,”李昭咬了咬嘴唇,眼眶有些湿润,她吸了口气,似乎在给自己打气,“之前的院士不是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再小的浮萍,也能掀起改变世界的飓风。”

那一天,我在李昭的眼睛里看到了微光。

时间从不会顾忌人们的悲伤,只会将少年催生成他们想要的模样。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联系也渐渐少了,只是每次看到关于机械自动化的消息,总会想起那个有着倔强眼神的姑娘,不知道她现在人在何方。

忽然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久违的李昭的消息,她站在一群人之间,笑得如此开怀,面前是一个看不出造型的机器,标题是:RoboMaster,目标阿西莫!

阿西莫,日本本田顶级机器人,一直是人形机器人顶级技术当之无愧的代表。

RoboMaster,我反复咀嚼这个单词,一张一合之间,竟然有无穷的魔力,让人止不住地兴奋,我似乎看到了地上卷起的微风。

这阵风吹得很远很远,把李昭的消息一片又一片地带到了我的耳边:李昭選择了直博、李昭加入了项目组、李昭参与研究商业化的人形机器人……或许遥远的未来,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真的能亲手迎接当初许下的愿望。

每次风经过耳畔,我总会想起中学时那个鼓捣模型的姑娘,她这样倔强又这样喜欢幻想,可我在她瘦瘦的身躯里,看到了一阵向上盘旋的风,飞得很高很高。

风起于青萍之末。

我们本身,便是小小之萍,不够强壮,也不够浩大。可即便是最弱小的身躯,也能缓缓地堆积起层层叠叠的能量,在不经意的那一刻,便是风云际会,斗转苍穹。

猜你喜欢
礼堂机器人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模型小览(二)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一声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