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0-08 16:17池宝莲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池宝莲

摘要:本文以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设背景、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的思路,并以校企一体化的思想培养专业人才。本文提出了校企整合的四个步骤,并加以运用。校企合作,打破校企合作的僵局。最后,我们将采用校企一体化的形式,实现教师的工学交替和工作轮班的目标,深入推进产学研的前进。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企业品牌推广的兴起,国内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制造业的GDP价值逐年上升,具体表现在为此,职业教育学校专门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满足这一要求,提供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设计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1.地区定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着服務省经济的原则,通过广泛的研究,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培训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专业设计人才,并在手绘性能、计算机效果、预算、广告投入等方面,为广告设计公司、网络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印刷公司、艺术设计研究机构等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1]。

2. TAL Ents培训理念

建立科学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导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根据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注重主题为目标,为根本发展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校内实践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2]。

3.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推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集成,逐段培训和基础及范例和项目。推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培养和基础示范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双赢机制,根据实际工作流程,按照“准备、预设计阶段、后期设计” 四个阶段进行培训。项目结束后,至少安排项目实战训练,各阶段完成,进行全面的实战训练,以保证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将使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相结合、优化,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动手实践、站位再现、综合运用等工作目标,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赋予的岗位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岗位,在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3]。

3.2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项目实践教学,整合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训练和集中训练,以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差异思维和人格培养。参与商业项目,在学校-企业集成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设计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商业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职前培训、替代实习等,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际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准备和制作管理,证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系统、全面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3植根于本土文化,用中式纹饰风格构建视觉系统

为了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在这门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突出了粤式纹饰风格。粤式纹饰风格的设计思想源于南粤地区的人文美景和国际风靡的丰富民族特色,尤其是气候相似的港岛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粤式纹饰风格更加流行。

4整合大学与企业培养模式方法

4.1实现校企一体化的四个步骤

建立校办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园区学校与企业的统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满足地域装饰文化要求的设计人才提供培训。通过包装设计理论、装饰理论与粤式纹饰风格的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这种地域性装饰风格与其他设计风格和体裁相统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大学与生态软件园合并,收购产业-大学-研究型建筑,实现园区与产业、企业物理位置的零距离,从而实现了产业与主要产业的连接。在园区合作后,大学不再是一所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而是作为园区内企业的邻邦,在政府和园区的领导下,共同谋求产业的发展。

4.2邀请产品设计企业

对于设计学院科研基地和学校培训,两者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甚至离不开企业的生产项目。为此,高校积极贯彻“招揽产品设计企业”的方针,邀请知名企业产品设计部到设计院科研基地和学校培训办公室进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衔接,促进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商业项目,进而开展产学研的进一步培训[4]。

4.3采用校企一体化的形式,实现教师轮班的目标

校办企业全时聘用行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办企业总经理.本企业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行业精英组成的优秀团队.利用企业提供的高质量资源,我们将采用一种轮班的方式,让专业教师加入到企业中来,参与项目中的教学和参与项目,在学校担任讲师,在企业中担任员工。采用班主任工作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5结束语

利用校企一体化的形式,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在校企一体化模式下,高校通过校办企业与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致力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提升,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如对粤式纹饰风格的研究,研究适合地域风格的设计产品,为小型企业的培训、设计和产品宣传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波,郑禹舟. 武汉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例[J]. 西部皮革,2021,43(10):125-126.

[2] 林晓燕,陈哲. 高校艺术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创业教育的视角[J]. 文教资料,2014(35):71-72.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14.35.034.

[3] 夏艳青,刘超英. 基于A+T·CDIO理论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 设计,2021,34(5):113-115. DOI:10.3969/j.issn.1003-0069.2021.05.035.

[4] 张洪海. 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关键能力——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启示[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23-125. DOI:10.3969/j.issn.1674-9286.2020.10.056.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