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镜头发挥最大潜力

2021-10-08 06:23翻译王雷编辑黎悦瓣美编严子伊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21年9期
关键词:变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

翻译:王雷 编辑:黎悦瓣 美编:严子伊

Jon Adams与Andrew James讲解为何相机前的镜头如此重要,并揭示如何让你手中的镜头发挥出最佳画质。

如今数码单反和无反相机机身使用的技术真是太神奇了。然而最终图像的画质并不是由相机的处理能力或者传感器的像素数决定的,而是由相机前面安装的光学镜头来决定!捕捉场景或被摄物体并将其转换为传感器上合焦图像的光学系统,是一幅照片的起点。不论你的机身和传感器多么先进,最重要的工作是由镜头来承担的。

相机上使用的镜头还决定了获得的视角有多广或多窄以及场景中呈现清晰合焦的范围有多大。前者是由焦距决定的,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后者由镜头内置的光圈控制,它可以决定进入光线的多少。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将会介绍发挥出镜头最高画质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从选择拍摄的最佳焦距,到提高实际拍摄技巧。没有什么比一支新镜头更能重振或提升你的摄影了。如果你感觉到需要花点钱,一支新镜头比任何其他东西,甚至是新机身都能带来更大的变化!

拥有和使用正确的镜头配置能带给你拍摄精彩影像所需的一切创造性和可能性,不论选择何种题材或视觉风格。

目录

镜头使用的顶级技巧 P52

广角镜头 P54

标准镜头 P56

长焦镜头 P58

微距镜头 P60

Jon Adams

镜头顶级使用技巧

想获得镜头最佳图像质量,你应该了解这些。

要想最大限度发挥镜头的画质,你需要了解几个事实。不论你使用的是哪一支镜头,仔细阅读下面的建议,能帮助你实现最佳光学性能和图像品质。不同的镜头在画质和性能表现上也各不相同,即便使用相对不贵的镜头,依然可以拍摄出色的影像,只需要你意识到潜在的陷阱。从本质上说,镜头的工作就是收集光线,将其精确地对焦于相机传感器平面,这就是所有镜头的作用。但是如果你能运用一些基本的技巧,就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帮助光学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专家技法

避免炫光

如果有任何光源直射镜头的前组镜片,就会在镜头内部镜片之间不断反射,降低反差并可能在图像中产生炫光。当然炫光在创意角度上也有一定的魅力——但只有当你想要的时候。许多镜头都配备遮光罩(有时需要额外付费),可以遮挡前组镜片,而且不会进入画面。定焦镜头使用更深、大多数为圆筒状的遮光罩,而广角到中焦变焦镜头则配备花瓣形遮光罩。如果希望减轻炫光保证画质,应该一直安装遮光罩。

定焦VS变焦镜头大比拼

关于固定焦距的定焦镜头比可变焦距的变焦镜头画质更好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因为定焦镜头是针对单一焦距下的性能表现设计的,纸面上看永远更好。然而现代变焦镜头的画质如此出色,以至于很难看出太大的不同。

1 正确选择AF模式

不论镜头蕴含着多么巨大的潜力,如果没能合焦于场景中所需的焦点也是白费。尽管听起来是显而易见的事,但实际上非常容易出现对焦错误,特别是当你选择了对于当前任务而言错误的自动对焦模式。不论选择哪种自动对焦模式,首先要确保AF对焦点对准你希望清晰锐利的区域。如果在查看照片时发现背景清晰锐利而被摄主体是模糊的,就说明对焦点没有对准目标!关于选择正确的对焦模式,拍摄静态物体时使用One-Shot(佳能)、AF-S(尼康)或你相机上相应的对焦模式。在该模式下,当你半按快门时,AF对焦点将会锁定被摄物体,而且不会尝试重新对焦。而对于AI-Servo(佳能)或AF-C(尼康)模式,当你半按快门按钮并锁定被摄物体时,AF系统会根据被摄主体的运动持续对其重复对焦。这就是为什么在拍摄任何动态题材时应该选择连续对焦模式(从飞行中的鸟到路上行驶的汽车)。

