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云南大象“北迁”牵动世界的目光

2021-10-08 05:13陈慧敏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5期
关键词:野象亚洲象西双版纳

陈慧敏

适用话题 人与自然;科学保护动物;和谐共处

时事引读

2021年6月,中国云南野象远离家乡,一路向北,穿行于田野、山水和城市之间,“魔幻”的场景吸引了社会群体广泛关注,迎来“全民观象”的局面,不仅如此,云南野象还“火”到了国外,吸引了外媒的关注,云南野象群堪称“年度爆红野象”。象群有15名队员,一路“蹭吃蹭喝”,沿着西双版纳—普洱—红河—玉溪,然后进入昆明境内。这群大象原来生活在我国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的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16头亚洲野象从西双版纳北迁进入普洱市;同年12月,一头母象在普洱墨江县产下一个宝宝;之后象群从墨江继续北上,直到2021年4月15日到达玉溪市;4月24日有两头大象掉队后折返,5月24日又有一头小象掉队,幸运的是在第二天它重新赶上队伍。中间还发生不少有趣的插曲,如一头小象曾喝下200斤酒糟“醉倒”,隔近一天后才归队。6月18日,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沈庆仲初步研判,象群已呈现南返趋势,具体路径还需进一步研判。

素材聚焦1 离家原因,众说纷纭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高级工程师严询介绍:从象群结构来看,15头象有6头是母象,3头公象,还有6头是幼年象,其中有3头年龄很小的。所以就感觉到这群象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带领家族北上,所以这个象群的首领实际上是出了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立教授分析认为,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加强,野生亚洲象的种群在不断地扩大。它们可能意识到了人类对它们的威胁越来越小,所以亚洲象也不再害怕,选择扩展出保护区生存。还有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在逐年增加,但并不代表更适合动物生存。因为当森林覆盖率变高后,会导致作为亚洲象食物的芭蕉、粽叶、芦苇等较为低矮的植物演变为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导致象群被迫出走寻找食物。还有,自然迁徙通道被阻隔,也造成亚洲象向人类种植的田地和居住地移动,逐渐与当地居民“亲密接触”,这样一来也导致亚洲象口味提升,食性改变,大象流浪是为了找到更好吃的“东西”。

素材聚焦2 如何才能让这群象乖乖回家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云南亚洲象项目主管曹大藩表示,如果能以人为阻隔加引诱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接触的情况下将象群“带回”,将是目前最好的状况,但很难。6月2日21时,北迁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昆明市、晋宁区两级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现场12架无人机不间断监测,封堵周边入村道路,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实施投食诱导。自2020年出发,象群一路出走一路肇事,如踩踏进食村民种植的玉米、芭蕉等作物,村民到地里干农活、进山捡菌子等活动也受到了影响,严重干扰并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很多人疑问,是否可以像对待2021年4月闯入村庄的东北虎一样,直接用麻醉枪射击这群野象,麻醉后把它们运回去?对此,张立教授表示,不建议采用麻醉捕捉等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①在越南的一些保护机构,此前有过麻醉捕捉、搬运亚洲象的先例,但没有成功,造成大象死亡的事故。②使用麻醉捕捉耗时耗力,技术要求高。③野生象社会性强,麻醉或将激化人象冲突。

这群野生象原来生活的地方是西双版纳和普洱,海拔600米左右,晋宁海拔1300米到1500米,昆明市中心海拔1800米左右,而且已经属于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和它们原来生存的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已截然不同,所以专家判断它们行进到一定的时候会掉转方向向南。

素材聚焦3 全球观象,热烈讨论

这场野生亚洲象远距离迁徙活动,除了引起国内网民的热烈关注以外,更是引起国外媒体和网友的“集体狂欢”。人们在为象群的可爱形象和团结互助而感叹的同时,也纷纷赞赏中国在野象迁徙过程中对它们的保护。在“同学”、VK等俄罗斯社交媒体上,有大量有关中国云南这场罕见野生亚洲象远距离迁徙的视频,网友热情予以点赞、留言。《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官员一直坚持保护大象,宁愿向农民支付财产损失,也不愿激怒或伤害大象。《纽约时报》称,经过保护努力,中国的大象数量近年来有所增长,从几十年前的不到200头增至如今的约300头。多家日本主流媒体也对象群北迁进行了报道,TBS电视台在特别邀请了日本权威动物专家对大象的习性及中方此次采取的一些做法进行解读,中方庞大的“护象”阵容及高科技设备“护航”,让日本媒体和专家感叹不已,还刷新了日本民间对中国形象和中国人民保护动物态度的认知。《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表示,15头亚洲象的集体迁徙说明了当地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也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在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绿色发展观,也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素材聚焦4 另类直播为哪般

网友在围观象群北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云南玉溪一名主播为蹭流量追踪北迁象群,看到大象吃剩的食物后,化身吃播,捡起大象吃剩的菠萝就开始直播。视频中,主播动作浮夸,不论是使劲踩踏菠萝的场景,还是吃菠萝的姿态无不透露着张扬,似乎一直试图引起观众的反响。据了解,自从大象开始迁移后,大象行进的路上,一下就涌入了一大堆直播,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有网友说: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对此,曾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了近6年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學学院博士顾伯健表示:“我觉得这次亚洲象北迁,好多不靠谱的自媒体在那里调侃,把大象给萌化了,我觉得这个不太好,让普通老百姓意识不到大象有多危险。大象其实相当危险。”

知识链接1 象群迁徙历史

考古发现,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有着非常庞大的野象群分布的。后来到了周武王时期,因为战争的扩大以及人类应居地盘的扩大,曾经有过“驱虎、犀、豹、象而远之”这样的作为,中原地区大量的象群就这样被迫迁徙而走,不过依旧还是有少量象群留在了当地。唐朝时期,根据史书记载,在岭南等地区还有许多的象群存在,同时还有野生的犀牛,当地向大唐中央王朝朝贡使用的就是那些珍贵的象牙、犀角。不过到了北宋初年,出现过一次规模强大的象患,甚至波及数十个地区,有关象群活动的记载愈发地多,甚至一直到明朝中期,关于野生象群时常伤害庄稼的事件也不少。到了清朝道光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也不断地被开发,象群的数量开始减少。到20世纪,象群已经变得稀少。直至如今,我国仅有云南等地有极为少量的野生象群分布。

知识链接2 如何更好地保护“大象”们:自然保护的可为与有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象等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措施。1956年,我国建设了国内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建设2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这使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首先,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一是多渠道增加补偿资金来源。二是推行野生动物肇事公共责任保险。三是探索非重点保护动物损害农作物补偿机制。其次,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区。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一路象北”,全球媒體关注,国内外网友齐围观点赞,这次“大象迁徙”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野生亚洲象作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以及中国为保护亚洲象所付出的努力,让全球通过动物保护了解中国的变化,提升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国际地位,树立了动物保护的国际榜样!

2021年5月28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无人机拍摄到的象群(图源:新华社)

猜你喜欢
野象亚洲象西双版纳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蜜蜂保护农作物免受野象破坏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