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夏日“雪”满天

2021-10-07 01:31张春青
知识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飞絮绒毛柳絮

张春青

立夏之后,我国北方的天气已经有点小燥热,可出门一不小心就会被“飞雪”白了头。“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和你缠绵浪漫的,其实是杨柳絮,它们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末夏初,杨柳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留情。

不同地区的飞絮,“出身”也不一样。在华北平原,它们的源头是旱柳和毛白杨。而在江南地区,它们则大多来源于悬铃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梧桐。

从植物学上来讲,旱柳和毛白杨算是“师出同门”,都属于杨柳科,不过分属于杨属和柳属。不是所有的旱柳和毛白杨都是“春末飞雪”的罪魁祸首,杨树和柳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会飘絮的只有雌株。所谓雌雄异株,就是指在种子植物中,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株体上。仅有雌花的植株称为雌株,仅有雄花的植株称为雄株。在动物世界中,雌雄异体是再常见不过的情况,但是在植物中,雌雄异株是比较罕见的。

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杨柳絮春情萌动的季节。面对心仪的另一半,它们绝不会干瞪眼,它们会借助器具、风力、昆虫的帮忙“眉目传情”,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闪婚”,完成繁衍后代的大任。

略有不同的是,旱柳的传粉大多数是靠虫子完成的,它们花朵的基部储存了甜美的花粉和花蜜,昆虫吃着吃着就会粘附在身上,帮助旱柳完成传粉大业;而毛白杨传粉则要感谢风,清风拂过,又轻又小的花粉四处飘散,试图吸引雌株的注意。

比雄花稍晚一些时日,雌花会粘住空中的花粉,完成受粉后,会发育成一个小蒴果,小蒴果里面包裹着白色的絮状绒毛,绒毛中间藏着芝麻粒大小的由胚囊发育而成的种子。随着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成熟,果实裂开,其中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借助风力四处飘荡,寻找适合的地方繁衍生息。

那么,杨柳絮的家族为什么这么庞大,以至于它们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雪”呢?

这还要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迅速扩大绿化面积,人们发现杨树和柳树生长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易于繁殖且养护成本较低,适合大量种植,才使之成为北方最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在种植过程中,同齡的苗木,雌株要比雄株长得更快、更粗壮,要达到高产,就需要雌雄株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授粉雌株。受当时技术的局限,人们不能分辨种植杨树和柳树的雌雄,结果雌树种多了。

当年乖巧不飞絮的杨树和柳树,如今也到了“青春期”。据统计,每棵成年杨树和柳树每年会产出28万至1485万枚白絮,重约1千克。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共有200万棵能产生杨柳絮的树,总共会产生2000吨杨柳絮。

飞絮虽然不是病毒的重要传染源,但不好好清理就会容易引起过敏,这可是鼻炎、哮喘患者的噩梦。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不能换树吗?剔除成本不提,贸然改变整座城市的植物种类,反倒更容易引起过敏。另外,杨树和柳树早已扎根在中国人的乡土情怀中,比如中国古代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让杨柳絮们“禁足”,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但人与自然,总是这样一步步摸索着达到平衡的。

猜你喜欢
飞絮绒毛柳絮
柳絮
柳絮娃娃
窗外飞絮
吹绒毛
夏日毛绒精灵
爆燃的柳絮
同样的柳絮,不同的表达
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