2 光学缺陷

任何镜头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任何型号在其结构中都存在一些光学缺陷。这会导致画质下降,具体表现为画面边缘较暗(暗角)、原本的直线出现弯曲(畸变)或者在高反差边缘出现色边(色差)。

与昂贵的镜头相比,这些缺陷一般在较为廉价的镜头中更为明显,但是好消息是,随着镜头设计的进步,再加上使用RAW文件现代后期处理技术,往往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些缺陷。高级RAW转换软件内置了一个数据库,能够识别各种镜头。通过允许软件访问拍摄时所用镜头的数据,就能补偿各种光学问题并进行校正。对于大多数软件,你要做的就是勾选一系列方框,就能修正缺陷并极大地改善光学质量。这就是为什么使用RAW文件拍摄总是值得的。

Jon Adams

Andrew James

3 找到画质“最佳点”

镜头再现细节的能力,例如一根根单独的细线——被称为镜头的分辨率。分辨率根据使用的光圈不同也会发生变化,因为某些光圈值会带来比其他光圈更模糊的边缘表现。所谓的“最佳点”或者最佳画质光圈,就是镜头能够表现出最大分辨率并呈现尽可能清晰的细节的光圈值。对于绝大多数镜头,这个最佳画质点都会出现在中等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最小光圈往前调3挡。举例来说,如果你的镜头光圈数值最大为f/22,切换到f/8可能会带给你最佳清晰度。如果你希望在细节与分辨率方面达到镜头可能获得的最佳画质,一定要使用稳固的三脚架,将镜头固定在与被摄对象平行的位置,精确对焦,然后用中等光圈拍摄。这是捕捉细致入微的大量细节的最佳方式。

Getty

广角镜头容纳更宽广的视野

从风光到环境肖像,利用广角镜头的力量增强照片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从光学角度来说,任何能够提供比人眼更广视角的镜头都被认为是广角镜头,因为可以比肉眼看到更多的场景。这意味着任何在全画幅机身上比50mm短或者在APS-C机身上比35mm短的镜头,都属于广角镜头。极致的广角镜头,例如鱼眼镜头,可以提供180度视角,但是大多数摄影师更喜欢16到35mm之间的焦距。

大多数广角镜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场景扭曲,通常是向各个边缘发生桶形畸变,镜头视角越广,这一点就越明显。部分失真可以校正,但从基本上来说失真是广角视觉效果的一部分。

专家技法

富有吸引力的前景

对于广角镜头特别是超广角来说,必须与前景兴趣点非常接近才能有效突出前景。使用超广角镜头时,构图中位于远处的大山变成了一座座小丘,即使是巨大的前景也可能变得相对不那么起眼。所以要把镜头放在前景兴趣点的正上方——不论是纹理丰富的巨石还是波浪起伏的沙滩。这样虽然无法解决背景过小的问题,但却是唯一能够让前景静物主导并成为图像核心元素的方法。

Andrew James

1 看起来清晰锐利

由于广角镜头提供的视角进一步扩展,景深也会随之变大——镜头视角越广,这种效应就越明显。这意味着使用广角镜头,你不必使用诸如f/16这样的小光圈以获得从前景到背景全部清晰锐利的照片。在上图里,使用16mm镜头拍摄,左图使用f/2.8光圈,右图使用f/16光圈。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背景清晰度有区别,但是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明显。

Andrew James

2 肖像环境信息

揭示被摄对象工作或生活的环境,是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肖像的经典用途。100多年来这种叙事风格已经被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纪实摄影师所采用,所以没理由对你不起作用!不过尽管环境可能充满趣味性,但一定要把焦点对准主要拍摄对象,以获得最佳效果。

超广角镜头如16-35mm镜头可以带给你一系列短焦距,你可以使前景兴趣点控制整个场景。

3 用竖构图拍广角

对于超广角镜头用户来说,采用水平构图或者说风光构图模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宽广的视角使它在物理上很难成功地用一种平衡的方式把前景框起来。因此将相机拍摄机位调整到所需的极低的位置就并不少见了。甚至可能包括躺下以虫子的视角,或者利用实时取景向上构图,这样姿势会舒服一些。

然而如果采用竖构图就会容易很多,因为这样可以从更高的角度纳入大量前景兴趣点。这张照片在水平构图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拍摄,船就会遮住地平线。但是在竖构图模式下,船可以控制整个场景,同时仍然可以将背景纳入图像的环境信息。

标准镜头设立标准

这是能够像你一样观察世界的焦段,也是器材包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尽管采用广角和长焦可能获得更多关注,但是位于35mm到70mm之间的标准焦距是任何镜头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最流行的标准镜头就是50mm定焦镜头。它能够提供出色的分辨率和高速最大光圈。对于传感器需要计算的非全画幅相机,30mm或35mm焦距就是标准镜头焦距。35mm广角镜头在尼康APS-C(1.5x)机身上变成52.5mm,在佳能APS-C(1.6x)机身上变成56mm。具有28-70mm变焦范围的标准变焦镜头由于出色的灵活性,同样是非常实用的选择,但无法提供像定焦镜头那样的高速大光圈。

专家技法

近距对焦

50mm定焦镜头可以在距离传感器平面只有45厘米处合焦——但如果你想离得更近,只需把它倒转过来!反装的50mm镜头可以获得接近微距镜头的放大倍率,不用投资购买微距镜头就能获得惊人的接近 1:1 的放大倍率。虽然你也可以手持镜头用错误的方式把镜头固定到位,但并不是严肃摄影中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你需要将一个倒接环安装到机身上,然后通过镜头前圈的螺纹安装镜头。

用脚变焦!收获定焦镜头带来的最佳回报

当你使用50mm定焦镜头时,缺少变焦意味着你需要带着相机额外多走几步才能到达正确的拍摄位置。对于动态画面,定焦镜头鼓励你更多地走动并寻找更好的角度,从而带来更加出色的影像。

1 高速又便宜

50mm定焦镜头(或者在非全幅机身上等效焦距为50mm)是你的器材包中最具性价比和灵活性的选择。只要花1000多元就能买到一支50mm f/1.8镜头,不过如果你需要更大光圈的定焦镜头,价格也会大幅提高,因此要想拥有f/1.4或f/1.2的镜头,请做好砸锅卖铁的准备。

关于为什么大光圈镜头更实用,是有多个理由的。它非常适合拍摄焦点景深很浅的图像,不过在对焦时也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个小失误就会毁掉你的照片。而在弱光环境下拥有更大的最大光圈,意味着可以不必将ISO调得过高,避免照片中出现过多噪点的风险。标准镜头是你能拥有的最具多功能性的镜头。它可以用于从风光到肖像的任何题材,出色的弱光拍摄能力可以胜任从婚礼到会议等多种场合。

2 如肉眼所见

标准镜头的焦距提供了光学上的可能性,让你获得接近人类肉眼观察时的透视感。广角镜头往往会导致部分图像失真,长焦镜头则会压缩场景,而当你使用标准镜头时,肉眼或多或少可以转化为相机传感器记录的画面。

要亲自验证这一点,可以安装50mm镜头或包含50mm焦距的变焦镜头。当你通过取景器观察时,要保持另一只眼睛睁开。你会注意到双眼视野中的放大率几乎相同,这意味着通过50mm镜头观察世界的透视感与裸眼非常接近。这就是为什么标准焦距非常受新闻报道摄影师的欢迎,他们希望捕捉到世界原本的面目。

50mm镜头的“纯粹”视角让它在每一位摄影师的器材包里都拥有一席之地。

Andrew James

Getty

3 讨喜的肖像拍摄

标准镜头是肖像摄影的绝佳工具。高速最大光圈让你可以虚化背景,从而突出人物主体,而且由于失真很轻微而有口皆碑。这意味着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肖像实际上非常讨人喜欢,因为它几乎没有缺陷——只要别离人物主体太近就行!

在全画幅机身上,标准镜头非常适合拍摄半身或全身肖像,但不要拍摄构图过紧的大头照,否则会显得鼻子和下巴过大。然而在使用APS-C画幅机身时,由于截幅系数获得的额外的焦距意味着紧凑的大头照也不会出现失真,可用度很高。当你拍摄肖像时,焦点务必对准眼睛(或者如果头部稍微转向一侧,就对准离你近的眼睛)。光圈越大,出现对焦问题就越明显,因此需要花点时间来保证合焦准确。

用于安装更小尺寸传感器的APS-C画幅相机时,50mm标准镜头变成等效75mm或80mm焦距镜头,非常适合拍摄充满画面的肖像。

Andrew James

长焦镜头长焦成瘾

长焦镜头能够提供接近远距离被摄主体的放大能力。

任何超过标准50mm焦距的镜头都能把我们带入长焦镜头的领域。此类镜头能够放大被摄物体,使它们比裸眼看起来更大。长焦镜头是野生动物与体育专业摄影师的首选利器,在其他领域则具有更加广阔的用途,例如风光和肖像。因为焦距和结构,长焦镜头都很重,因此使用起来也更困难。高速、大光圈定焦远摄镜头都很昂贵,但是能提供惊人的画质。长变焦镜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也造成最大光圈值是可变的。因此尽管一支镜头在最短焦距端可能具有f/4.5光圈,很有可能到了长焦端就只有f/5.6或f/6.3光圈。如果你准备选购第一支长变焦镜头,值得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专家技法

防抖功能的使用

许多长焦镜头都有内置影像稳定(IS)或防抖(VR)系统。开启IS系统能明显增加拍到清晰锐利的照片的几率,特别是当你不得不使用比正常情况下更低的快门速度。IS实际上是一组电子控制的浮动镜片,通过调整可以补偿不需要的镜头移动,从而避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开启IS系统将会加快电池的消耗,因此不需要时可以将其关闭,例如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时。

脚架环将镜头固定到三脚架的正确方式

更重的长焦镜头,不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都会提供三脚架环,可以将镜头直接固定到三脚架或独脚架上,从而避免损坏镜头卡口。松开脚架环与镜身的锁紧旋钮就可以轻松切换风光横构图与肖像竖构图模式。

采用低角度和高速快门,使用尼康70-200mm镜头,创造出这张充满动感的肖像。

1 高速快门拍摄动态题材

有一个经验非常实用,那就是手持拍摄时应该至少使用与镜头焦距倒数相匹配的快门速度,以避免相机振动并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因此如果用400mm镜头拍摄,就应该使用至少1/400秒的快门速度。尽管影像稳定系统能够帮助你对抗这一法则,但它依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长焦镜头。由于所有内部镜片带来的更大重量,长焦镜头对于曝光过程中的移动更加敏感,而由于图像被放大,任何失误在画面中也更明显。

如果你追求安全,拍摄时可以将快门速度再提高一倍。因此在400mm端可以用1/800秒的快门速度作为起始点。当然,根据拍摄对象,你可能需要更高的快门速度来同时避免相机震动和被摄对象的模糊,但是了解导致模糊的快门速度最低到多少,意味着能够获得更锐利的照片。

大图:使用70mm端拍摄让我们能够展现拳击手训练时的周边环境。

小图:使用200mm端拍摄可以轻松放大拳击手的腿部细节并改变透视关系。

2 灵活性因素

70-200mm是长变焦镜头中最受欢迎的型号之一。相对于超长焦镜头来说这个型号重量较轻,操作便捷而且对焦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这类中等焦距远摄镜头大受不同类型摄影师的欢迎,最大的原因是其巨大的灵活性。在短焦距段,你可以选择拍摄纳入部分环境信息的照片。然后,旋转变焦环切换到长焦段,又能拍摄特写镜头。

要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还可以为70-200mm镜头加装1.4x或2x增距镜,从而获得105-300mm甚至高达140-400mm的等效焦距,又几乎不会增加额外的重量。缺点是镜头进光量会有所降低,使用1.4x会损失1挡,使用2x损失2挡,但是额外的焦距范围带来的便利性还是值得付出这点妥协的。

微距镜头纤毫毕现

利用微距镜头,可以针对很小的拍摄对象发挥创意进行艺术创作。

微距摄影是一种特殊的摄影领域,需要专用镜头,但是普通摄影爱好者完全可以涉足。由于能够提供独特视角,微距镜头通常是摄影爱好者第三支镜头的选择,仅次于广角和长焦镜头。

虽然各种镜头的镜筒上都浮雕标记微距(Macro)字样,但真正的微距定义是 1:1的复制比率——也被认为是1x放大倍率或真实大小。这意味着如果你把被摄物体直接放在传感器上,与它出现在图像中的大小一致。真正的微距镜头通常是焦距较短的长定焦镜头,范围从60到105mm,所以也能用作大光圈肖像镜头。

专家技法

补点光

微距照片的“舞台”这么小,很需要引入额外光线帮助提高被摄物体的对比度并勾勒轮廓。最便宜的选择是使用一块反光板。你可以选购小型的30厘米折叠款,或者干脆在家用锡纸自制一个。

各种便携光源,从手电筒到小型LED灯,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同样能带来可控的、高指向性光线,可以放在任何位置以获得最佳效果。这类光源可以放在地上或使用小型三脚架固定,非常值得额外购买。

对灰尘说不拍摄前清洁

微距镜头会放大瑕疵,因此一定要花时间确保镜头前后镜片都保持洁净。此外如果条件允许,也要确保被摄对象洁净无尘。利用仿制图章工具清除各种瑕疵非常费时费力,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提前清理!

1 保持锐利

微距摄影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被摄对象清晰锐利。对非常近的主体对焦时,即使使用中等光圈如f/8或f/11,获得的景深范围依然非常有限,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可以尝试让被摄对象更平坦,使其与镜头和传感器平行。这个方法对自然研究非常有效,能显示出复杂的细节。或者选择被摄对象身上哪些部分需要合焦,哪些部分浸入优美的模糊区域。这种方法适合更具动感的照片,非常吸引眼球。两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勤加练习精通所需的各种技法,能让你更好地武装自己,在现场拍摄需要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

如果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景深,剩下的选择就是要么收缩到最小光圈以扩展焦点范围内清晰的区域,要么尝试一种称为堆栈对焦的技法,拍摄一系列不同焦点的图像,并在软件中进行合成。采用最小光圈的方式意味着快门速度将会大大降低,需要设置高ISO或通过闪光灯引入额外的照明。

微距镜头有不同的焦距:焦距越长,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工作距离也就越大。

2 手动为王

由于微距拍摄会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浅景深,如果选择自动对焦设置很容易出现失误。举例来说,如果你拍摄花朵中的雄蕊,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把焦点对到背景的花瓣上。

通过结合手动对焦与实时取景显示(放大至10x倍率),就能确保焦点绝对对准你希望的位置。不过要实现这一点,你真的需要确保相机和被摄对象的静止。二者不论哪一个出现任何轻微的移动都会带来麻烦。不过当你拍摄活动物体时,使用手动对焦手持拍摄依然是可能的,可以慢慢向前倾斜身体,当被摄对象处于焦点范围内的瞬间立刻释放快门拍摄。

Getty

Jon Adams

Andrew James

3 浅景深乐趣多

微距镜头带来的景深不足不一定是缺点。事实上如果你喜欢将最小化景深范围与创意散焦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化、风格化的照片,这还真是一项福利。

通过微距镜头的放大,最常见的居家物品也能变成有趣的研究对象,因此一次有意义的摄影探险可能只需要奔着厨房抽屉的方向前进就行了!利用微距镜头创造浅焦点景深的关键是不断尝试和发挥想象,把模糊区域看得与清晰区域同样重要。在最大光圈使用微距镜头,景深范围可能只有几毫米,把纹理、细节渲染成为不可预知但引人瞩目的抽象形象。通过尝试增加各种光源(闪光灯或常量LED灯),你可以创作出许多惊人的图像。

大多数摄影师选择90到105mm之间的微距镜头。对于大多数拍摄对象,它们可以提供真实大小的照片和舒适的工作距离。

Andrew James

猜你喜欢
变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
微距下的昆虫
上海夜景
微距下de雪花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挑选微距镜头时都该看什么
NEO—2X光电吊舱
浑身“长满”滤镜的手机壳
适马公布11mm~22mm镜头专利
最熟悉的陌生人
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